水煮基金:投资接地气才能赚钱

2014年08月16日 01:33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收藏本文     

  □本报记者 黄莹颖

  近日,有基金经理在微信群分享了一个段子,曾经有一位深得巴菲特精髓的分析师,那就是:“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谨慎。”他经常关注周围圈子的观点,更乐于去思考一些别人没有思考过的观点。在别人都看好的时候,果断撤退;在别人看空的时候,大举压上。他追求智慧上的独立,一直逆向投资。坚持了好几年,最终把本金亏完了。

  投资圈中并不乏能高谈阔论的赵括之类。不管是公众媒体,还是时下流行的自媒体,都可看到高举“价值投资”的资产管理人。几乎所有秉持“巴菲特理念”的人都会说,自己要和企业一起成长,追求每年20%左右的稳定收益。

  对于这些投资人士而言,现实却不美妙。2008年至今,市场风格变幻莫测,这其中尤以去年至今的市场风格变化最快。不管是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还是私底下的聚会上都可以听到为数不少的投资人士痛骂市场 “不是我不行,是市场太疯狂,偏离了正常轨道。”

  曾有一位长期保持业绩正增长的私募总结,“实际上大部分投资人,在投资时都懂得知识层面的东西,比如掌握估值方法、了解公司基本面,但能做到‘知与行’统一的却是极少数。做投资时,在‘知’这个层面,很多投资人知道高位要卖出,低位要买进,别人恐惧的时候要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要恐惧,但能在‘行’的层次做到的是极少数。”该私募有着20多年的证券投资经验,从证券公司到公募基金,最后再在私募界树起大旗。

  对于投资,这位私募总结为一个成功的投资人,其要点就在于“知与行”统一。你所要的并不是说你的理念有多先进,而是应该在实践当中见成效,毕竟投资是一门接地气的活儿。

  亦有投资圈内人总结,“价值投资”实际上主要赚的不是企业价值的钱,而是长线持有以确保能够完成低买高卖的钱。如果想靠成长赚钱,以实业利润收益计,5年、10年也很难赚一倍。所以说价值投资挂的是羊头,实际卖的是狗肉。

  所谓的“接地气”,对于资产管理人而言即是赚钱,持续不断地为客户赚钱。可惜的是,从统计数据看,即使是最为灵活的私募业,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寥寥可数。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统计,截至2014年7月4日,公司成立及管理产品时间超过5年以上,管理的阳光私募产品不少于4只且全部盈利的全盈私募仅有6家。

  此外,近期市场的转暖也使得私募发行新产品热情高亢。据格上理财统计,7月份共发行315只阳光私募产品,同比增长36.36%,环比增长114.28%。其中有明确投资顾问的阳光私募基金有143只(含17只子基金),今年累计发行513只。此外,自主发行产品数量增加,本月共自主发行103只。

  不过,对于一般投资人而言,买对产品似乎并不容易。过去数年,不管是公募股票基金,还是私募证券基金、期货基金,这些相对高风险的产品能给投资者带来持续受益的并不多。这一方面既是因为市场颓靡,鲜有持续行情,往往好不容易赚到一波行情,却未能守住利润,在急速退潮的调整中,不仅把利润吐个精光,本金也损失惨重。另一方面,这也与资产管理人个人能力息息相关。

  投资圈中,有一位牛人,不怎么直接投资,却屡屡“押对”所购买的产品,大都能保持20%以上的年化收益。其购买的产品涉及证券私募产品、期货私募产品。其成功的诀窍与伯乐相马并无二异。他总结,能带来正收益的管理人,往往在专业能力和情商上都达到一个平衡。而性格偏执的人往往难以取得持续收益。实际上,他的说法与前述私募观点类似,即是投资要接地气,管理人要接地气。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关键词: 基金理财投资私募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江西安远县原书记当庭翻供举报苏荣家属
  • 体育中能:仲裁结果是某足协领导之意 不接受
  • 娱乐马赛艳舞视频门后复工 谈经济状况飙泪
  • 财经国务院将对全国土地财政进行首次大审计
  • 科技盖茨为慈善创意浇冰水:感觉自己萌萌哒
  • 博客羊水栓塞死亡率真那么高吗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中国大学无缘百强
  • 陈思进:租房难道也是投资?
  • 天天说钱:中国在驱赶外资吗?
  • 张化桥:中国的银行好比国营菜场
  • 孟祥远:不动产登记条例有何影响?
  • 李志林:新常态引出股市习式多头市场
  • 董少鹏:最有定力牛市将远超股改行情
  • 贺江兵:七月信贷暴跌乃演绎小周期
  • 谢百三:实体经济不好也能弄出个牛市
  • 马跃成:各地救楼市正演变成一场闹剧
  • 钮文新:减少金融监管套利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