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调研150家深市公司 境外机构联袂调研美的格力

2014年06月03日 08:25  证券时报网  收藏本文     

  机构投资者去哪儿 

  证券时报记者 杨苏

  端午节前一周,机构调研了约150家深市公司。其中5月27日至29日,有多家境外机构联手调研了美的集团格力电器

  此外,两只医药股——东富龙东北制药迎来调研机构的数量较多,而千合资本和泽熙投资分别前往四维图新鸿达兴业进行了调研。

  对冲基金调研美的格力

  上周,多家境外机构前往调研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包括对冲基金GMT CAPITAL、野村国际、里昂证券、法国巴黎银行以及花旗银行等。

  5月27日和28日,美的集团接待10家机构调研,其中8家为境外机构,分别是GMT Capital、法国巴黎投资、野村国际(香港)、里昂证券、英国施罗德、马投咨询、凯思博投资、景顺投资。参与调研的国内机构则有平安资管和华夏基金[微博]

  5月27日至29日,格力电器也接待了10家机构调研,其中7家为境外机构:GMT CAPITAL、BNP PARIBAS(法国巴黎银行)、野村国际、里昂证券、Schroder(施罗德)、马投咨询、花旗银行。参与调研的国内机构则有平安资管、华夏基金和中信证券

  从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公布的机构调研名单看,不仅境外投资机构占据绝大多数,而且机构成员高度重合。上述境外机构集中调研A股上市公司的情况,在此前公布的调研信息中并不多见。

  美的集团的物流业务、电商业务以及厨房电器、智能家电领域,是机构关注的焦点。美的集团称,仓储资源处于行业绝对领先地位。在电商业务方面,实行严格线上线下产品区隔,以保障线下渠道利益。

  而机构向格力电器提出的问题包括: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渠道情况、电商发展、光伏中央空调,以及市值管理、国企改革进度等。格力电器表示,房地产对空调行业的影响是次要的,也是有滞后性的,空调行业主要还是消费信心、国家经济的影响比较重要。光伏中央空调还需要关注安全问题,防止触电漏电,后续还会研究单台空调不用电的问题。

  格力电器称,遵从国家进行混合所有制的试点。目前,格力集团90%的收入在格力电器。格力集团希望不仅仅是依赖格力,想引入战略投资者、引入新项目。

  四维图新受关注

  与腾讯展开合作的四维图新迎来了千合资本等55位机构投资者调研,另有多家机构扎堆调研两只医药股东北制药和东富龙。

  5月26日, 四维图新总经理孙玉国接待55位机构投资者调研。有机构提出疑虑,腾讯本身有自己的地图运营平台,四维图新如何划分业务范围。

  孙玉国解释,腾讯是公司控股股东航天科技集团为公司引入的战略投资者,目前对公司和腾讯的业务结构都没有太大影响。双方未来合作的三个方面主要为面向未来的智能导航、车联网上的协同以及共同打造位置服务的生态链和生态系统。

  对于腾讯入股后是否影响四维图新与百度[微博]的合作,孙玉国表示公平对待每一个客户,而百度是非常重要的客户,未来会进一步加强技术产品方面的支持。

  不过,目前四维图新与腾讯尚未有资源整合。孙玉国表示,四维图新将进一步增强产品和服务的竞争,目前公司与腾讯只是股权上的交易。

  此外,上周东北制药和东富龙均迎来约50家机构“捧场”。东北制药财务总监张正伟负责接待机构,主要介绍增发方案以及公司的管理改革情况。东富龙有7名高管负责接待机构,东富龙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冻干系统制造商,正在加速发展国际化运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我国已明确呼喊派等14个邪教组织(名单)
  • 体育兰帕德宣布离开切尔西 13年蓝军生涯结束
  • 娱乐小虎队师姐自杀 遗言:人家叫我这么做
  • 财经专家批多地救楼市:决策失误应受惩罚
  • 科技微软小冰遭微信封杀:被指违规
  • 博客丹麦女神为何迅速征服中国人(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清组图:俄罗斯高考生紧张的双手抱头
  • 叶檀:央行要市场化就市场化到底
  • 许一力:中国大妈背后的大国博弈
  • 方泉:房地产不好股市一定不好
  • 陈思进:楼市拐点来临的随想
  • 张化桥:发行银行优先股是个坏主意
  • 清议:降准不是印钞
  • 王海滨:核心地带的房地产有多坚挺?
  • 融冰之旅:技术分析到底有没有用
  • 陶冬:欧洲再放水 日本收入仍蹒跚
  • 谢作诗:替农业部驳中国粮食威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