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马硕鼠特点:70后男硕士唱主角 业绩难出众

2014年05月26日 14:03  《理财周刊》  收藏本文     

  文/ 本刊记者邢力

  通过对比研究上述这些已经案发的硕鼠基金经理的情况,我们能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和规律,值得投资者进一步关注。

  现象一:70后男硕士唱主角

  总体来看,在当代中国能做到基金经理的位置,至少都有硕士学历,年龄一般在30 岁以上,因此从年龄段来看,过去这些年爆出的老鼠仓大多是70 后,但以马乐案为标志,更多、更聪明也更狡猾的年轻一代80 后基金经理正在快速接过前辈们手中的“硕鼠大旗”。

  从性别上看,基金业总体上还是男人的天下,女性基金经理占比较低,被爆出老鼠仓的女性基金经理只是极个别,如钟小倩、罗泽萍。而从事发前管理基金产品的时间来看,涉事基金经理们多数都有2~6 年的掌舵资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案发前不少基金经理头上都顶着不少光环,如许春茂、郑拓、李旭利、厉建超、苏竞等在成为硕鼠前都曾是风光一时的明星基金经理。其中不少人在依靠老鼠仓赚到一票后,便选择急流勇退,投奔私募。

  只不过不管学历有多高,资历有多深,头上的光环有多耀眼,只要心术不正,最终都将被投资者和时代所唾弃。

  现象二:基金业绩难出众

  把玩老鼠仓前,许多基金经理或许还想着为基民谋福利。启动老鼠仓后,自身利益和基民利益之间自然产生了冲突,出于人的自利天性,硕鼠们难免会选择“顾小家,舍大家”,因此他们管理的基金业绩往往也乏善可陈。譬如统计显示,自2013 年下半年以来,公开的6 起基金经理违法案件中,50%的基金经理所管理的产品业绩,都跑输行业同类产品平均水平。即便超过,大多数的业绩也并不靓丽。

  现象三:早期发现多属偶然

  2010 年前,证监会[微博]的监察重点主要在于上市公司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打击老鼠仓并非重点工作。而此阶段被揪出的硕鼠无外乎三种原因,要么是先被媒体报道,后引起监管部门注意,如张野;要么是证监会在突击现场检查中发现端倪,如刘海、涂强、韩刚等;要么是受到举报。

  而被人举报也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后院起火,摆不平老婆、女友、小三等关系,最后怨妇们以鱼死网破的精神和你拼了。比如首例老鼠仓唐建就是因为与实习生的婚外情引发家庭矛盾,老婆翻脸举报。紧随唐建的第二个老鼠仓王黎敏也是被前妻举报。招商基金杨奕案中,举报他的也是一位与其有着感情纠葛、最终反目成仇的女销售。可见“男人有钱就变坏”的规律在基金业非常明显。

  另一种情况则是与人结仇,被别人以举报老鼠仓的方式报复。如许春茂、李旭利、马乐等案件的背后多少都能看出点影子。

  现象四:大数据威力正显现

  以前被揪出的硕鼠说白了都是运气不好,没被抓出来才是常态。但进入2013 年后,以马乐案为转折点,更多硕鼠现形不再是因为举报和突击检查,而是依靠大数据监控。

  在马乐等新一代基金经理案件中,他们仔细研究基金老人违规手段的漏洞,并找出一些应对的办法,弥补老鼠仓的破绽。一些创新的金融产品也成为升级版老鼠仓的“避险天堂”。如融资融券的信用担保账户,能让老鼠仓掩饰得更隐蔽;某些伞形信托产品,也成了老鼠仓栖身之地。在这场猫鼠较量中,硕鼠们不断修炼自己的躲藏本领,但当“猫”获得了“捕鼠神器”大数据的帮助后,今后越来越多的硕鼠们会意识到,被抓不再是运气不好,而是常态。

  现象五:“捕鼠”规模渐次升级

  统计显示,从2007年开始的“捕鼠”行动正在加快。2007 年、2008 年都仅有1位基金经理涉案被查(唐建、王黎敏);2009年、2010年分别有4 位;2013年5位;而今年坊间传闻,通过大数据查证,证监会捏在手里的硕鼠备胎已不下50个。

  对硕鼠的惩罚也在不断升级。以前大多仅被处以取消基金从业资格,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以及若干年的市场禁入,被追究刑责的极少,但近年来被判刑的硕鼠越来越多,量刑也在不断加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普京:中方天然气谈判“喝了我们不少血”
  • 体育NBA-雷霆双少51分大胜马刺1-2 视频
  • 娱乐媒体曝王菲离婚前后曾与W男星玩地下情
  • 财经哪些城市不能放松限购:厦门等一松就涨
  • 科技微软索尼游戏主机中国较量争相入华
  • 博客易中天:不要按照别人的标准去活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爆笑神作《舌尖上的中国-泡面版》
  • 高善文:利率水平仍有下行空间
  • 刘纪鹏:大股东富小股东亏是股市之痛
  • 叶檀:银行资产证券与转移债务炸弹
  • 天天说钱:户籍改革将催生“鬼城”
  • 孔浩:A股投资的理想与现实
  • 清议:高利率是楼市硬着陆的真凶
  • 肖磊:揭开房地产救市谎言
  • 梁建章:北京该不该严控人口
  • 谢作诗:限购令没走限降令来了
  • 天天说钱:2000点是A股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