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基金长亏不止美邦欲离场 纽银梅隆全线溃败

2014年05月26日 05:53  理财周报  收藏本文     

  今年一季度末,长安基金资管规模为8.77亿元,位居可比84家基金公司的第69名。

  理财周报记者 李沪生/上海报道

  优胜劣汰,这是生存上不变的宗旨。

  随着基金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公司的份额抢占,城商行基金公司的大规模进入,让一些原本就艰难活着的基金公司越发吃力。

  “和你们不同,我们光是活着就竭尽全力了。”这句话正是目前不少“60后”基金公司们的写照,作为一批成立于行业下坡路上的公司,这几年一直在熊市中煎熬,没有起色的公司发展不免让股东们萌生退意。

  近期,长安和纽银梅隆同时传出股东即将出售股权的消息,虽然之前股东方早已做好了几年内不盈利的准备,但现实往往比预想的更加残酷。

  塞外飞雪,小基金公司是否又将引来一场寒冬?

  美邦甩长安33%股权,公司治理存患

  2010年之后陆续成立的“60后”显得极不幸运。它们出生后,就陷入A股市场自2008年以来已长达6年的熊市之中。长安基金正是其中的代表。

  自2011年成立以来,长安基金经营状况就一直不佳,并处于亏损状态。

  根据美邦服饰历年财报,2011年长安基金营业收入仅117万元,净资产亏损2698万元;2012年,长安基金营业收入548万元,净资产亏损3310万元;2013年,长安基金营业收入6198万元,净资产亏损1629万元。

  一直以来,基金公司盈利就与管理费挂钩,管理费如何来?只有通过规模的增长,而造成亏损的最大原因便是长安基金规模长久以来的持续缩水。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5月20日,长安基金旗下仅有5只产品(A、B类分开计算),除长安产业精选混合基金是2014年5月7日刚成立的新基金外,自2013年1月25日长安货币A、B发行后,一年多时间内长安并未发行任何新产品。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长安基金的资管规模为8.77亿元,位居可比84家基金公司的第69名。虽然规模较2013年底的5.63亿元提升了超过一半,但仔细来看,2012年3月9日,长安宏观策略的初募规模为3.84亿元,到2013年底,已大幅缩水为0.49亿元,不到两年时间规模减少超过八成。同样的,2013年1月25日,长安货币A的初始募集规模为5.73亿元,到2013年底也缩水为0.25亿份,同样缩水超八成。

  和其它次新公司那样,长安基金也在尝试开拓另类市场。官网信息显示,截至今年4月24日,长安基金公募和专户产品数量已经突破100只,总规模突破100亿元;其专户子公司也已经成立超过100单专项产品,规模超过400亿元。

  虽然长安与很多次新基金公司一样,也比较偏重专户和子公司业务发展,但这依然难以掩盖公司亏损的事实。

  而股东方也已经等不及了。

  证监会[微博]最新公布的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及审核信息中显示,长安基金已于今年4月30日提交了股东变更的申请。这正好证实了之前美特斯邦威表示将抛售持有的长安基金33%股权的传闻。

  资料显示,长安基金成立于2011年9月5日,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美邦服饰是长安基金的创始股东之一。目前,长安信托持有该长安基金40%股权,为第一大股东,美邦服饰占33%,为第二大股东,上海磐石投资有限公司占注册资本总额的18%,兵器装备集团占比9%,位列第三、第四位。

  理财周报记者多次拨打美邦方面电话试图获知接盘方时,其以正在开会为由拒绝了采访。截至发稿记者都未能得到回复。

  长安方面对此则显得更加无动于衷。理财周报记者多次试图与长安基金市场部联系,电话均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而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长安基金市场部形同虚设,记者在与多家同行沟通中发现,基本没有人能够与之联系上。

  此外,长安基金近两年在人事方面也比较动荡,自2011年以来,先后经历了总经理曹阳、督察长张洪水、副总经理盛军的先后离职,同期长安宏观策略和长安货币还有2位基金经理离职。

  值得注意的是,理财周报记者在长安基金公司官网上并未看到任何关于张洪水和盛军的离职公告,仅有的只是总经理黄陈代任督察长以及近期任命王健和袁明担任副总经理和督察长的公告。在信息披露上,长安基金做的实在不够。

  纽银外资撤资,总经理黯然离职

  与老基金公司相比,“60后”基金公司显现出更为明显的连锁反应——由于规模利润上的双杀,导致公司生存压力过大,其高管和投研人员和市场条线人员极易发生频繁变动,从而对公司的治理更加无益。

  5月20日晚间,纽银梅隆公告称,公司与纽约银行梅隆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的合营公司纽银梅隆西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审议通过议案,同意陈喆辞去其公司总经理职务,并由董事长安保和代为履行其职责。

  理财周报记者拨通陈喆电话后对方告知,现在不方面透露接下来去处。“先休息一段时间,至于是否留在公募也还没确定。”不过其也坦言,此次离职是其主动提起。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通过相关人士得知,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投资总监闫旭也已经离开纽银,回到老东家华宝兴业。

  2013年3月25日,陈喆意气风发地接过纽银梅隆的大旗。彼时,陈喆的入主被看做是大展拳脚的机会,毕竟当时的纽银可以算作一个低起点。而一年零五十六天后,陈喆却黯然退出。

  在陈喆任职前的2012年底,纽银基金旗下公募基金规模20.09亿元,看起来,这个规模相较于2011年底5.8亿元已有不错提升。2012年,纽银发行两只基金,分别为纽银稳健双利和纽银稳定增利。

  但整个2013年乃至2014年至今,钮银均未发行新产品,规模开始逐渐下滑。

  2013年一季度,其规模为8.07亿元;二季度5.73亿元;三季度5.05亿元;四季度4.68亿元,全年规模缩水76.7%。而2014年一季报的数据显示,钮银规模再次缩水为3.62亿元。

  此外,纽银梅隆也未参与中小基金公司寄予厚望的基金子公司,而近期证监会针对基金子公司的新政无疑让纽银梅隆在这条路上渐行渐远。50亿元的公募规模门槛对如今规模仅3.62亿元的纽银梅隆来说显得异常艰难,陈喆此时的离开也更加雪上加霜。

  但是与规模缩水不同的是,wind数据显示,2013年纽银基金旗下四只基金业绩明显改善,四只产品均战胜业绩基准。截至2013年12月31日,策略优选、新动向都排进前二分之一。

  5月22日,业内再度传出,此次陈离职的背后或是由于股东方选择对股权的出售,作为纽银梅隆基金二股东的纽约银行梅隆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将撤资,接盘方为国内一家叫做利得财富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目前利得财富持有华富子公司45%股权。

  理财周报记者随机与利得财富进行沟通,公司方面回应“目前阶段不宜评论。”显然已经默认了这样的事实。

  此前利得财富董事长李兴春曾公开表示,公司正在酝酿入股一家公募基金公司,也考虑入股一家券商和具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机构。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普京:中方天然气谈判“喝了我们不少血”
  • 体育亚洲杯女足2-1韩国 中超泰达胜绿地4连胜
  • 娱乐媒体曝王菲离婚前后曾与W男星玩地下情
  • 财经哪些城市不能放松限购:厦门等一松就涨
  • 科技微软索尼游戏主机中国较量争相入华
  • 博客易中天:不要按照别人的标准去活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爆笑神作《舌尖上的中国-泡面版》
  • 刘纪鹏:大股东富小股东亏是股市之痛
  • 沙黾农:股市2000点地基基本夯实
  • 叶檀:银行资产证券与转移债务炸弹
  • 天天说钱:户籍改革将催生“鬼城”
  • 孔浩:A股投资的理想与现实
  • 清议:高利率是楼市硬着陆的真凶
  • 肖磊:揭开房地产救市谎言
  • 梁建章:北京该不该严控人口
  • 谢作诗:限购令没走限降令来了
  • 天天说钱:2000点是A股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