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打新周钱紧 基金机构捉襟见肘忧头寸

2014年01月07日 06:49  21世纪经济报道 

  宁夏

  时隔14个月,1月6日,开年第三个交易日,久违的IPO询价火热开闸,上千家机构开始参与首批新股的网下询价。

  但当日的市场却因担忧IPO“抽血”而下跌,沪指报2045.71点,跌幅1.80%;深成指报7818.46点,跌幅2.61%。

  可以为市场担忧作为注脚的是,真正进入IP0实战之后,满腔热情准备打新的机构发现“钱不够用了”。

  “钱不够用”,是机构在1月6日普遍意识到的一个重要问题。 按照新股网下配售的规则,询价机构只有报价入围之后才需要缴款。但基于谨慎的角度,机构不得不提前为缴款准备资金。

  “我们参与网下询价,不需要马上缴款,但账上必须提前准备资金。”招商证券[微博]资管部一位投资经理表示,资金是机构参与网下询价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新股批量发行的当下,机构资金无法“滚动”起来,只能结合资金规模挑选投资价值高、弹性大的新股参与。

  “最初想法很简单,首批新股质地不错,可以参与所有新股的网下配售,通过广撒网的策略赚钱。”林真(化名)是深圳一位股票型基金经理,其管理的基金有超过10亿元资金可用于打新。但在1月6日报价时,他发现这笔资金远远不够用。

  “网下报价分三档,分三个不同的价格和量,假设全部按照最低申购量计算,参与一只新股的资金规模就超过6000万元。”林真以1月6日询价的我武生物(300357.SZ)、纽威股份新宝电器(002705.SZ)等3只新股举例,假设都按最低限度参与报价,占用总资金达到3亿元以上。

  但这已是最保守的估计,机构以最低下限参与一只新股,需要动用的资金近1亿元。

  深圳一位专门打新的私募基金以创业板拟IPO企业全通教育(300359.SZ)举例,其网下报价的最低数量为120万股,主承销商给的价格区间为19.23元-25.11元,假设三个价格档都报120万股,均价为25元,则需要9000万元资金。若是以网下发行的上限1200万股参与询价,这笔金额就高达3亿元。

  按照机构网下询价的游戏规则,机构在报价环节不需要准备资金,只有真正入围的机构才需要缴款。即便如此,机构填报网下询价单时,还是不得不考虑资金因素。

  “虽然不需要马上缴款,但机构还是得先备着钱。若是报价入围,到时没有足够的钱来缴款,就会进入黑名单,这会是大问题。”招商证券资管部一位人士在询价时同样发现,网下参与打新非常“耗钱”,而以其目前的现金头寸,根本不可能参与所有新股的网下配售。

  打新需要准备大笔现金头寸,这是很多机构此前都没有意识到的一个问题。

  “一开始就想着每只新股都可以去申购,反正首批新股质量肯定没问题,根本就不用看基本面,中签后肯定赚钱。但真正等到掏钱,才发现根本没有那么多资金可以参与。”林真说。

  1月6日,林真参与了3只新股的网下询价,已经动用了超过1/3现金头寸,但1月7日、8日还有批量新股发行,他不得不重新考虑头寸的问题。

  “现在新股批量发行,如果机构提交了申购意向,但股票型基金规模每天都在变动,如果入围后发现没有钱缴款,很可能就会出现兑付问题。”广州一位基金经理坦言,自己对头寸的把握“心里没有谱”。

  机构集体担忧现金头寸,一个在于新股批量发行,可能需要较多资金,但更主要原因在于股票型基金本身资金头寸比较紧张。

  “公募基金参与打新的主体是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但这两类基金都有最低仓位限制,例如股基仓位普遍在75%-85%,再扣除5%的现金仓位应对赎回,实际可用于打新的仓位可能也就10%-20%。”林真介绍,目前很多股基的规模都在10亿元以下,可动用的资金规模就更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宁夏西吉发生踩踏事故已致14人死亡
  • 体育卡卡破百球米兰胜 C罗2球皇马主场5连胜
  • 娱乐春晚主持出炉 朱军下课张国立徐帆入选
  • 财经专家称延迟退休不抢年轻人就业饭碗
  • 科技彭博社:纽约时报不是陈光标想买就能买
  • 博客四川凉山州儿童真实生活(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80后老板年终奖发50万豪车 考研真题答案
  • 叶檀:债券无违约 金融无信用
  • 姚树洁:深圳女童工被解救是谁之过
  • 徐斌:全球低通胀源于中国储户奉献
  • 董金鹏:苏宁杀入硅谷的商业秘密
  • 花木兰:房贷利率涨还是不涨
  • 龚蕾:2014年美国五样东西更便宜
  • 张炎夏:计划生育是计划经济孪生兄弟
  • 徐强:重启IPO留下的遗憾
  • 姚树洁:当前增速放慢利多弊少
  • 刘正山:经济学的困境与可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