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公募产品畅想:基金业可以做些什么

2013年12月20日 15:36  新浪财经 微博
                  

  海通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 倪韵婷、单开佳、田本俊:

  [报告摘要]

  窄路难行——基金业面临发展瓶颈。基金业的规模在06年大牛市过后就步入了停滞阶段。从07年至今,居民可支配收入在节节增高,与此同时,基金个数尽管有了显著的量的增加,但其规模却无任何质的变化。面对这种局面,无论是监管层还是基金公司都已经意识到了基金业的发展遭遇了瓶颈,亟需深化改革。我们认为制度的制约导致了基金公司在公募产品创新上的乏力,从而无法很好的满足投资者需求。那么是否存在一个地方能提供更宽松的监管环境,让基金公司进行更多创新呢?

  打开一扇门——自贸区为基金业注入新活力。全球众多自贸区在离岸金融市场的灵活制度下繁衍出了品种齐全的金融交易品种及衍生服务,因而自贸区的金融市场往往及其发达。事实上,全球著名的自贸区均是金融中心,如香港、新加坡、德国汉堡等。

  创新的主基调——自贸区金融政策点评。上海自贸区的一大看点是金融创新,时至今日,涉及这一领域的文件已有6个。国务院的《总体方案》与上海市的《管理办法》是纲领性的政策,具体的实施方式没有详细说明。负面清单中金融业对外资的限制仍然比较严格。金融主管部门一行三会的政策里具体举措更多,从这些政策可以看到管理层的倾向性:1)各项金融服务改革的重点是支持实体经济;2)政策鼓励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即在一定时期内,自贸区内人民币的自由度要大于外币;3)推动人民币走出去。政策允许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但是对区内企业的境外融资有一定限制。

  一线放开,二线管制——金融新举措。1)自贸区与境外连通更紧密,与境内连通受到限制。境外、区内、境内三者关系的形象解释是“一线放开,二线管制”;2)分账核算体系提高自贸区企业自由度;3)证券期货投资。总的来说开放力度不大,区内企业双向投资境内境外市场,个人跨境投资仅限于区内就业所得。

  WHO?WHAT?HOW?——自贸区基金业面对的问题。1)自贸区投资群体,主要是企业与境外个人投资者;2)产品需求。企业需求方面,基金公司可以着力的是提供创新型的套期保值工具以及符合区内企业投资偏好的金融产品(包括投向境内与境外市场的产品);个人需求方面,满足资产配置需要,提供工具型产品与外汇保值产品;3)自贸区投资者与境内投资者的区别,主要有跨境投资时的货币兑换与保值、企业作为主要投资者对申赎的冲击更大、基金公司面对更多的境外投资需求。4)基金公司需要具备的资质,基金公司需要具备QFII、RQFII、QDII资格,其中RQFII与QDII相对而言更重要。

  放飞梦想——自贸区基金业可以做些什么?我们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认为以下几类创新产品或有一定契机:产品一、外汇ETF;产品二、能源ETF;产品三、交叉上市ETF;除了上述三类产品,是否还存在某种产品能将自贸区以及国内市场进行连接?从而利用两者不同的资金成本做出一系列利差产品?我们也在后续的自贸区公募畅想系列中进行了大胆的假设。

  【详细报告】

  “自贸区”成为2013年出镜率最高的金融词汇之一,那么自贸区究竟是什么?自贸区对于公募存在的意义何在?公募可以在自贸区做些什么业务?我们将在本系列报告中为大家一一道来。

  1.窄路难行——基金业面临发展瓶颈

  相比全球基金业发展的悠久历史,中国基金业的起步要晚得多,直到90年代初期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出台,才真正揭开了中国基金业发展的大幕。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基金业无论在产品设计还是规模上均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产品运作模式来看,发展路径经历了从封闭式基金到主动型开放式基金到被动型开放式基金再到ETF以及分级基金;投资范围来看,从股票型基金到债券型基金到货币型基金到QDII再发展到黄金基金;产品规模来看,从最初百亿规模一路快速攀升,截止2013年9月30日,包含ETF联接基金的基金总规模已经达到28082.59亿元,基金数目多达1450只。

图1 我国基金规模发展状况 (截止2013年3季度末) 图1 我国基金规模发展状况 (截止2013年3季度末)

  但从上图不难发现06年的大牛市催生了基金规模的快速扩张后,基金业的规模发展步入了停滞阶段。从07年至今,居民可支配收入在节节增高,与此同时,基金个数尽管有了显著的量的增加,但其规模却无任何质的变化。面对这种局面,无论是监管层还是基金公司都已经意识到了基金业的发展遭遇了瓶颈,亟需深化改革。监管层首先做出了表率,2013年6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召开新闻通气会,就《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关于实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若干问题的通知》修订草案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从草案来看旨在松绑基金业监管,深化基金行业市场改革。那么基金公司面对瓶颈可以作何努力呢?

  欲药到病除,必先寻病灶。从海外发展经验来看,产品的持续创新成为基金行业长盛不衰的秘诀所在、结构化产品、杠杆类工具、外汇挂钩基金、商品基金、现金管理类产品等创新品种由于准确定位了投资者需求,因而其规模均得到迅速扩张,而在我国由于制度的限制,现金管理、外汇以及商品类投资等需求往往只能在银行端实现。根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银行的理财产品单年新发规模达到24.71万亿元——这一数据相当于目前基金总规模的近9倍,其中绝大部分产品均属于现金管理、外汇产品以及商品类挂钩型范畴。因而制度的制约导致了基金公司在公募产品创新上的乏力,从而无法很好的满足投资者需求。

  2. 打开一扇门——自贸区为基金业注入新活力

  我们在上文分析中上说到公募基金发展所面临的最大瓶颈是制度制约,那么有没有可能在某些区域制度的灵活度会大些呢?自贸区或能实现这样的梦想。

  2.1 自贸区,你是谁?

  自贸区的定义

  自贸区的官方定义有两个:第一个是1973年国际海关理事会签订的《京都公约》,将自由贸易区定义为:“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个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第二个定义为美国关税委员会给自由贸易区下的定义:“自由贸易区对用于再出口的商品在豁免关税方面有别于一般关税地区,是一个只要进口商品不流入国内市场可免除关税的独立封锁地区。”

  联合国[微博]贸发会议(UNCTAD)报告中则指出,自由贸易区是指无需通过海关既可自由进出货物的区域,关税可不缴纳,不受配额限制,并可无限期的储存,初衷是为了贸易和储存,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自贸区更强调的是进行装配加工和制造货物。

  而在我国,中国商务部国际司司长张克宁对自由贸易区的定义如下:所谓自由贸易区,不是指在国内某个城市划出一块土地,建立起的类似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实行特殊经贸政策的园区,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协定,在WTO最惠国待遇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分阶段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服务业领域改善市场准入条件,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从而形成涵盖所有成员全部关税领土的“大区”。

  自贸区的分类

  根据自贸区的区位以及功能差异,可将其大致分为七类,分别为自由港型、转口集散型、贸工结合型、出口加工型、保税仓储型、商业零售型以及边境自由工业区型。其特点和代表地区如下:

  表1  自贸区类型及代表地

类型 重点业务 区域特点 代表地区
自由港型 装卸、仓储、销售、包装、加工制造 进口的外国商品无论是供当地消费还是转口输出,原则上都不征收关税 吉布提港、香港、新加坡
转口集散型 货物转口及分拨、货物储存、商业性加工 利用自然地理条件,进行集散转运 巴拿马的科隆、德国汉堡、德国不莱梅、西班牙巴塞罗那
贸工结合型 从事进出口贸易为主,兼简单加工和装配 加工贸易、转口贸易 阿联酋迪拜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出口加工型 以从事加工为主,以转口贸易、国际贸易、仓储运输服务为辅 加工为主,贸易为辅 尼日利亚自由贸易区、菲律宾十余个、马来西亚十余个、台湾
保税仓储型 以保税为主,免除外国货物进出口手续,较长时间处于保税状态 主要起保税区作用,允许外国货物不办理进口手续就长时间处于保税状态 荷兰阿姆斯特丹、意大利巴里、罗马以及雷格享、西班牙阿利坎特
商业零售型 商品展示、零售 从事商品零售 智利伊基克自由贸易区;
边境自由型 从事加工工业 边境交界处 墨西哥马魁拉多

  自贸区的通用规则

  尽管各国自贸区的重点业务各不相同,但作为自贸区,其无一例外具有以下特点:

  1) 进入自贸易区的商品,无需缴税;

  2)海关在自由贸易园区实施不同于关境内的更为简便和宽松的监管措施;

  3)商品进港后,可以进行各类加工、处理,也可以与外国或国内商品混合重新出口。如需运进所在国国内其它地区,则需办理报关手续,缴纳进口税;

  4) 对进出区的活动不加限制,例如已纳税的进口货物可以从纳税地进入区内与其他货物混合后,再免税进入纳税地,等等;

  5)在区内放松金融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

  从功能来看,自贸区具备一般贸易、出口加工、国际交流、保税仓储、物流分拨、商品展示以及离岸金融几大功能,正是离岸金融以及金融自由化这两大概念使得自贸区成为所有金融从业人员翘首以盼的地方。那么海外的自贸区能从事什么样的金融业务呢?

  2.2海外自贸区的金融发展状况

  从自贸区的定义不难发现,自贸区与国内市场存在一定隔离,与国际直接接轨,更多为非当地居民服务,因而在自贸区内的金融市场基本都是离岸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指的是为非居民提供境外货币借贷或投资、贸易结算、外汇买卖、保险服务及证券交易等金融业务和服务的一种国际金融市场,基本不受所在国法规和税制限制。离岸金融、在岸金融以及国内金融针对的客户群体有所差别,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2 金融市场的界定 图2 金融市场的界定

  自贸区的离岸金融市场具有离岸金融市场所具备的主要特征,归纳如下:1)包括自然人、法人、国际组织等非本地居民作为参与主体;2)在离岸金融市场流通的货币是可自由兑换的国际主要货币以及本币;3)不受所在国的货币政策以及法规条款限制。

  2.2.1 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的类型

  按照离岸金融市场的管理模式可以分为隔离型、混合型以及渗透型三大类。顾名思义,隔离型离岸市场的金融业务完全与国内市场隔离,当地居民不可进入离岸账户从事交易,这类离岸金融中心虽在税收、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等方面没有限制,但它与国内金融市场分离,进入离岸市场的金融机构必须开设离岸业务专门账户,离岸交易通过此账户进行,其主要提供的服务是融资和筹资业务。从主要自由贸易区的实践来看,市场化程度较低或是干预能力有限且金融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区多选择这类管理模式,比如政府干预能力相对有限的新加坡自由贸易区就选择了这种模式;而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金融业务可以全部或有条件地与国内市场混合交叉,这种离岸金融中心的特点是资金的出入境不受限制,离岸市场和国内金融市场是一个整体,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程度高,且监管环境宽松、监管手段丰富的自由贸易区通常选择这种管理模式,代表地区为香港;第三类为渗透型,其设立离岸和在岸账户,将居民和非居民业务分开,但允许资金在一定限额内互相渗透,是介于前两种模式中的一种。这种模式可以在维护国内市场的前提下为引进外资开辟了一条渠道,这对于生产资本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比较适用。

  2.2.2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的当下格局

  经过多年发展,全球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形成了以下几大格局:

  首先,产品选择多元化,金融服务综合化。国际主要自贸区内均形成了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许多跨国金融集团在自贸区驻扎,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产品以及定制化的服务。为了更好的服务自贸区,各大金融机构均加大金融服务创新和供给力度。目前自贸区内金融服务项目除了传统的存贷款以外,还包括贸易融资、融资租赁、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债券承销、上市辅导等多种金融服务。

  其次,混业经营成为趋势所在。与国内金融市场面临的竞争主要来自国内不同,自贸区作为一个监管宽松、资金流动自由,经济开放化的地方,其更多的竞争压力来自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为了更好的迎合投资者需求,自贸区里的金融机构倾向于选择全能金融服务的混业经营模式,在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机构可以提供从存贷款的银行业务到投资的证券、保险、基金业务各个领域的服务,利用混业经营的规模以及协同优势,更好的为客户服务。下表罗列了国际主要自由贸易区的银行经营范围,从该图表中可以看出,这些成熟自贸区中的银行均选择了混业经营。

  表2  国际主要自贸区银行经营范围

自贸区 需要多种执照否 从事证券业务种类 从事保险业务种类 从事不动产业务种类 其他
美国纽约 承销、交易、经纪、基金 承保、销售 - -
德国汉堡 承销、交易、经纪 销售 投资、开发、管理 非金融公司股权投资
日本冲绳 承销、交易、经纪 承保、销售 - 非金融公司股权投资
中国香港 承销、交易、经纪 承保、销售 投资、开发、管理 非金融公司股权投资

  最后,场内场外市场提供金融交易必备场所。交易场所是保证证券以及衍生产品流动性的必要条件。国际主要自由贸易区资本市场多有交易所的存在,如新加坡自由贸易区在1999 年成立了新加坡交易所,可交易品种包括股票、债券、基金、信托、存托凭证、期权以及期货等衍生品种。而美国纽约自贸区则拥有纽交所、纳斯达克[微博]以及美交所三家证券交易所,同时还拥有债券交易市场,提供了自贸区良好的资本环境。除了场内市场,场外市场同样是重要的流通场所,如外汇远期、掉期等非标准化合约通常都在OTC市场交易,由于客户的需求千差万别,因而定制化的非标准合约拥有极大的市场需求,在许多自贸区中,场外市场交易的外汇衍生品的规模远大于场内。

  自贸区在离岸金融市场的灵活制度下繁衍出了品种齐全的金融交易品种及衍生服务,因而其金融市场往往及其发达。事实上,全球著名的自贸区均是金融中心,如香港、新加坡、德国汉堡等。

  2.3 上海自贸区,金融政策如何?

  2.3.1涉及金融领域的政策与政策倾向

  上海自贸区的一大看点是金融创新,时至今日,涉及这一领域的文件已有6个,我们对这些政策中的相关内容做一个梳理。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对外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该方案中明确提出了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涉及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跨境融资自由化、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等多方面内容。

  同一时间,上海市也对外发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办法中的第五章同样是对金融创新的政策。《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则是列示了禁止与限制外资进入的领域。

  国务院的总体方案与上海市的管理办法是纲领性的政策,具体的实施方式没有详细说明。负面清单中金融业对外资的限制仍然比较严格,银行、财务公司、信托公司与货币经纪公司限制投资,保险、证券公司仅允许参股,不允许控股,且在业务范围上有较多限制,允许投资融资租赁公司。根据上海市管委会的解释,负面清单是动态调整的,可能在将来有所松动。

  表3  自贸区涉及金融领域的相关政策(时间顺序)

时间 部门 政策
2013/9/18 国务院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2013/9/29 上海市政府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
2013/9/29 上海市政府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
2013/9/29 证监会 资本市场支持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若干政策措施
2013/9/29 银监会 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银行业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3/9/29 保监会 八项措施支持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2013/12/2 人民银行 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

  金融主管部门一行三会(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的政策里具体举措更多,总结这些政策,可以看到管理层的倾向性,这些倾向对我们设计金融产品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第一,就现有的政策而言,各项金融服务改革的重点是支持实体经济。央行的12月2日的《意见》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市场预期的资本项下的有限开放没有涉及,取而代之的是金融的“一线放开,二线管制”[1],也就是说自贸区内与境外是放开的,但是境外区内与境内是严格管制的,央行通过设置分账管理体系保证了这一点。

  第二,政策鼓励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即在一定时期内,自贸区内人民币的自由度要大于外币。举一个例子,在央行的《意见》里,区内企业可以根据经营需要,开展集团内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使得人民币跨境流动更加便利,但是外汇资金的集中运营管理仍然局限在试点企业之内。

  第三,推动人民币走出去。政策允许区内的境外母公司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但是对区内企业的境外融资有一定限制,特别是对境外人民币融资,在融入人民币的使用上有诸多限制。

  2.3.2具体举措的解释

  接下来,我们对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新举措”作详细的说明。

  第一,自贸区与境外连通更紧密,与境内连通受到限制。境外、区内、境内三者关系以及资金流动,形象的解释是“一线放开,二线管制”,从下图可以看到,资金在境外与区内之间的流动是放开的,主要是监测与事后监管。但是资金在境内与区内之间的流动是受限制的。同时这种限制需要分类讨论,对于境内与区内之间经常项下的资金流动,限制相对较少,但是对资本项下投融资活动,总体上仍然是限制的,只是对特定内容、特定方向的资金流动,管制有所削弱。

  具体而言,资本项下常见的证券投资、直接投资、融资三类活动中,对于证券投资,现有政策一定程度上放开了区内向境内的投资,但是境内难以投向区内。对于直接投资,《总体方案》提出扩大自贸区服务业开放,减少投资限制,但是区内向境内投资,限制没有变化。对于融资,区内企业可以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但是境内从境外区内融资没有变化。

  [1] “一线放开,二线管制”是国务院《总体方案》中的提法,主要针对贸易的监管模式,这里借之用来描述金融监管。

图3 境外、区内、境内三者关系以及资金流动图3 境外、区内、境内三者关系以及资金流动

  第二,分账核算体系保证金融的“一线放开,二线管制”,提高自贸区企业自由度。自贸区居民实现分账核算管理,这一点在上海市政府的自贸区《管理办法》中首次提及,之后在央行的《意见》里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自贸区出现之前,境内与境外的资金流动受到严格的限制,除了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企业(多时大型企业)可以比较自由地在境内境外划转资金之外,其它企业跨境资金流动需提供用途证明。自贸区出现后,自贸区企业可以开立自由贸易账户,这个账户与境外账户之间可以自由划转资金,实现了“一线放开”,但是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内账户的资金划转仍然受到限制,这类资金划转按照跨境业务处理,即经常项、实业投资等符合规定的跨境交易才允许划转,从而实现了“二线管制”。

图4 分账核算管理的关键——自由贸易账户图4 分账核算管理的关键——自由贸易账户

  第三,证券期货投资。央行与证监会对自贸区内居民与非居民的证券期货投资给出了规定,总的来说开放力度不大。证监会的措施中提出:自贸区内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双向投资于境内外证券期货市场,即允许区内金融机构、企业、区内就业的境外个人开展境内证券期货投资;允许符合条件的区内金融机构、企业、区内就业的个人开展境外证券期货投资。但是央行的《意见》里指出:境内个人投资境外仅限于区内就业所得,而区内就业的境外个人投资境内市场暂无此类限制。

图5 自贸区企业与个人可以双向投资于境内境外证券期货市场图5 自贸区企业与个人可以双向投资于境内境外证券期货市场

  3. 放飞梦想——自贸区基金业可以做些什么?

  3.1自贸区基金业面对的问题

  那么自贸区基金业究竟可以做些什么?从上面对自贸区金融政策的分析里可以看到,想比于国内,自贸区监管制度出现了一定的放松。这种情况下,自贸区基金业可以做的产品种类有所扩充,但是什么样的品种能获得成功?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弄清楚以下一系列问题:首先,自贸区的投资群体是谁?其次,他们有什么样的产品需求?再次,他们和境内的投资者又何区别?第四,做这些创新产品的机构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资质?最后,结合投资者的需求与自贸区的政策、当地资源,我们有什么样的产品可以做?

  现在我们逐一解答这些问题。

  第一,自贸区投资群体,主要是企业与境外个人投资者。前面提到,设立自贸区的一个首要目的是服务实体经济,自贸区内的主要活动者是企业,所以最重要的投资群体当是企业。对于个人而言,从现在的政策来看,境内个人的投资仅限于自贸区内就业所得,总体金额较少,而对境外个人暂时没有此类限制,所以个人业务方面,境外个人投资者投资境内市场规模可能更大,而且,基金公司对于境内市场更熟悉,这块业务也更有优势。

  第二,区内企业与个人的产品需求。对于自贸区企业而言,它们的需求主要有三类:生产贸易环节、现金管理、闲置资金的投资,这三类需求对应不同的金融服务,分别是套期保值(如大宗商品、外汇等)、资金池管理、金融产品,其中资金池管理主要是银行业务,基金公司可以着力提供的是创新型的套期保值工具以及符合区内企业投资偏好的金融产品(包括投向境内与境外市场的产品)。对于自贸区的境外个人而言,他们投资境内市场可能更多出于资产配置的考虑,需求偏向于工具型产品与外汇保值产品。

  第三,与境内投资者的区别。区别主要有三点:1)跨境投资时避免货币兑换损失;2)主要投资者是企业,资金规模较大,申赎冲击更大;3)基金公司面对的客户可能有境内境外双向投资需求,对于基金公司的境外投资能力是一种考验。

  第四,基金公司需要具备的资质。从上述政策来看,资本项下的资金流动仍然受到限制,所以证券期货投资很可能受到额度管理,考虑到自贸区投资者有境内境外双向投资需求,基金公司需要具备QFII、RQFII、QDII资格,其中RQFII与QDII相对而言更重要。当前,32个基金公司有QDII资格,15个公司有RQFII资格,仅有4个公司有QFII资格。

  3.2潜在的金融创新产品

  在随后的系列报告中,我们结合投资者需求以及政策,设计了一系列产品,包括:

  外汇ETF

  国际贸易是自贸区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随着大量国际贸易在自贸区内发生,作为市场交易介质的货币需求将被触发,而这些交易当中大量的货币具有规避汇率波动的避险需求。从国际上来看,有些自贸区内设有衍生品交易场所,自贸区参与机构可通过衍生交易场所购买标准化或是定制化外汇产品合约来规避汇率风险,但并非所有自贸区均有衍生品交易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寻求其它离岸外汇衍生品市场避险或是购买其他定制化外汇产品避险。在我国可以进行外汇交易的合法市场有外汇交易中心和银行柜台市场。但前者必须是授权机构才能进入,且目前我们并没有看到外汇交易中心在自贸区设分支机构的相关新闻,后者可以提供的品种有限且具有一定垄断定价权导致投资者利益被蚕食,因而上海自贸区内关于外汇类的产品或存在一定市场,由此我们想到了在国际上已发展10年的外汇ETF,什么是外汇ETF?外汇ETF在我国面临什么样的同类产品竞争?外汇ETF如何构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后续的自贸区公募畅想系列中为大家一一揭晓。

  能源ETF

  自贸区的资金与国内的资金无法无障碍往来,这意味着自贸区内的资金无法非常顺畅的投资到国内,但在自贸区注册的绝大部分公司都为国内企业,这些企业的资金除去有汇率的避险需求以外,还存在一定的投资需求。因而能否在自贸区内提供丰富的投资产品来吸引这些资金?我们认为能源ETF或许就是这样一个产品。之所以想到能源ETF是因为证监会的发文中明确提出自贸区内筹建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这意味着能源交易所可能是自贸区内最先推出的交易所。能源交易所在自贸区推出无疑提供了能源ETF推出的便利。对于本身不从事能源相关业务的公司,通过投资专业人员管理的ETF,可以更便捷的参与到能源市场中。从众多的能源标的来看,原油是市场需求最大、交投最活跃的品种之一,因而原油ETF可以是基金公司首先着手的品种。原油ETF如何运作?海外原油ETF发展如何?我们将在后续的自贸区公募畅想系列中为大家娓娓道来。

  交叉挂牌ETF

  当然作为目标定位在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自贸区,还应当提供具有全球化视野的金融产品。不过相比国外大投行的经验以及人员配备,我们在这方面并无优势。引入交叉挂牌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谓交叉挂牌ETF是跨境ETF中的一类,凡是采用联接基金(指的是募集一个基金,但该基金的投资组合则几乎100%的投资A交易所挂牌的ETF)或境外注册模式(即将原在A交易所挂牌的ETF,直接在B交易所挂牌)的ETF均属于交叉挂牌ETF。交叉挂牌ETF提供了投资者介入海外一流管理公司产品的机会,同时直接将海外成熟产品挂牌无疑对国内管理人要求最低。从简单到复杂,也更符合国内管理人成长的过程。那么交叉挂牌ETF产品在全球发展如何?在我国是否可行呢?我们将在后续的自贸区公募畅想系列中为大家一探究竟。

  其他创新产品的大胆假设

  除了上述三类产品,在上文自贸区类型中我们提到除了隔离型自贸区外,还存在混合型和渗透型,我国的自贸区会否采用渗透型?是否有可能存在某种产品能将自贸区以及国内市场进行连接?从而利用两者不同的资金成本做出一系列利差产品?我们也在后续的自贸区公募畅想系列中进行了其他产品的大胆假设。

  事实上,自贸区的宽松环境不仅提供了产品创新上的大舞台,还提供了渠道畅想的空间,我们能否在渠道上进行创新,推倒挡在自贸区的“柏林墙”,在后续的产品中我们同样会有所涉及。

  自贸区公募畅想系列后续报告已经启程,敬请期待。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落马副市长以敢言著称 曾劝干部买房
  • 体育科比骨折休战6周 曝国安敲定首尔队长
  • 娱乐冯小刚:郭德纲能否上春晚要看民意
  • 财经央行注入2000亿遏制钱紧苗头
  • 科技垃圾短信前3季帮运营商牟利数十亿
  • 博客2013年度博客盘点 2013年度日剧盘点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性学选修课老师教戴套学生尴尬不敢下套
  • 谢百三:新股改革为何越改越乱
  • 梅新育: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有啥影响
  • 马光远:QE退出对中国经济的三重冲击
  • 江濡山:中国经济运行有四大特征
  • 西向东:几乎人人都有土豪心态
  • 叶檀:中国还不会发生金融危机
  • 冉学东:央行用中医的方式给银行减肥
  • 刘杉:美联储缩减QE促中国房价拐点
  • 周彦武:QE缩减钱荒再来 央行壁上观
  • 刘石:北京地铁涨价需要正当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