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张哲 吴昊
制度与人性永远在博弈中。
从2007年基金业首次爆出“老鼠仓”至今,6年多各种“老鼠”屡禁不止。2013年初的债市打黑令一众债市大佬悉数落马,如今又不断有股票基金经理被牵出。按道理,基金公司内部监控日益严厉,每人头顶都有监控设备24小时监控、电话录音,同时新的基金法也已放开从业人员在申报的前提下买卖股票,基金业老鼠仓为何仍是屡禁不止?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有一个故事或许能给我们启发。
二战中期,美国空军降落伞的质量不够好,在训练和实战中不时发生安全事故。后来,合格率逐步提升到99.9%,不过还是没有达到军方要求的100%。这意味着每一千个伞兵中将有一个人可能会因为降落伞的质量问题在跳伞中送命。再后来,军方推出新的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要求降落伞生产商老板亲自试跳。具体办法是,从生产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抽取一个,由该老板装备上身,再亲自从飞机上往下跳。
新的质检方法实施后,奇迹出现了,降落伞的合格率变成了100%。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性都有弱点,好的制度能够规范和引导人性。
回到老鼠仓,从历次老鼠仓事件中我们看到基金公司对老鼠仓重视程度很高,监控也确实逼近99.9%的水平。但是,人性就是如此,有万分之一的漏洞都可能去钻。
虽然业内很多基金公司对老鼠仓的事后态度是“零容忍”,但当下的现状是,一旦发生相关事件基金公司都是急忙跟犯事的基金经理划清界限,宣称是基金经理个人行为。
如此前万家基金邹昱等,仅从投资业绩来说,在基金经理群体中属于优秀的那一群,也有一些基金经理在做“老鼠仓”的同时也取得了优秀的公开业绩。从基金经理个人职业生涯来看,一旦触及老鼠仓,也到了职业生涯的尽头,从基金公司层面看,培育一位优秀的基金经理也花费了很多心血,这在以人力资本为主导的基金行业非常可惜。
虽然具体制度的执行还需要多方努力和细则的推敲,但将基民、基金经理、基金公司管理层、基金公司股东的利益捆绑是必经之路,即察看每一个可能发生问题的环节,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不合格率”。
在基民利益受损的时候,不应该有任何相关方置身事外。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