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发行困局:超半数基金留存率低于50%

2013年11月15日 03:23  21世纪经济报道 

  宁夏

  受制银行渠道,让追求规模增长的基金行业陷入困局。

  “我们今年新发基金十几只,只有一只基金的发行不亏钱,其它都是赔本赚吆喝。但发了十几只也没用,三季度末的总规模还比不上去年年底。”一家行业居前的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感慨。今年往“死里”发新基金,但总规模少了百亿以上规模的并不罕见。

  跑马圈地狂发新基金,是今年基金业的典型生态。仅前三季度,华夏、嘉实、易方达、广发等多家基金公司发行的新基金超过10只。

  不过,新基金批量发行,并没有带来基金公司总规模的上升。今年新发基金留存率整体只有50%左右,新增的量还赶不上老基金的赎回量。

  总量不增反减

  11月以来,广发基金[微博]的渠道经理来回奔波于工商银行、广发银行[微博]交通银行这三个银行渠道,协助银行的客户经理销售广发亚太中高收益债券、全球医疗保健指数和广发成长优选这三只新基金。

  广发基金今年已经发了11只新基金。加上正在发行的3只基金以及即将发行的一只产品,今年发行的新基金数量将有16只。而去年,这一数字是7只。

  广发基金就是基金行业一个典型的代表。今年以来,规模靠前的基金公司都在埋头猛发新基金。华夏、嘉实、易方达、广发、汇添富、工银瑞信[微博]等公司前三季度发行的新产品超过10只。

  “每个月都在发新基金,有时是两只、三只新基金同时在发。”前述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感觉今年除了投研团队,其它人都一头扎进了新基金的发行工作”。

  产品部门马不停蹄地设计产品,一个接一个地往上报;等产品批文拿下来,营销团队埋头策划发行材料。而渠道经理则奔波于不同的银行网点,一遍又一遍地向客户经理推荐新基金。

  “往死里”发新基金是大型基金公司今年的常态,但让他们郁闷的是,新发数量超过10只,但总规模却不见增长。

  “我们今年三季度末的总规模还不如2012年底。老基金赎得很厉害,新基金留存率特别低,普遍只有50%,有些低的甚至还不到10%。”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总助抱怨,新发基金的量赶不上老基金的赎回,公司总规模不增反减。

  这是基金行业的普遍现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发行新基金达到8只以上的基金公司有8家,其中只有华夏、工银瑞信和汇添富2013年3季度末的规模较2012年底实现增长,其它5家公司的总规模反而下降。

  对大多数基金公司而言,基金总规模缩小,在于老基金被赎回,而新发基金留存率低,新发的增量无法抵消老基金的赎回量。

  以易方达为例,其前三季度发行新基金10只,首募份额达185.30亿份,但截至三季度末的留存份额只有86.15亿份。而在老基金这端,旗下4只大盘主流指数基金三季度净赎回94亿份。

  半数新基金留存率低于50%

  新发基金留存率是基金公司越来越关注的指标,但同时也是让他们颇为无奈的一个指标。

  “我们每个季度都会统计留存率,发现今年债券型基金、短期理财基金、场内货币基金的留存率特别低。”前述市场部总助介绍,债基、短期理财基金和货基都属于固定收益品种,也是银行“套中收”的主要品种。

  “固定收益品种发行时承诺封闭期间不建仓,这使得资金申购这些基金不会亏钱。但银行可以拿到认购费、赎回费和中间业务收入。”前述总助称,除非是锁定期限的定期债基,其它固定收益类型基金,客户都走得特别快。

  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前三季度新发基金271只,其中留存率为100%的基金有108只,这些基金或处于建仓期,或是锁定期限的定期开放基金。剩余163只基金中,留存率低于50%的基金有87只,占比达到53%。

  此外,有18只基金的留存率低于10%,它们是8只短期理财基金、5只指数基金、3只货币基金以及一只QDII和一只股票型基金。

  “短期理财基金是失败的创新品种,牺牲了流动性但并没有带来收益补偿。这类产品的留存率都特别低,只有工银瑞信的短期理财规模没有缩水。”华南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透露,这是因为工银瑞信的短期理财基金份额可以计入银行存款。

  除短期理财基金外,指数基金是客户留存率第二低的基金品种。“指数基金全是帮忙资金,根本就没人买。”前述市场部总助表示,指数基金卖不出去,只能找帮忙资金撑场面。

  留存率仅次于指数基金的是债券基金。自6月末爆发钱荒后,债券市场持续调整,开放式债券基金规模不断萎缩,有22只新发基金的留存率低于50%。

  相比其它类别,股票型基金是留存率最高的品种,平均留存率达到50%左右。

  “买股票型基金的大部分是真实客户,留存率主要跟业绩相关。”前述市场部总助介绍,如果新基金净值稍微低于面值,如0.98、0.97元,留存率会比较高;但若是有超过10%的收益,留存率则比较低。

  记者注意到,留存率低于20%的股票型基金有浦银安盛战略新兴产业、东吴内需增长、泰信现代服务业、中银消费主题。其中,浦银安盛战略新兴产业的留存率只有8%,基金份额由12.91亿份缩水至1.02亿份,该基金净值增长率最高曾达41%。其余3只基金的净值增长率最高亦有15%至20%。

  同一家公司旗下的股票型基金,因发行时点和赚钱效应不同,其留存率亦有明显差异。 例如,广发新经济截至9月末的累计回报达到近40%,基金留存率只有58%。广发行业轮动净值在面值附近,留存率有71%。

  发得越多,赔得越多

  新发基金留存率低,已经成为基金行业头疼而又无奈的难题。自2010年放开新基金5只产品审批通道以来,新基金留存率越来越低。

  “新基金越发越多,但成立没多久客户就跑了,只有银行套到了中间业务收入。”上海一家合资公司市场总监称,新基金发行彻底成了赔本生意,首年收取的管理费根本无法抵消发行费用。

  华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印证了这种说法。“我们今年新发的基金,只有1只是不亏钱的。因为新基金留存率低,资金停留时间短,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非常少。”

  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发行一只新基金,仅信息披露和材料印刷就超过100万,再加上路演场地、员工出差以及销售激励,发行成本起码超过150万。但因为赎回速度过快,一个发行规模在数十亿的短期理财基金,基金公司提取的管理费可能就只有几十万。

  按照业内人士的算法,只有股基发行规模达到30亿以上,资金停留半年以上,才能覆盖首年发行成本。但今年多数股基募集规模只有10亿左右,首募超过30亿元的偏股类基金只有广发轮动和广发聚优。

  在业内看来,新基金发行亏钱已经成为行业惯例,发得越多,赔得也越多。

  “现在是以短期资源换取远期的未来。”前述上海合资公司市场总监认为,新基金发行就像是撒下一粒种子,等市场行情来临,基金规模长大,基金公司就能回本。

  首年发行注定赔钱的游戏规则,对资本实力比较弱的中小基金公司而言,已经是一个玩不起的游戏。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邮基金、宝盈基金[微博]、方正富邦基金、益民基金、诺德基金[微博]、平安大华基金[微博]、浙商基金、纽银梅隆基金、富安达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连一只新基金都没有发行。

  相比2012年底,这些小基金公司三季度规模出现不同程度的缩水,例如,平安大华的基金规模由53.31亿缩小至19.76亿;浙商基金由12.59亿缩小至7.32亿元。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方将向菲灾区追加1千万元救灾物资
  • 体育NBA-林书豪34+12火箭加时负 湖人负掘金
  • 娱乐汪峰8分钟告白:彷徨的不是我,是当代中国
  • 财经厦门2624套保障房疑被公务员囤积
  • 科技iPad mini 2拆解:大量胶水粘合(图)
  • 博客吴奇隆前妻马雅舒:我没多占他1分钱便宜
  • 读书十大元帅关系:林彪与九大元帅交恶录
  • 教育上海交大发布中国大学排名 新浪教育盛典
  • 张明:互联网金融行业几大潜在风险
  • 水皮:2020年从2013年开始
  • 易鹏:三中全会重在平衡
  • 叶檀:李氏商业帝国大挪移
  • 徐斌:财经分析领域的疯牛病
  • 黄祖斌:穷养儿富养女可能是种流毒
  • 陶冬:欧洲降息为哪般
  • 刘远举:三中全会的集权与改革
  • 赵伟:中美大小企业环境反差令人忧
  • 陈永昌:三中全会开启国企改革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