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问题,消费者可以向保监会或证监会等投诉
青年报记者 沈梦雪
本报讯 今年“双十一”的网络消费战无疑是彻底拉开了“互联网金融”的大幕。前所未有的低门槛、灵活性,将一大批理财门外汉带入了这个市场,但同样也无法否认的是,在互联网金融中各种问题也极易显现。可由于相关配套的解决、维权机制还有待跟进,投资者在眼下参与投资时还需拨开迷雾,少走弯路。
网络理财门槛低
在“双十一”盛宴上,金融理财产品确实是一大亮点,其中不少保险公司都推出了门槛低、收益却诱人的万能险理财产品,大多是500元到1000元一份,预期收益率则是纷纷达到5%-7%,自然吸引了大批“草根”理财族。记者从某保险公司相关人士了解到,昨日一早,该公司推出的万能险理财产品销售额就已突破亿元。但其实,这些诱人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并不代表投资者最后能够得到的实际收益,像上述保险公司给出的产品保底年利率只有2.5%,也就是说,并不排除投资者最终得到的收益率仅为2.5%。
淘宝理财纠纷投诉复杂
“眼下,如果在银行里购买理财产品,银行理财经理都会对客户做一个风险评估,然后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客户购买相应的理财产品,而如果在网上购买理财产品虽然灵活度增加,但省去了这一步骤,就需要投资者自己承担其购买后的风险。”面对眼下这场声势浩大的消费盛宴,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理财师陆芸针对参与网购理财的消费者们分析道,“消费者在通过网络购买理财产品之前,应详细了解理财产品特点,并且索要正式合同,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还应先致电相应金融机构,询问网上的产品是否确实是该机构正式发行的理财产品,然后再购买,以免被骗。”
另外,记者咨询315消协也了解到,通过“淘宝”购买理财并不属于消费行为,所以出现纠纷后工商部门不能介入调解处理,消费者可以向保监会或证监会投诉商家的行为,如果对收益率不满意就只能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其实是非常繁杂且耗时耗力的一件事。
而事实上,因网络金融引起的隐患问题在近年来出现不少。比如扎堆崛起又纷纷突然倒闭的P2P公司,小户投资者对其带来的影响进行维权的道路却异常艰难。究其原因,关键还是在于缺乏网络金融的配套监管机制。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微博]指出,监管部门应推进非金融机构融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当前不完善的监管制度。明确非金融机构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的定位,逐步将其纳入金融体系监管范畴;针对非金融机构专门立法,并建立独立统一且专业的监管机构。“针对网络金融可以组建一个与金融企业、金融监管部门完全脱钩的第三方维权机构,让需要理财维权的市民都通过这个机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记者手记]
互联网金融监管要与时俱进
今年以来,随着国家层面加速推进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鼓励各种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大行其道,银行业一家独大的坚冰正在悄然融化。
比如,今年6月支付宝[微博]推出的余额宝业务就是典型的标志性事件,不到一个月,余额宝就成了中国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名不见经传的天弘基金也迅速成为行业红人。可以看到,互联网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成本,让人们的消费和投融资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互联网金融的大发展、大繁荣已是大势所趋,无法阻挡。
但是反过来看,不管投资工具如何进步、投资形式如何新潮,投资生财的基本规律一定不会改变:那就是世界上从来不存在风险超低而收益却超高的投资品,想获取高收益必然要承担高风险。然而在眼下,网络理财迅速崛起的同时,针对其背后可能引发的纠纷风险则并没有同步建立起相应机制,维权渠道的缺乏及繁杂程度令投资者们往往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自己吞。
因此不禁要呼吁,投资者要看清互联网金融的迷魂阵,监管部门也应尽快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监管,让互联网金融走上可持续的阳光大道。
青年报记者 沈梦雪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