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披露机构持股图:基金爱IT QFII社保风格未变

2013年10月28日 07:3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于萍

  随着三季报披露渐入高潮,机构在第三季度的持股布局逐渐水落石出。从持股变化看,与二季度集中在大公司不同,基金在第三季度集中撤离了白酒、地产等大盘股,加大了对电子及IT类公司的布局力度,而社保、QFII等机构仍然保持着相对稳健的投资风格。

  基金调仓明显

  作为市场中最有话语权的群体之一,基金在二季度热衷于“大公司”+“热门股”,但是这一持股风格在三季度出现了明显改变。曾经在中报时获得热捧的贵州茅台招商地产[微博]等行业龙头在三季度遭到基金集体减仓。

  根据同花顺iFinD的数据统计,目前有125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机构持股情况。其中,基金持股家数变化最为明显的要数贵州茅台。公司中报时还披露有306家基金持股,到了三季报已经下滑到仅剩58家基金持有股权。招商地产的基金持股家数也从中报时的251家下降到三季度末的50家。此外,中国化学歌尔声学国电南瑞东阿阿胶等公司基金撤出的家数均超过150家以上。

  歌尔声学的基金家数变化可谓“大起大落”,公司二季度是新进基金家数最多的上市公司之一。数据显示,二季度共有327家基金持有歌尔声学,而一季度时仅为78家。截至6月底,基金共持有歌尔声学4.13亿股,占公司流通股比例的34.65%,持仓市值共149.7亿元。到了9月末,剩余的138家基金的持股比例为28.89%。

  作为今年的热门行业,电子及IT行业类上市公司在第三季度仍然获得了基金的青睐。数据显示,基金重点增仓的上市公司基本集中在这类行业。

  其中,长亮科技第三季度有4家基金新进加入,截至9月底,基金持股比例占公司流通股的24.23%,这一比例较中报时期增加了23.89个百分点。此外,环旭电子上海钢联紫光股份东晶电子光线传媒等公司在第三季度均获得基金增仓超过10%。

  总体来看,第三季度基金主要青睐的行业主要覆盖了电子、计算机、互联网、中药、白色家电等板块。相比之下,房地产、医药、装饰园林等行业的基金持股比例较二季度出现下降。

  其他机构仍以稳为主

  与基金相对灵活的操作风格相比,保险、QFII及社保基金则要稳健得多。从三季报披露的持股情况来看,这些机构布局仍然以防御性板块为主。

  与基金不同,保险资金在三季度主要加仓了医药等防御性行业。其中,国药股份的险资持股比例上升了1.75%;东阿阿胶的保险持股比例上升了1.61%;华润双鹤则上升了1.51%。此外,顺络电子利尔化学等公司也获得了保险资金的加仓。

  QFII在三季度的持股也继续以稳健为主。数据显示,三季度末水井坊共有6家QFII持股,是目前披露的三季报中QFII持股家数最多的公司。花旗环球金融、瑞士银行、美林国际、摩根大通银行、富达基金及香港上海汇丰银行都已积极布局水井坊。这几家机构合计持有水井坊1901.78万股,持股比例为6.44%。

  在已披露三季报的公司中,创业板公司宜通世纪成为QFII持股比例最高的公司。3家QFII的持股比例占公司流通股比例的12.69%。尤其是第三季度,新进了富通银行、KB资产运用两家QFII,同时科威特政府投资局的持股比例也有所上升,使得3家QFII持股比例从中报时的2.78%上升到了12.69%。

  社保基金在三季度的持股也以第二产业为主。统计显示,三季度社保基金持股比例增加的公司包括成都路桥、华侨城、特变电工中海油服信质电机等公司。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今年市场热点主要集中在中小盘股票,但是QFII、社保等机构的投资思路仍然以稳健为主,其持仓仍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类公司。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防部:日方若击落我无人机属战争行为
  • 体育总决赛-李娜遭小威逆转无缘冠军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姚树洁:王岐山反腐重在震慑力
  • 小兵:一招把首都房价降到6千
  • 花木兰:银行将开始算计有房族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