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基金投资操作透视:着力参与主题投资

2013年10月28日 01:51  上海证券报 

  股市通常把有着凌厉上升走势和活跃热点的市场表现称为“尖峰时刻”,2013年三季度就是A股市场创业板和科技板块的尖峰时刻。当季创业板指数涨幅超过35%,科技板块整体上涨近三成,同期基金最高者有逾40%收益。最牛基金经理究竟如何在三季度淘金?基金团队间执行了何种整体策略?他们对未来市场做何预判和研读?股市里有泡沫么?这些问题都会在本周的基金周刊中得到解析。

  ⊙本报记者 周宏

  布局篇

  基金着力参与主题投资

  O2O概念压倒传媒游戏

  行业布局历来是基金业绩竞逐的要地,在三季度更是如此。

  原因很简单,三季度是A股行业分化前所未有之时节,行业涨幅第一名(教育产业)涨幅超过100%,行业涨幅最后一名(居民服务)涨幅为零。在这样的一个“胜者上天堂、负者落地狱”的季节里,能够捕捉到对的行业配置方向,对于基金来说非常关键。

  对于整个公募基金群体而言,他们在三季度的行业配置方面,显示了其投资思维的急速拐弯,主题投资的思维开始渗入公募投资群体。以具体配置来看,三季度最热的三个投资主题“自贸区、O2O(线上线下商务融合)和科技消费”背后都有基金的身影。

  典型证据是,上述板块对应的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信息业以及文化体育娱乐业都获得了一些基金公司的重点增持。尤其是O2O对应的批发零售行业,科技消费对应的信息业获得基金空前的好评。基金对两者的增持比例分别达到0.77%和2.41%。以季度末9300亿的持股市值粗略统计,这大概意味着公募基金当季度增持了零售股70亿和信息技术股220亿的市值规模。顺应转型大势,持续介入TMT和零售行业,几乎是当季基金优胜团队的基本特征。

  当季度业绩整体靠前的景顺长城,可以说是这种配置趋势派的代表团队。根据天相的统计数据,当月景顺在涨幅第二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增配5.14个百分点,在涨幅第三的批发零售业中增配4.48个百分点,同时大力减持传统制造业10个百分点配置,一举奠定胜局。具体持股身上,景顺在文娱行业追捧的是两家电影股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在批发零售行业重点增持了当季度大涨的苏宁云商

  类似景顺这样猛扑高科技板块的公司还有不少,尤以上海、深圳区域的中小基金团队为多。比如平安大华基金[微博],当月减持传统制造业10个点,全部加在了信息软件行业。摩根士丹利华鑫,团队当月整体加仓11个百分点,6.7个点加在批发零售业,6.7个点加在信息软件行业。汇丰晋信,传统制造业中拨出资金重点加仓信息软件行业。浦银安盛最为大胆,在三季度在信息和软件服务业上加仓达到20个点。这其中,固然有小基金团队布局灵活的特点,但从中也可以一窥基金行业追捧科技股和零售股的热情。

  除了上述的团队外,业内的大型基金公司如华夏、嘉实、易方达、南方、博时等整体行业配置都相当稳定,各行业间的比例没有太大波动。这总体上和他们基金家数较多、规模庞大有关。相对而言,嘉实基金以巨大体量仍能在批发零售和信息服务上有所侧重,所示大公司中反应较为敏锐的。

  当然也有一些基金公司在配置上走了逆向的路子,在三季度内配置方向上和大势并不一致。深圳的一家新成立基金公司三季度不仅维持轻仓6成,还把重点仓位布局在传统金融板块上,加仓金融股14.22个百分点,方向上输的比较彻底。类似的上海有一家新成立的合资基金,也在布局方面失误,该公司三季度减持文化娱乐产业6个点,加仓金融11个点。如果不是季度末操作的话,那么该公司这轮配置也很可能吃了“倒差价”。

  除了排名前列的行业外,基金在涨幅靠后的基金中能否腾出手来,对他们的业绩来说也很关键。当季度就有一个特例,在传统制造行业中,公募基金整体是加仓的。这个配置与实际的涨幅来说不甚匹配。类似的金融业,尽管三季度中,金融行业整体没有太多机会,但公募基金行业整体还是加仓到826亿持股。这个布局从目前来看,也显得不是那么有效。

  总体来看,公募基金三季度布局整体合理,顺应了整个市场转型基金和主题投资的趋势。而这个趋势在年内是否延续?年末科技题材股的估值泡沫有否可能破灭?基金投资是否要落袋为安等?应该是四季度的看点。

  个股篇

  团队策略分化

  大公司“抱团”和小公司“集中投资”

  三季度的行业配置路线清楚,因此,也让各家基金公司的重仓股和盈利股纷纷浮出台面。业绩拔尖的基金和团队是如何实现业绩的,其方法和路径也较为清楚了。

  从配置策略角度看,公募基金明显在三季度出现配置策略的分化,大型基金更多的是在增加交叉持股的幅度和频率,即所谓的“抱团取暖”,各家基金交叉持有的新兴产业品种尤其明显。这似乎反应了大型基金团队更多的期待在一些重仓股深挖上获得超额收益的意图。

  当期持有单一个股超过流通盘10%的基金团队有24个(次),重点持股幅度较多的包括,汇添富(持有安洁科技);宝盈基金[微博](持有凯美特气);国泰基金[微博](持有捷成股份星辉车模);易方达基金[微博](持有索菲亚);银河基金[微博](持有飞立信);华安基金[微博](持有联化科技);融通基金(持有浙报传媒)等。

  而中小型基金则侧重在单个品种上的重仓配置,比如,有不少公司单个个股占基金持股净值的10%以上,这意味着,他们在有意识的把股票投资的篮子集中在部分个股上。锐化其进攻性。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竞争策略。

  根据天相统计的数据显示,这样操作的多数是近几年新成立的中小型基金公司。比如国金通用基金持有上海梅林占基金持股市值的15.66%;财通基金[微博]持有光正集团的占其持股市值的13.78%,长安动漫把12%的持股市值布局在奥飞动漫上,天弘基金则把11%的持股市值控制在龙力生物上。

  而具体个股的配置,从行业的线索上更可以摸得清楚。三季度内,整体涨幅最大的三个行业,是教育行业——单季度涨幅104%,文化娱乐业,单季度涨幅70%;批发零售业,当季度涨幅44%。这些行业中的牛股,自然最值得关注。

  排名第一的教育产业,由于行业较新,整体市值不大,此前公募基金几乎一致零配置。3月末,所有基金公司也只有汇添富基金一家增持了一个教育产业股——新南洋。这也是业内唯一一个可能收获教育行业暴利的基金团队。

  排名第二的文娱产业则不然,在三季度收获了诸多基金的重磅关注。排名前列景顺基金自不必说。行业大块头基金看重的也不少。比如博时基金[微博]就非常欣赏华策影视,三季度末持有华策影视2200万股,市值近9个亿,看好华策影视的还包括大成基金[微博]、华宝兴业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嘉实基金等。公募基金季度末总计持有华策影视40%的在外流通盘

  华宝兴业则分外看好另一个影视股——华谊兄弟。季度末,华宝兴业持有华谊兄弟11.4亿市值,占流通盘3.6%。另外持有华谊兄弟过亿的基金还包括,广发基金[微博]、海富通基金、华安基金、华夏基金[微博]、汇丰晋信基金[微博]、金鹰基金[微博]、景顺长城、农银汇理、泰达宏利等公司,季度末,华谊兄弟有近20%的流通盘被基金公司囊括。

  此外,积极投身游戏产业的博瑞传播被广发重仓持有,凤凰传媒受到国泰基金的追捧。浙报传媒由华富基金看守,光线传媒由华夏基金买入。而景顺长城则买入了几乎所有的传媒股,且均重仓持有,甚至业内整体持股较少的中南传媒也是景顺的心头所爱。整体上说,基金全力投资传媒股是三季度的一个重要特点。

  排名季度涨幅第三的批发零售行业是另一个特例,与其他行业中,基金顺应市场趋势不同,批发零售行业中,基金的主导作用可能更加明显。持股也更加集中。

  盘点批发零售行业的重点个股,可以用“两个大佬”来形容。公募基金当季度增持主要针对两个股票,其一是转型电子商务力度颇大的苏宁云商,另一个是股改遗留问题的华东医药。从具体持股看,公募基金对这两家公司的持股是较为集中。

  苏宁云商当季度,基金的最大持仓者还是景顺长城,季度末持股20亿,此外,富国基金持有5亿市值,南方基金持有4亿元苏宁云商,广发基金持有3.3亿苏宁云商,尽管实业界对于苏宁云商能否走出来仍有分歧,但是公募基金经理们用钱投票的结果是,他们似乎相信这个转型将有丰厚成果。

  除此以外,华东医药也吸引了大批基金参与,尤其是过去的“选股派”的基金团队,领头的这次是广州的易方达基金,季度末持有2600万股,12亿市值,占流通盘比例超过9%。同在广州的广发基金持有华东医药4个亿,鹏华基金持有华东医药3.6个亿,此外国海富兰克林等也持有甚多。

  观点篇

  判断针锋相对

  结构性延续vs泡沫已经太盛

  从头说到底,2013年三季度乃至全年的行情能否把握,很大程度上是思维的问题。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今年行业内的观点分歧如此之大。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今年,年轻的基金经理冒尖的特别多。因为这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市场结构。

  那么,今年的市场有否泡沫呢?未来还有没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呢?投资主线在哪里呢?基金经理用心撰写的观点,应该可以给投资者以启发。

  今年前三季度的牛基的观点肯定是最值得关注的。不出意料的,他们也依然为结构性行情“撑腰”。

  景顺内需增长基金认为,“在经历过往几年的反反复复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已经形成共识,中国经济转型的紧迫性日益增加。中国经济需要新一轮的改革。改革、调整和创新将推动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不同以往的增长期。”

  因此,基于对中国经济长期乐观的判断,该基金仍然保持较高的仓位,重点配置了TMT等行业。而且他认为“TMT行业在上网带宽和终端硬件水平快速提升的推动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在通信设备、终端和元器件制造、内容和应用等环节的竞争力都在不断提升。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TMT领域仍将是本基金配置的重要方向。”

  与之针锋相对的是宝盈策略基金的观点。该基金认为,目前市场特点和2010年底,和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时期前后非常相似,而他们“将本基金的投资行为建立在市场存在更大傻瓜的假设之下。”

  “2010年的A股市场,和2000年市场都热炒新上市股票,发行市盈率屡创新高,新股和老股完全沿用两个估值体系。2000年的疯狂之后,当时的大多数明星股票在随后的10年都没有达到当年的高点,而上市的新股在其后的4、5年内很多跌去了开盘价格的80%以上。虽然人们也总会寻找各种理由试图证明“这次真的不同了”,可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相对而言,嘉实基金的说法则更加平稳,颇有兼容并蓄之感。他们认为,中国未来的方向是转型,经济稳增长是为了给转型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所以稳定即可。“所以当经济景气短期较好时,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像过去一样,乐观的线性外推未来的经济增速。改革才是转型的唯一路径。”

  同时,他们认为管理层以上海自贸区为推手,改革蓝图已经铺开。但是正如管理层强调的那样,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因此如果价格已经包含了过于急切和饱满的改革预期,适当的冷静也是必要的。经济转型是一切工作最终的目的。抛弃耗能污染、效益低下、资金浪费的产值数字,回归到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真正为居民和家庭服务的国民经济本质上来,“这为长期投资提供了最可靠的线索”。

  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起伏,国泰金牛认为,“行情仍将分化,但很可能出现风格转换的情况。以传媒为代表的创业板股票隐含了对未来不切实际的预期,预计四季度调整的概率较大,IPO开闸有可能成为转折契机,因此将继续持有金融地产等低估值股票。”广发精选认为,“市场现在热捧的这些股票,未来也会分化,目前在这种估值下看不到大的机会。整个四季度机会不大。”

  对于未来的投资和行业机会,市场的观点较为集中,其一、业绩路线;其二是改革路线。至少居其一。

  华商阿尔法基金认为,四季度的行业机会在于:光伏行业明年可能进入供需的拐点年;军工研发资产和整装资产证券化趋势的形成;大气治理和污水处理问题愈加突出,除了原有的细分行业外,家用水、家里空气的改善可能成为城市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家用净水器和空气净化器可能逐步会成为家庭必需品。这几个行业是明年布局的重点方向。

  华富竞争力则表示,未来将主要关注两条主线上的投资机会:一方面是改革和转型预期,重点关注环保、新能源、传媒、计算机和电子等行业板块;另一方面是低估值结合确定性收益,重点关注农林牧渔,汽车等行业板块。

  光大量化则认为,A股市场今年以来“反复且狂热地追求新经济、成长型公司,宁愿追逐短期的市场热点也坚决回避诸如银行、地产、汽车、有色、煤炭等产能过剩型的周期性产业”的特征将会出现一定转变,市场将会出现新的热点和趋势。

  而博时精选的看法则是,未来的重点在于:一是长期受益于经济结构调整,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的成长性行业如军工、节能环保、文化传媒等。二是看好消费升级相关行业,如医药、品牌消费、旅游等。三是在转型背景下制造业升级相关行业:如人工替代、新材料、工业服务等。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防部:日方若击落我无人机属战争行为
  • 体育总决赛-李娜遭小威逆转无缘冠军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姚树洁:王岐山反腐重在震慑力
  • 小兵:一招把首都房价降到6千
  • 花木兰:银行将开始算计有房族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