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舒立:地方政府债全民买单后果将非常严重

2013年05月17日 20:20  新浪财经 微博
由富国基金举办的第六届富国论坛于5月17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新格局下的金融业改革与创新。图为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   由富国基金举办的第六届富国论坛于5月17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新格局下的金融业改革与创新。图为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

  新浪财经讯 由富国基金举办的第六届富国论坛于5月17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新格局下的金融业改革与创新。财新传媒总编辑、财新《新世纪》总编辑在会上表示,地方政府债务的结局可能会是债务货币化,即让全民买单,这样后果可能是非常严重的。

  以下是演讲实录:

  胡舒立:谢谢主持人,最近有好几家金融看中国经济,我最近去了一次纽约,大概有三四天时间,一直在和机构投资者谈,主要是想做市场调查,感觉到在国际市场上,对中国看空的气氛很浓,中国自己的感觉跟我们的预期不完全一样,这种情况感觉是一个转折,海外投资者这么多年对中国看多到现在看空,这个看法是有争议的,特别是当前全球经济危机还没有结束,中国在抗衡经济危机中的作用,因此国际投资者的看法出现转变值得深思。

  国际投资者看中国经济是基于这样一个分析,他们觉得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影响中国的经济稳定增长。大家关注的三个问题,一个是看空中国的经济,第二个是怎么看待中国经济下滑,再一个是次贷。

  第一个是看空中国经济,我看到有一些少数声音是选择了这样一个做法,我们觉得看空是国际市场的一个看法,有它自己内在的分析逻辑,他们主要是觉得中国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压力,仔细看他们的评价措词是很谨慎的,可以说这个看法国际上的看法出现的转折,但是还没有真正的对中国经济转向悲观,不必过渡的阐释,自然也不必过渡的反映。比如说看中国股市近几年的表现,中国投资者对这个市场的判断相当悲观,对地方债务的担心也是相当普遍的,决策层也是对中国经济潜在风险的忧虑,所以对国际金融的评判应该看成必要的提醒,决策层应该研判。在过去的二三十年当中长期提出很多唱衰中国的说法,有的非常高亢,这是一种主观判断,关键是中国自己怎么做。中国当前内在经济矛盾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就会发生危机,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中国并不特殊,危机一直在和改革赛跑。中国在危机中的表现,对中国现有的体制评价很好,这种自满情绪很容易引起消极的后果。我们缺乏危机意识,可能会茫然陷入危机,这样的话对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没有深刻的认识,对转变生产方式不足。

  现在中国自己的风险正在继续,但是危机意识远远不够。在这个意义上,海外看空的情绪甚至是行为的出现,在国际市场上对中国未必是坏事,而且在提升危机意识上有正面作用。面对这样的看法,百般维护、辩解,我们觉得没有必要。

  第二点我们怎么看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今年一季度7.7%,低于市场预期,这个星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还是低于预期,经济复苏还是比较缓慢,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还有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长数字,实际上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比预期的要低,这些可能在企业层的感受更重。怎么看待中国近期增速下滑,现在是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其实决策层对经济增速缓慢的容忍度已经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城镇新增就业等主要指标稳定在合理的区间,我们认为这个判断是比较客观的。但是在一些政府官员中弥漫着焦着情绪。应该理性的看到中国经济不可能永远保持过去30多年的迅猛增长,方方面面总是要面对现实的,中国处在转换期,从高速增长到中速增长的转换期。

  当然这个增长缓慢直接冲击的就是就业,不过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相当大了,就业不会出现总量问题,因为每年新增的还是很大,在结构上中国经济近年已经发生了相当变化,现在的数据其实也在支持这样的一个情况。当然接受经济增长缓慢不以为对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中国旧有的方式是粗放型增长,这个模式非常深的嵌在体制里面,让中国成为消费社会,所以从根本上讲,增加改革的元气。这个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们觉得现在一系列推出的改革是恰当的,特别是李克强总理的讲话就非常到位,但是在国企改革上,这一项关系到为市场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的改革现在还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恰恰与国企改革不进而退有关系。最近国资委提出中央企业总值要增加8%以上,利润要到10%以上,去年是2.7%,这个2.7%怎么到10%。因为这一项改革和其他改革有交织,要到三中全会以后推出,现在出现大型国有企业的问题不能碰,国有企业垄断不能批评的情况,我想对下一步改革是有压力的。

  一方面不能因为经济下滑而惊慌无措,搞短期行为,另一方面应当看到下滑是必然的情况,既然原来的增长方式不行,那就证明不改革的后果代价非常巨大,这个结局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它的后果也是不难想象的。

  第三点,我想谈谈应该怎么治理中国的地方债,就是中国的次贷。我认为尽管中国的地方债务尽管有大概12万亿的余额,目前不是不能承受的,它的风险不能回避,特别是因为现在的数据完全不透明,由于体制软约束,所以足以让人担忧。不少人都觉得地方政府债务没什么风险,主要由中央政府兜底。但是第一中央政府没有这个说法,因为财政收入不可能保持高速增长,所以它的结局就是债务货币化,全民买单,这种全民买单的后面可能是非常严重的。而且即使短期内不会引发危机,地方债务引发的负效益也非常严重,对金融市场会产生挤出效应,而且地方债务平台所带出的是粗放型增长。所以中国经济要想全面可持续发展,地方债务必须控制。中央政府应当有决断的措施,约束地方政府。现在债务市场干预太大,有一些国企被迫替他人偿债。应当看到少量的风险事件有助于理顺市场结构,完善债务评级制度,这就像人感冒需要咳嗽一样。

  治理地方债务过程中间吨的角色也不可或缺,有些地方担心影响地方金融生态环境这么一个理由,明目张胆的压制媒体监督,这种情况应该杜绝。当然面对债务风险日益加剧的挑战,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也迫于眉睫,很多人在说是不是要合并监管机构,我们觉得现在不太现实,现在重点是由央行前头来做,推动监管部门更紧密的监管合作,使监管有更多的工具和传达途径。下一步我想还是深化体制改革,这一点可能到年底拿出方案,我们也很期待。

  总之,现在方方面面都在期盼改革,而且当前中国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想保证长期稳定增长更只有改革一途,所以改革是坚固长远期,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犹豫,需要决断,需要更响亮的声音,需要更坚决的行动,我就谈到这里,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驻朝鲜使馆确认朝鲜释放中国船员
  • 体育皇马官方宣布主教练穆里尼奥赛季末离任
  • 娱乐阿娇与韩国男友分手 交往10个月聚少离多
  • 财经中国大妈10天狂囤黄金300吨传言破产
  • 科技电商“中庸者”当当网边缘化之困
  • 博客李连杰谈壹基金:我象抱着一个炸弹
  • 读书公车车祸引出的贪腐大案:中堂
  • 教育大学生发表正反可读的百字情诗走红(图)
  • 育儿女幼师膝顶男童下体幼儿园称其系临时工
  • 钮文新:做空中国第三轮开始酝酿?
  • 陈杰:中国城市住房两极分化严重
  • 沈建光:M2激增的风险在于资产泡沫
  • 赵伟:人民币逆势升值的逻辑
  • 陈虎:消灭农民是城镇化危机还是生机
  • 徐斌:期望2015年中国经济凤凰涅槃
  • 叶檀:从鱼米之乡到毒米之乡
  • 冉学东:高盛给中国的金融业上了一课
  • 水皮:黄金的下跌之路才刚刚开始
  • 杨涛:面对热钱我们应该警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