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户人士绝对收益难以实现 回流公募

2013年04月22日 07:35  证券时报 

  绝对收益难以实现,同时受到子公司挤压

  证券时报记者 付建利

  曾经被基金公司寄予厚望的专户投资,在大部分基金公司的现实中都还是雷声大雨点小,有些基金公司甚至专户投资部成立一两年后仍然没有成立一只产品。在这样的“萧条”局面下,一些专户经理纷纷回流到公募,基金公司在专户上面未能实现绝对收益的理想,转而把发展蓝海投向了子公司。

  专户理财四五年前推出时,基金公司一片欢呼——专户投资放开了限制,股票投资不再受制于60%的仓位限制。同时,专户专门为高端客户理财,一般一年打开一次申购赎回,免除了公募基金客户频繁申购赎回对基金经理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专户投资可以有20%的业绩提成,这对于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来说都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但几年过去了,公募基金在专户投资这一绝对收益领域并未“遍地开花”,专户的投资业绩整体上并未取得客户和市场的认同。

  专户理财刚刚开闸时,基金公司纷纷抽调精兵强将,但几年下来,专户理财可谓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对专户理财意兴阑珊的一些专户投资人士也纷纷回流到了公募基金。深圳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的专户理财部总监就早已回流到公募,主管固定收益投资,另一家基金公司的专户投资部总监也回流到公募业务,任研究部总监。还有一家基金公司 的专户投资部总监,索性从老东家辞职,就任另一家公募基金的投资总监。

  一家基金公司的专户投资经理日前也萌生退意,“公司明显将重点放在子公司上面,呆在专户投资部有一种被边缘化的感觉。”这位投资经理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基金公司的专户投资人员大多是从公募基金抽调而来,习惯了做相对收益,对于绝对收益不一定能适应。“当初专户最吸引基金经理的就是在市场下跌时可以空仓,而不必像股票基金必须保持至少60%的仓位。但现在看来,能够准确把握市场下跌和上涨节奏的人几乎是没有的”。上述人士表示,择时本来不是基金经理的长项,专户的投资业绩并不如当初想象的那么好,而且部分基金公司也并未完全兑现给专户投资经理的提成。“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专户业务并没有发展壮大起来,一些投资经理觉得平台不够大,因此干脆回流到公募去,或者另谋高就。”

  北京一家小型基金公司的专户理财部负责人表示,除了投资业绩低于预期外,专户投资业务目前还面临子公司的“挤压”。“公司把大部分精力和核心人员都抽调到了子公司,专户部门目前剩下5个人。有朝一日没准我也回去做公募了。”这位专户人士颇为无奈地表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东原副省长黄胜一审被判无期
  • 体育欧冠巴萨总分0-7出局 拜仁晋级决赛 视频
  • 娱乐台26岁女星宋纪妍被曝9月嫁百亿富豪
  • 财经企业家经常疯一把:马云爱抱怨式吐槽
  • 科技英特尔选定新CEO:未来或押注制造技术
  • 博客马未都:中国大学生缘何投毒杀人
  • 读书王蒙尘封四十年之作:这边风景
  • 教育高校宿舍匿名挑刺引热议 专治奇葩舍友
  • 育儿3岁女童疑遭邻居男子性侵致下体出血
  • 罗天昊:撤县改市热的体制根源
  • 刘纪鹏:为肖钢励志做中国梦践行者叫好
  • 张捷:全球信用博弈的黄金战场
  • 倪金节:央企补贴不应该再给了
  • 徐斌:中国大妈扫金的逻辑
  • 叶檀:做空非阴谋 做多非爱国
  • 黄鸣:商人不应丢弃贵族精神
  • 金岩石:新国企倒逼新民营
  • 秦红:基金不再只是公募基金
  • 张茉楠:三大矛盾依然困扰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