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要利润,经营层要发展。然而,基金公司生存的根本还是持有人,当董事会和经营层在“斗法”的时候,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为持有人带来更多回报。
证券时报记者 付建利
又到了一年一度基金公司董事会议密集召开的时候,意味着各基金公司一年的经营目标即将下达。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面对董事会的经营任务,不少基金公司总经理,尤其是一些新基金公司和小基金公司的总经理,直叹“位置朝不保夕”。
董事会要利润
总经理位置朝不保夕
“刚刚召开了董事会议,给我的任务就是今年不亏钱,压力山大啊!”一家新基金公司的总经理透露,董事会给经营层下的“死命令”就是今年要盈利。但对于新基金公司来说,在银行渠道尾随佣金高企、基金管理费80%都不在自己腰包的背景下,发新基金,就意味着亏损,发得多亏得越多。“即使完成了发行新基金规模的指标,但盈利显然是不可能的;若不发行新基金,更完不成董事会的目标。总之就是完不成董事会的目标。”这位总经理说,现在新基金公司只能从专户方面着手,因为专户对基金公司的资源配比要求相对较少,而且资金上面股东一般都会给予支持,“要今年盈利的话,除非股指年内重上6000点,否则明年我就可能不在这个位置上了。”
深圳一家小基金公司即将在本月底召开董事会,谈及经营指标,该公司总经理用“诚惶诚恐”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上个月我就把经营目标报给董事会了,但董事会认为我报的指标太低,要推倒重来。”这位总经理表示,如果董事会提高经营指标的话,可能公司今年的员工薪酬和年终奖又要缩水,其他激励“想都不要想”。
相比小基金公司总经理的压力,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则显得稍微轻松一些,尽管该公司去年的员工薪酬已经有所下降,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们上报的经营目标基本上没遇到什么阻力,董事会已经通过了。”这位总经理透露,经营指标一般来说包括利润率、资本收益率、新基金发行数量、规模等,有时候董事会要求一定的增长率,有时候会直接定出一串具体的数字。
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独立董事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基金公司的董事会议主要分为现场董事会议和通讯董事会议。现场董事会议一般一年召开两到三次,3月底4月初一次,早一点召开的也有。年初的这次现场董事会议,主要议题就是基金公司的整体发展计划、预算开支、产品发行规划、经营任务等。
经营层与董事会博弈
股东表示压力也大
一家基金公司的经营指标,其实是董事会和经营层之间博弈的结果。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基金公司的经营指标,一般是“自下而上”,由总经理为首的经营层先向董事会上报,然后由董事会商量同意与否,“一般都要沟通好几次,当场通过的更是少之又少,董事会打回来让我们提高经营目标的情况更多。”这位总经理表示,如果总经理本身也是董事会成员,和董事会沟通起来就方便一些,主动权也大一些,如果总经理不在董事会,很多时候就是董事会说了算。此外,有的基金公司董事会还会进行现场调研,咨询基金公司经营层的意愿,然后再定一个经营指标。
“董事会要利润,管理层要发展,两者之间始终存在一个博弈的过程。”一家基金公司的董事会秘书表示,经营指标实际上是一个基金公司管理层和董事会之间“讨价还价”的过程。如果总经理比较弱势,董事会定的经营目标就很可能超过基金公司经营层的能力范畴,其结果往往就是:为了保住董事会年初定下来的经营任务,基金公司大力压缩各项成本开支,比如行情不好时压缩新基金发行计划,下调员工工资。有基金公司为了保住董事会2012年定下来的盈利指标,甚至取消了去年的年终奖。上海有一家基金公司为了达到股东2012年盈利的要求,把员工的出差报销等费用延后到今年报销,甚至压缩员工工资,今年再予以补上。
一家小基金公司的总经理直言不讳地说:“董事会无非是股东表达意志的一个渠道和形式而已,归根结底还是大股东说了算!”因此,在强势的大股东面前,新基金公司年内盈利这一任务,就足以让总经理感到“压得喘不过气来”。不过,也有股东的盈利要求没有那么迫切,深圳一家小基金公司的董事会就允许公司前两三年不盈利。
对于经营层的抱怨,股东也有话说。一家基金公司的大股东内部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大股东投资1亿到2亿成立一家新基金公司,放到哪一个实业领域,股东都会给经营层提出严格的盈利目标,凭什么到基金行业里面,就让管理层亏三年?即使不盈利,有压力肯定是正常的,我们作为股东方,也有巨大的盈利压力啊!”
在基金公司经营层和董事会的博弈中,不少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基金公司生存的根本还是在于给持有人创造持续稳定的业绩回报,盈利能力再强的基金公司,让董事会和股东再满意的基金公司,如果不能给持有人带来真实的业绩回报,这样的基金公司也失去了长期发展的基础。当董事会和经营层在为经营指标“斗法”的时候,其实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基金公司为持有人带来更多的业绩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