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
2月28日,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首届年会上透露,截至2012年底,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了3.53万亿,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到了7.6万亿,信托资产达到了7.47万亿,保险资产达到了7.35万亿,券商资管规模达到了1.89万亿,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总额超过了1.6万亿。
2011年底,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4.59万亿,一年间,银行理财爆炸性增长65.6%;而随着2012年证监会一系列“新政”出炉,券商资产管理也从无到有,跃升至1.89万亿的规模。
中国财富管理的发展水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金融业发展的一个层次,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全能型财富管理机构。
“当前,要推动一些新型的有财富管理职能金融业态的发展,企业年金、保险、资产管理、私募股权基金多元化的发展。”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上述论坛上呼吁。
过去几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爆炸性的增长,随之而来的便是监管新题。正如潘功胜所言,尽管财富管理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体制约束和不太规范的因素,也存在潜在的风险。
张育军一针见血指出了国内财富管理机构在产品设计能力、投资能力、风控能力的薄弱,“在产品销售营销等领域,误导投资人的行为时有发生。”
以美国金融危机为例,潘功胜认为,财富管理产品大多具有跨行业、跨市场和跨业务的特点,产品风险发展迅速,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异化。
因此,回到中国财富管理监管新题,潘功胜认为,随着综合经营,交叉经营的不断扩大,财富管理跨行业、跨市场、跨业务的情况持续增加,需要探索和完善一些基础性的制度安排。
张育军也指出了交叉性金融产品可能诱发的风险——随着金融改革和行业创新的不断推进,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的业务开始相互渗透,交叉性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在满足多元化投融资需求的同时,也放大了金融投资与市场的风险。
“必须坚决把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强化投资人权益保护意识。”张育军认为,第一要建立完善合格投资人制度,财富管理行业一定要严格区分公募与私募,机构与个人,建立健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对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要进行认真地分析评价。
张育军同时强调,要加强和改进信息披露,增强各类投资产品的透明度,保障投资人的知情权。
在加强市场监管方面,一句话,放松管制与加强监管不可或缺,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行三会’监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推动监管标准和执法尺度的协调统一,避免监管套利,防范和守住行业的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张育军说。
2012年“一行三会”各监管机构不约而同推出了一系列监管新政,降低投资门槛等。对于这些政策的出台,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认为,有利于破除行政保护,降低跨越门槛,推动银行、保险 、信托、基金五大细分行业彼此延伸,进而促成大财富管理市场的日渐雏形。
2012年下半年,一系列的保险投资创新政策举措也先后出台,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2月28日在同一场合强调:“要尊重保险基金的规律,一定要根据业务性质来进行战略性的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