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超日债付息日逼近 基金浮现套利机会

2013年02月28日 07:19  信息时报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叶静

  11超日债首次付息日进入倒计时阶段。昨日,ST超日再次发布公告,提示“11超日债”存在违约风险。这已是本月第5次风险提示。同时,4.7亿元的银行贷款未获银行展期或续贷。虽然消息面上险象环生,不过二级市场的走势却气势如虹。有分析师表示,按照惯例,公司债信用事件爆发之后,地方政府、主承销商、评级公司都会想方设法兜底,后市大跌的可能性不大,一旦利好消息出台,不论是正股还是信用债都会出现大幅修复,提醒投资人参与套利。

  本月5次提示风险

  2月6日、19日、22日、23日、27日,ST超日5次就“11超日债”发布风险提示公告。昨日,ST超日发布公告称,目前公司的流动性未得到改善,仍存在“11超日债”不能付息的风险。如不能按时付息,“11超日债”将面临停牌乃至暂停上市。上述公告称,公司须于2013年3月5日前发布是否能够按时支付债券首次利息的公告。如果公司于2013年3月5日前发布无法按时支付首次利息的公告,那么“11超日债”将自2013年3月5日起被实施停牌,并可能被停牌至债券暂停上市。

  截至1月31日,ST超日有4.7亿元银行借款逾期,并未获得相关银行的展期或续贷。且多家供应商、银行及其他债权人提起诉讼均未达成和解,ST太阳主要银行账户及主要资产被债权人冻结、抵押或质押。

  二级市场走势良好

  虽然基本面一塌糊涂,但二级市场的走势却风生水起,负面消息显然没有影响投资人的心情。昨日,ST超日上涨3.64%,节后以来的累计涨幅为2.15%,相比上证综指的4.9%的跌幅,着实难能可贵,孪生兄弟11超日债更为生猛,节后的涨幅达到3.9%,相比节前72.25元的低点,已经大涨6.35元,这对于债券来说实为罕见。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11超日债从基本面上看,已经没有长期投资的价值。不过也有专家认为,11超日债目前尚没有出现利息不兑付的情况,而且有国有机构介入,不到80元的成交价格已经充分警示了市场风险,且场内的交易量呈现明显放大的趋势,“个人认为是有冒险资金提前介入,博利好消息的出台”煜融投资的总经理吴国平表示。

  华泰证券的分析师何斌也认为,如果倪氏父女跟木里煤业的意向书最终能够得以实施, 公司的资质会得到大幅提升。按照目前市场普遍给予省级国资背景或其控股公司不低于AA+评级的情况来看,公司的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有望双升至AA+。从历来信用事件爆发之后,地方政府、主承销商、评级公司都会想法设法兜底看,他判断其上市后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甚至有暴涨的可能。

  可以借道基金套利

  何斌认为,市场上一些已经折价估值11超日债的券商资管或公募基金产品存在估值修复的空间,提醒投资者参与套利。

  昨日信息时报记者采访了好买基金的分析师曾令华,他认为有两种套利方式:

  一是直接在二级市场上买入债券,博利好消息的出台,一旦利好消息出台,债券出现暴涨,投资人便可获利丰厚,不过这种方式利润高,风险也大,如果出现黑天鹅事件,将会对投资人造成重大损失;

  二是可以买入重仓持有11超日债的理财产品。

  记者了解到,目前持有11超日债的基金有金鹰红利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国海证券旗下的包括国海债券1号、国海金贝壳5号和国海金贝壳8号在内的三款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也都持有此券,由于持有量有限,即使发生黑天鹅事件,对于上述产品的影响也有限。此外,这类基金参与的门槛都较低,最低只要1000元便可介入其中。他同时表示,如果利好消息出台,到时债券价格暴涨,这类产品为了防止资金套利,可能会提前“关门”,投资人如果希望介入,则需要提前。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媒体称湖南万吨镉超标大米流向广东
  • 体育亚冠-格隆中横梁国安平 克莱奥绝杀贵州
  • 娱乐伊朗抨击奥斯卡最佳影片如中情局广告
  • 财经中国油价远超美国 成为各行业通胀放大镜
  • 科技淘宝店过户将开禁:离婚过户先试水
  • 博客博主亲历:蓝可儿陈尸酒店电梯玄机(图)
  • 读书历史上著名的十次航母交锋(组图)
  • 教育女子剃光头抗议高招男女录取不公(图)
  • 育儿2012婴幼行业盛典:养育之道勿忘初心
  • 张化桥:老板啊 你为什么要骗我
  • 黄凡:黄金市场灿烂岁月难再续
  • 赖伟民:两会经济政策五大预期
  • 李光斗:大陆电影离奥斯卡奖还有多远
  • 杨易君:中国油价机制有多黑
  • 安邦智库:中国能够承受等待改革的成本吗
  • 姜广策:如何把基金从一亿做到三十亿
  • 叶檀:养老金改革需要反特权与反民粹
  • 张明:周小川的十年总结
  • 章玉贵:楼市调控已成空前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