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意味着未来包括证券公司、私募在内5类机构也能发行公募产品,对基金公司来说,这显然意味着公募基金的牌照价值不值钱了,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但对投资者来说,选择多了的同时,选择的难度也增加了,您能判断哪家机构能为您创造超额收益?
1、公募基金牌照贬值
在2012年年底,证监会出人意料地宣布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及阳光私募均可发行公募基金。2013年2月18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并将于今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按照《暂行规定》,除了上述3类主题可获准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外,此次PE和VC管理机构也被获准进入公募基金管理行业,且申请条件比上一版本有所下调。如,私募基金最近3年管理规模最低年均值从30亿元下调至20亿元。 由于上述新的机构进入公募基金管理行业的门槛都比较低,符合上述条件的三类机构不在少数,这也就意味着,公募基金的牌照价值将大幅缩水。
2、保险专户业务开闸
2013年2月17日,保监会网站正式挂出了《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私募产品开闸。《通知》规定集合产品的认购起点为100万元,这和阳光私募、期货资管、券商小集合的要求一致。自此,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与券商、公私募、期货、银行同台竞技,共享高端理财这块大蛋糕。 期货资管的开闸也不到半年时间,已有私募产品落地发行。而2月17日《通知》下发的之时,人保资产、泰康资产、太平资产三家公司申请发行的5只股票、债券、基金型产品,已按《通知》要求获得保监会备案,迫不及待的心情可见一斑。
3、混业经营 竞争加剧
金融行业几大主体机构:银行、信托、保险、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期货中,除了银行、期货外,其他几大主体截止目前均已同时具备公募、私募双重发行资格(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与中国建设银行私人银行合作发布的《2012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将超过73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增长14%。 面对如此体量庞大的可投资资产,可以预测的是,在混业经营“经脉打通”后,各家资管机构会大量涌入,分食高中低端理财市场。投资者面临更多选择,而各家机构的竞争也将白热化。
4、业绩是试金石
大混业背景下,势必不少新产品应运而生,投资者该何去从?新浪仓石研究给您几点建议:
(1)注意门槛。对于资金量有限的投资者,公私募投顾大扩容或只是虚假繁荣,私募100万的门槛,首批期货资管500万的超额门槛,将许多中低端投资者挡在私募投资大门之外。投资者首先要做的是筛选出门槛匹配的可投品种。
(2)选老不选新。虽然有私募徐翔“新人胜老人”的神话,但我们还是建议投资者尽量选老不选新。目前我国基金经理从业时间普遍不长,随着资管投顾扩容,势必会涌现不少新手基金经理。请尽量选择有公开、真实业绩可考的投资顾问或投资经理的产品,且考察期越长越好,以增强确定性,避免成为新手的小白鼠。
(3)了解投资机理。比如通过参加基金经理交流会、基金经理在线答疑,以及研读基金合同、季度报告,了解其投资理念、投资逻辑、后市看法,若认同,可考虑尝试。了解投资机理再做选择的例子,比如去年的公募偏股基金的冠军景顺长城能源基建,去年受益于“美丽中国”概念带来的水泥等板块的优良表现而胜出,作为一个“类主题基金”,在基建相关概念股大涨之后,2013是否还能续写佳绩,有待商榷。
(4)不时跟踪。股票收益也许和“勤奋”程度(频繁操作)成反比,但理财产品的收益一般和投资者勤奋程度是成正比的,投资前的了解考察、谨慎决策、投资后的跟踪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5)如何对待“公奔私”或“私奔公”的基金经理?随着公私募投顾扩容和交叉管理,想必会加剧公募、私募行业之间的跨界人才流动,如何对待这部分基金经理?历史证明水土不服的基金经理大有人在,跨界前的历史业绩只是一个参考,不可盲信。
大扩容时代,业绩是唯一试金石,唯有管理能力强、业绩突出才能在混业新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新浪仓石研究 高文杰)
新浪仓石研究中心是国内最专业的第三方财富管理顾问机构之一,提供投资者固定收益信托、公募基金、阳光私募等资产配置服务,以实现投资者财富的稳健增值。(详情请咨询:010-62675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