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2012基金江湖:王亚伟去又来 赵笑云成反向指标

2012年12月20日 14:58  新华网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对基金来说,也是如此。2012年基金业的变化可谓超越以往,故事也是一个接一个。一哥去了又来,13位基金老总去了没来,混业发展的大资管时代就在眼前,还有好多基金经理的小小绯闻——信息时代要懂点计算机和网络嘛,没文化会很可怕。下面是2012年基金业十大新闻,让我们一起细数2012年的基金江湖传奇。

  1.王亚伟

  ——王者去又来,拭目看成就“伟业”还是“痿业”?

  【新闻摘要】

  一哥,当然要放在一哥的位置!

  2012年5月7日,华夏基金[微博]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王亚伟因个人原因于2012年5月4日离职。王亚伟召开了记者见面会。王亚伟否定了目前市场上对其去向的所有版本,表示自己想先休息一段时间,再作下一步打算。

  随后,媒体一直试图追踪王亚伟的去向。当前得到的消息表明,王亚伟在深圳前海、香港分别注册了私募公司。

  老虎终于出山了。记者了解到,王亚伟的首款私募产品,已经确认即将发行。而与王亚伟私募首秀进行合作的,将是外贸信托、国信证券与招商银行

  【小编点评】

  江湖,总是流传着大佬的传说。伟哥自打名震江湖以来,就一直是炒股、买基的风向标,“王亚伟概念股”成为炙手可热的追捧对象。伟哥的历史是前无古人的,伟哥的压力也是非比常人的。终于,各种离职传言终于变成现实,伟哥真的离开了公募。

  沉寂数月之后,伟哥现身了。先是深圳前海成立公司,再又香港注册私募。伟哥要来抄底了。

  伟哥到底会“伟哥”到底,还是变成“萎哥”?或许不要半年就有答案。

  祝伟哥一路走好!

  2.老鼠仓

  ——李旭利被判入狱四年,罚1800万,没收1000余万

  【新闻摘要】

  公安部门从2011年7月19日立案侦查,2011年8月13日抓获李旭利,再到后来移送检察机关,前后时间不足两个月。

  2012年6月12日,李旭利一案终于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庭上双方围绕着李旭利是否对所涉及账户的相关交易下指令、其投资决策是基于个人判断还是利用基金公司职务便利等展开了激烈争论。

  2012年11月23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李旭利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4年,罚金1800万元人民币,同时,其违法所得1000余万予以追缴。

  李旭利对一审结果表示不服,据悉已经上诉。

  【小编点评】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基金、券商“老鼠仓”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了,但是,李旭利的案子还是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李旭利因此成为基金业证券违法人员获刑最重的人,也是第三位基金业的获刑者。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已定性为基金经理“老鼠仓”的9人之中,李旭利获利最大。

  一审判决下来了,李旭利当然不干了。他说,在工商银行的账户里我怎么搞老鼠仓?

  搞没搞老鼠仓,他心里当然很明白。

  3.阳光私募频清盘

  ——昔日“A股第一名嘴”赵笑云[微博]成就“反向指标”之大名!

  【新闻摘要】

  继2011年一年阳光私募全年“非正常死亡”数量突破百只以后,今年以来,除去正常清算的阳光私募以外,来自私募排排网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因故提前清算的阳光私募数量也达到了112只。

  1月份,曾经的“A股第一名嘴”赵笑云宣布,其管理的私募产品“笑看风云二号”清盘——接着,市场就反弹了。

  6月11日,笑看风云一期产品清盘,这也是赵笑云在今年上半年清盘的第二只私募产品。本次清盘,也让赵笑云再度遭遇了“清盘魔咒”。其在上周五宣布清盘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就大涨24.41点,重返2300点之上。

  从提前清盘的阳光私募所属 信托公司 情况来看,中信信托旗下以多达14只阳光私募“非正常死亡”高居榜首。而位居清算榜前五席的其他4家信托公司分别为中融信托、兴业信托、外贸信托、山东信托,上述四家信托公司旗下分别有13只、10只、10只、9只阳光私募被提前清算。

  【小编点评】

  阳光私募的日子不好过啊,时不时就来一个清盘的。这听上去,阳光私募像是开清洁公司的,天天就清洗一下盘子?

  这行情,这操作技术,估计让很多“私奔”的公募基金经理们伤心不已啊。

  哦,对了,伟哥也做私募了……

  4.基金联手 VS 格力电器

  ——罢了你的国有股股东代表!

  【新闻摘要】

  今年3月,格力电器传出原董事长朱江洪将退休的消息,机构的神经开始绷紧。

  2012年3月底,鹏华基金家电研究员谢书英接到耶鲁大学基金会同行的一个电话,由此引出了资本市场一件大事。

  鹏华基金在论证提名推举董事的可行性方案后,立刻与候选人接触交流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背景考察。4月中旬,两家机构终于敲定了联手提名的董事。

  这是A股市场第一次由公募基金参与推选上市公司董事,也是公募基金在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所做出的一次积极尝试。

  2012年5月25日中午12点10分,注定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在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联手投票,将格力集团推荐的董事候选人挡在了董事会门外;更引人瞩目的是,耶鲁大学与鹏华基金联合推荐董事候选人冯继勇,并获高票通过。

  【小编点评】

  基金PK上市公司的案子中,似乎绝大多数都是基金倒霉吃亏,但是,这格力电器一战,基金胜利了。

  上市公司的治理,的确需要持股股东的博弈,这样股市才能健康发展,广大中小股民才能少被“坑杀”。

  不过,你说,这个案子中格力电器里面董明珠站在哪边?

  你猜。

  5.大成基金[微博] VS 重庆啤酒

  ——A股史上首例基金公司“逼宫大戏”:鹰仍在,兔伤逃!

  【新闻摘要】

  A股史上首例基金公司“逼宫大戏”终于落下帷幕。

  2011年12月初,由于“乙肝疫苗”揭盲数据大幅低于预期,重庆啤酒(600132)股价雪崩,连续9跌停,跌幅达61.28%,重仓该股的大成基金于两个跌停后(12月12日)提出罢免重啤董事长议案,12月21日重啤公告这一消息,而此后重啤凌厉下跌的走势终于有所缓和。

  2012年2月7日,大成“罢董”议案因为赞成票仅占2.48%(约659.51万股)而未能通过,不过,这一结果或许已在大成的预料之中。

  在重庆啤酒公布一季报中,股东名单是其中最大的看点。随着公司乙肝疫苗研制几乎没有悬念地失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大成系基金和 泽熙投资均已难觅踪影。

  【小编点评】

  这绝对是个跨年度的大戏。搞啤酒的非要去研究疫苗,听上去怎么都不靠谱。可是基金哥哥们偏偏信了。

  其实,把研发能力建立在外部资源上,纵然成功也是个案。这种小概率事件,或许不需要懂医药行业就能作出判断。

  《大话西游》中的美眉怎么说来着:我梦见我的爱人驾着五彩马车来接我,可是,我猜对了开头,没有猜到结尾。

  6.兴业全球 X 熔盛重工

  ——小样,你毁约?告你赔偿1600万!

  【新闻摘要】

  9月14日,兴业基金公告称,以“缔约过失”将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下称熔盛重工)告上法庭,起诉主体是该公司旗下的兴业全球趋势基金。

  兴业全球基金要求江苏熔盛重工赔偿其投资于全柴动力股份遭受之金额为1637.02万元损失;同时,判令江苏熔盛重工承担该案之诉讼费。

  2011年初,熔盛重工与安徽省全椒县人民政府签订《产权交易合同》,受让全椒县政府所持安徽全柴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全柴集团)100%国有股权,成为全柴集团的控股股东,并通过全柴集团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全柴动力44.39%的股权,构成对上市公司全柴动力的间接收购,导致触发对全柴动力的全面要约收购义务。

  全柴动力的二季度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兴全基金仍旧是持有全柴动力最多的基金公司,其中兴全全球视野仍旧持有756.37万股,相比一季度末的642.66万股大幅增持,而兴全趋势的持股数量则继续保持200万股不变。不过,兴全基金旗下一只专户产品却不幸中枪,兴全-兴业-白新亮特定资产管理二季度新买入252.76万股,结合全柴动力二季度至今的走势,该产品损失可谓相当惨重。

  【小编点评】

  如果有个屌丝说,他要在深圳、北京黄金地段全款买套房。你说买成的概率有多大?

  意淫,就是心里很痒,嘴巴上说说,没那个实力或者不是真的想行动,至于具体是啥时候办成,谁知道呢;成功,则是心里很痒,行动也取得成功。

  兼并重组是要实力的,鉴定说话的人是意淫一把,还是真会成功也是需要实力的。

  那你说,我怎么鉴定呢?或许,很简单嘛,经济学上定义需求,就是有欲望+有经济实力购买嘛。造船业低迷不已,它度日或许都困难,哪里来钱去兼并重组。

  他既然手头钱不多,能赔上1600万?难道又是基金斗气,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7.分级基金频创纪录的一年

  ——基金中的战斗基,心脏常常遭电击!

  【新闻摘要】

  开年就火!杠杆基金涨幅远超大盘,首现连两日涨停,创下历史天量。

  在市场的上涨中,杠杆基金再度彰显反弹急先锋特质,多只杠杆基金大幅上涨。据统计,截至12月12日表现最为抢眼的信诚中证500B,本轮反弹涨幅已高达58.14%。紧随其后的银华锐进上涨40.49%。此外,申万进取、国泰进取、信诚沪深300B、同辉100B、双禧B等涨幅均超过15%。分析人士指出,杠杆基金是投资者在反弹行情中把握机会的上佳品种。

  12月14日,拥有11.6倍超高杠杆的申万进取再次刷新了基金单日涨幅纪录。随着股市单日上涨幅度创下近3年来的新高,申万进取的单位净值从0.1元飙升到了0.142元,上涨幅度达到42%,超过了今年9月7日该基金创下的39.55%的纪录。

  【小编点评】

  抄底利器,割肉良品!

  有研究说,股市涨跌1%都会增加心脏病的发病概率。分级杠杆基金无疑也把这个发病概率也杠杆了一把。

  基金也大把涨停跌停,成了今年股票、基金市场一道别样风景线。9天涨逾75%,你要是抄底买入,10万已经变17万,100万变成170万,1000万变成……

  对了,你买了吗?

  8.跨境、跨市场ETF基金成行

  ——据说,美女基金经理的声音很酥很酥哦!

  【新闻摘要】

  易方达恒生中国企业ETF及其联接基金于2月1日正式上报募集申请,托管银行为交通银行和香港汇丰银行。

  华夏恒生ETF及联接基金已于6月29日正式获批。据了解,华夏恒生ETF是境内第一只跨境ETF,其联接基金更是境内第一只可以用美元日常交易的基金产品。

  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总经理、华夏恒生ETF基金拟任基金经理王路表示,跨境ETF是境外发展最快的领域。在美国,ETF中三分之一都是跨境理财,有些国家甚至超过60%。当不能直接购买另外一个国家的股票时,跨境ETF就提供一个非常好的通道,而且成本低,效率高。而跨境ETF在中国刚刚起步,发展潜力巨大。

  4月5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开始通过各大渠道发行——酝酿筹备5年多,内地跨市场ETF终于破茧而出。

  在过去的两周中(5月28日报道),张娅、柳军管理的329亿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和杨宇、张宏民管理的193亿的嘉实沪深300ETF正在成为众矢之的。市场无法理解的是,此前热盼的500亿资金对大盘的推动效应并未出现,相反,自从5月4日两只基金正式成立之后,大盘仅仅坚持了一天就掉头下跌。

  这一结果令很多人傻眼,包括沪深300ETF的投资者、以及此前为了借力打力而购入沪深300基金或者相关蓝筹股的投资者。

  统计显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上市以来,不仅每月均稳居ETF交易量榜首,且折溢价已与期现基差正相关,同时日成交金额变化与期现基差基本吻合。

  【小编点评】

  江湖早就传闻,某某基金经理,不仅人长得靓丽,而且声音很“酥”很“酥”。

  今年跨境跨市场ETF开闸,两只300ETF一上来就募集到500亿资金,然而,上市3天被赎60亿,建仓十天亏15亿,后来又被指帮忙资金充规模,不久遭遇规模大缩水。

  有人实在看不过眼,专门搞了个“鞭笞”——鞭笞沪深300ETF基金,打造坑爹利器!

  人很美,声音很“酥”,追踪指数也没错,但是,产品得赚钱才行啊!

  9.QFII额度大爆炸

  ——怎么每次都是要哥来抄底!

  【新闻摘要】

  今年QFII审批速度明显加快,年初至12月14日,含易方达香港共67家机构获批QFII资格,而2009年、2010和2011年分别为19家、13家、28家。其中,今年11月达到一个小高峰,共有9家机构获批,而今易方达的获批拉开了市场对于国内众多基金公司驻外机构的期待。

  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增加2000亿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简称RQFII)投资额度,至此RQFII试点总额度达到2700亿元人民币。

  随着QFII和RQFII额度的增加,海外机构开始空翻多,QFII则早已开始加码建仓。此前,不断有QFII入市的传闻,于是市场又一次惊呼,QFII再次精准抄底。这并非第一次,在2009年的反弹中,2007年的大涨中,乃至2003年的那一小波行情中都有重复的惊叹传出。

  【小编点评】

  QFII其实早对中国市场垂涎三尺,只是我们国家资本市场的管制制度并未开放,额度之外,他们也只能垂涎而已。

  今年5月以来,股市跌跌不休,股民基民都很不爽,监管层也很着急。监管层一次次拧开水龙头,下半年各种QFII/RQFII加仓的新闻不时闪现。

  四抄四中!国内基金亏损的新闻频出,为嘛QFII就这么命好呢?

  10.新《基金法》一审二审又三审

  ——PE到底入不入法?

  【新闻摘要】

  201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金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初审,将从事证券投资的 私募基金 纳入调整范围。

  10月底,《基金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二次审议,规定公开或者非公开募集资金,以进行证券投资活动为目的设立的公司或者合伙企业,资产由基金管理人或者普通合伙人管理的,其证券投资活动适用本法。但对于“证券投资”如何界定仍未有明确, PE基金是否纳入监管依然存在争议。

  虽然“二读”稿较“一读”稿对PE的相关内容并无变化,但“三读”稿也即最终版本,很可能会“变化很大”。

  【小编点评】

  新《基金法》今年都已经“二进宫”了,马上又要“三进宫”了。争议大,无非就是各方意见不一样。PE可真是个香饽饽,人人都想要啊。且不说监管了,现在社保、基金公司、券商都如火如荼地搞起PE,期货公司也加入资产管理行列。

  我们的确需要一部与时俱进的新《基金法》!(证券时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杨雄任上海市委常委副书记
  • 体育马布里27分北京胜 亚冠球队引援无优惠
  • 娱乐《甄嬛传》密集重播轰炸荧屏 网友哀嚎
  • 财经肯德基曾发现抗生素超标 隐瞒未召回
  • 科技透视刀尖上的诺基亚:不成功便成仁
  • 博客倪萍:帮我找出租司机 十大网络流行语
  • 读书平型关大捷红军为何抓不到一个日军俘虏
  • 教育福建一中学开设“淑女班”遭质疑(图)
  • 育儿私立园主丈夫2次强奸猥亵女童获刑6年
  • 陶冬:美国不再进口石油会怎么样
  • 艾诚:亚洲商业教父是怎样炼成的
  • 鄢烈山:为什么要创造就业
  • 曹凤岐: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真看不懂:我们应该选择经济软着陆吗
  • 赵伟:2013年须防区域GDP竞赛
  • 郑风田:常吃速生肉是否会让人变肉坨?
  • 张茉楠:不用过度担心美国财政悬崖风险
  • 曹凤岐: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 刘泳华:央企高管为何惧怕调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