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基金布局信用债 欲擒债市小牛行情

2012年11月17日 01:3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曹淑彦

  A股近期震荡走势有所加剧, 在股债“跷跷板”刺激下,债市整体表现较好,债基成为基金发行的“热点”。基金经理表示,未来半年债市可能迎来反弹机会,布局上重点关注收益相对较高的信用债。

  债市或迎“小牛”

  多位基金经理均表示,目前我国经济现状及前期债市调整等均利于债市走强,但是幅度不会如今年上半年那么大,可能表现为“小牛”市。

  “未来半年,随着通胀企稳,流动性转暖,债券市场将迎来调整过后的反弹机会。”博时安心收益债基拟任基金经理陈凯杨表示,近期中国整个经济形势变化应不会太大,还将低位徘徊,通胀也不会太高。债券市场可能有明显的价值提升。

  陈凯杨分析,短期来看,经历高增长及2009-2010年财政刺激后,政府、企业及个人杠杆相比2007年前要高,各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经济短期难以快速回升。通胀虽短暂见底回升,但由于总需求仍然偏弱、货币适度偏紧,明年通胀水平不会太高。债券市场经历三季度调整后迎来较好的配置时机,特别是中短期品种及信用品种;中长期来看,参考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人口红利拐点出现后,潜在经济增长会下降,而投资收益率下降会带来中长期债券收益率趋势下行。中国当前正处在人口红利拐点期,未来经济增长会下台阶。因此,中长期经济基本面有利于固定收益类资产。陈凯杨认为“所谓债券黄金十年、黄金五年也好,实际上就是从中长期经济基本面来看,包括债券在内的固定收益品种中长期配置时机到来了。”

  华泰柏瑞固定收益部副总监、基金经理沈涛也认为,当前的经济背景对今年四季度及明年上半年的债市较为有利。从经济背景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而通胀水平也明显下降。对实体经济而言,在利润水平下降的同时又需要承受更高的融资成本,企业的实际融资需求应该会显著下降,而这对债券市场投资较为有利。

  信用债成配置重点

  在具体券种配置方面,基金经理表示相对看好信用债投资机遇;出于对股市不确定性考虑,应控制可转债的仓位。

  大成基金[微博]认为,海外市场面临美国财政悬崖的考验,国内投资者对经济反弹的持续性心存怀疑,此外股市还受新股发行等因素影响,反弹存在压力。可转债操作上仓位控制仍然是较好的风险控制的手段。

  陈凯杨说,短期来看,中短期品种及信用品种迎来较好的配置时机。此外,从固定收益类产品本身特征上讲,其收益率来源有别于股票的地方是除了资本利得收益外,一般都有固定的票息收益,而且信用类债券票息占有相对较高比重。因此,一旦债券调整幅度较大,新发债券收益率或票息较高,债券相对价值明显抬升。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的预期相对确定,即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相对较高。由其担任基金经理的博时安心收益债基将重点关注相对高收益的信用债券。

  金鹰基金[微博]固定收益投资部副总监汪仪也认为四季度是信用债建仓良机。不过沈涛指出,由于企业利润水平的趋弱并没有明显改善,因此相对于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中低评级债券的风险也应适当关注。

  对具体券种投资机会的分析,招商基金认为,未来利率产品收益率预计将呈震荡走势,企业债可能维持窄幅震荡,对股性较强的转债较为中性偏乐观。由于前期国家稳增长政策的陆续出台,使得10月各项经济指标已趋于向好,未来短期内经济温和回升的态势基本确定。从信用债来看,这有利于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也有利于降低企业的信用风险;通胀方面,由于猪肉价格仍然保持在低位,而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行,通胀近期大幅上行的概率不大;资金面方面,央行将维持资金面的相对宽松;值得注意的是供给量的增加可能会给二级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所以对企业债来说可能维持一个窄幅震荡的走势。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习近平当选总书记 军委主席 常委名单
  • 体育麦蒂首秀17+8+6演单手滑翔劈扣 青岛胜
  • 娱乐独家直击姚晨婚礼:教堂内景 好友送祝福
  • 财经9月份中国增持美国国债3亿美元
  • 科技机会与困境:中国移动的4G抉择
  • 博客涉嫌性骚扰教练被撤职 实拍珠海特技飞行
  • 读书史海钩沉:毛泽东为何不与贺子珍复婚
  • 教育大学生读3年硕士月薪比本科多500元
  • 育儿英国4成婆媳关系紧张因孙子引分歧
  • 王海滨:日本企业正在去中国化
  • 温晓东:从三一重工间谍门看商业竞争
  • 老股民:差别现金分红税能省几毛钱
  • 张捷:中国应对美国QE3之策略
  • 章玉贵:中国谨防跌入新兴大国陷阱
  • 谢百三:应提供平等广泛的医疗保健条件
  • 张明:全球萎靡中的中国亮点
  • 安邦智库:中国的能源策略正在遭遇困境
  • 海就:经济危机是公地悲剧型制度的结果
  • 于晓华:未来十年中国还可保持5%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