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国泰进取重返高位 神秘机构现身头号买单

2012年11月06日 02:02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李娜

  二级市场上赚足了市场眼球的国泰进取,上周又重新“杀”了回来。

  10月23日,国泰进取的成交价格最高飙升至0.798元,较前期底部的0.442元最高涨幅达80%,国泰进取的溢价率也随之步步攀升至90%以上。不过次日国泰进取随即出现杀跌,连跌数日后一度跌至6毛以下。昨日(11月5日),国泰进取的成交价格又再度重回0.7元之上,收盘价为0.742元,距前期高点越来越近。

  由于仅有4亿左右的上市份额,加上目前超过4倍的杠杆,即将于明年2月到期转型为LOF(上市开放式基金)的国泰估值优势基金(国泰进取母基金),成为游资、机构等积极炒作的对象。就在上周五,根据深交所盘后数据显示,一机构大幅购入200多万元国泰进取,现身头号买方席位。机构此时入场的动机尚不明确,不过就目前价位而言,机构可能已经小幅被套其中。

  国泰进取炒作升温

  尽管包括券商在内的众多机构人士普遍认为,国泰进取的二级市场走势已严重背离该基金基本面,不过这完全无碍国泰进取前期的大幅上涨。自9月初到10月下旬,该基金市价涨幅一度逼近80%。由于泡沫明显和资金撤退,国泰进取在十月底连续调整数日。

  然而数据显示,游资对国泰进取的炒作自10月30日起再度升温,当日大涨5.46%,溢价率由前一日的74.51%扩大至84.03%。在上周最后四个交易日,国泰进取的区间涨幅达20.39%。截至11月5日,国泰进取的收盘价格为0.742元,而在上周末其单位净值只有0.379元,溢价率已飙升至90%以上,进一步接近前期高峰。

  机构高位露脸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在某些专注于分级基金投资的投资者看来,国泰进取一直是比较理想的标的。国泰进取将于明年2月到期,故一直存在价值回归的渴求,只有4亿左右的流通盘相对现有的分级基金而言实属小盘,加上超过4倍的杠杆,注定其成为市场各方炒作的首选对象。

  11月2日,深交所公布的交易数据显示,一机构席位大举买入国泰进取约207.24万元,并位居买方首位。过往数据表明,9月以来,共有两次机构出现在成交席位中。一次是9月11日一机构席位买入国泰进取335.58万元,另一次是9月20日,一机构席位大举卖出460.18万元。在这段时间,国泰进取的市价涨幅为12.33%,溢价率还不到30%。

  不过自9月6日国泰进取飙升以来,机构席位现身于成交席位的时候并不多,更多的是游资的接力游戏。就在10月30日启动的新一轮上涨中,游资依然是国泰进取背后上升的主要动力。深交所数据显示,国泰进取成交席位的营业部也大多位于上海地区。

  目前国泰进取的溢价率已超过80%,机构此时的高调进场,是看好其投资价值,还是延续击鼓传花的游戏?虽然答案尚不明确,但现实却是,国泰进取本周一的下跌已使该入场机构可能小幅被套。

  根据海通证券的统计显示,截至11月2日,国泰进取的杠杆已经达到4.05倍,并且在过去一周的换手率高达91.57%。深圳某券商分析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机构此时进场“确实难以理解”,高位介入可能是继续参与炒作,最后博取一把。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陈序:香港楼市如何消化新政
  • 张化桥:股票真便宜的时候 我偷着乐
  • 黄鸣:任志强是对太阳能无知的地产大佬
  • 谢作诗:中国制造是先进生产方式的成功
  • 张捷:发展旅游业当前是得不偿失
  • 张茉楠:看清汇率战背后的真实逻辑
  • 安邦智库:土地宪法能对城镇化硬约束吗
  • 叶檀:对经济不要过于乐观
  • 朱大鸣:未来十年最大挑战是中等收入陷阱
  • 黄祖斌:中等收入陷阱是个愚蠢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