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易非:基金业变革正当时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5日 00:59  中国证券报

  易非

  笔者日前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某基金公司发行新基金,用2000万元的激励吸引来十余亿元资金。没想到打开赎回后,这笔资金被赎得只剩下1000万元左右的规模。这个在坊间流传的故事,真切地说明了基金发行之难,更表明了中国基金业在高速发展十多年后,必须重新审视“拼首发”等传统理念和发展路径。

  正在这个关键时刻,监管部门拟修改多项基金管理办法,出台一系列基金行业改革措施并征求意见,显得尤为及时和必要。这些改革措施广受业内人士关注,比如取消对持股5%以下股东的审核,推进股权多元化。这一方面有利于民间资本进入基金行业,另一方面也让业内人士产生了基金专业人士可以持有基金公司股权的期望。如果这种期望能够实现,显然有利于降低基金行业的人员流动。还有就是取消专户费率管制,这将加速基金产业的进一步市场化竞争,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为未来放开公募基金费率提供参考。

  此外,一系列改革措施更是直接激发了基金业的活力,如专户拓宽投资范围,可以投资非上市股权、债权类资产、收益类资产等,其投资比例也得以放开,可以根据产品特点和客户需求自行约定投资比例。

  凡此种种,充分体现了监管部门提升基金行业竞争能力的决心,也将进一步推进基金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进程中,一批后来成立、竞争优势不明显的中小基金公司,如果不能形成自己的投研核心能力,为持有人提供一流的产品、创造良好的收益,将在包含公募基金、阳光私募、券商资管等资产管理行业大范围的竞争中逐步掉队。

  在生存发展的艰难中,更要坚定对基金行业的信心。中国基金业经过十四年的发展,资产总规模达三万亿元,但在全球仅属于第三梯队。另外,2011年底中国基金业资产规模占GDP的比例只有4.65%,而发达经济体中的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其平均数据相当于中国这一指标的10倍。即使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巴西、南非,其基金占GDP比例也是中国的8.6和6.6倍。因此有人士认为,对比国际数据,中国基金业有15万亿元人民币的发展潜力。

  基金业的这一次改革,吹响了中国基金业向十万亿元规模进军的号角。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