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清盘线:天使还是恶魔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1日 12:01  大众证券报微博

  私募和公募基金显著的一个区别是,虽然公募基金有5000万元的清盘红色警戒线,但至今还没有一只基金倒在警戒线面前。而私募的清盘线着实让不少私募产品倒了下来。这条线究竟是保障投资者利益的“天使”,还是妨碍管理人长期投资的“恶魔”呢?

  根据私募排排网的统计,今年以来全国信托公司共发行了318只证券类投资信托产品,其中包括122只非结构化产品,191只结构化产品,5只TOT产品(包含4只一对一TOT)。

  清盘方面,截至6月上半月,今年清盘的产品共有70支,其中非结构化22支,结构化产品48支,29支为提前清盘,41支为到期清盘,6月份共有1只产品被清盘。

  除了常士杉管理的世通8期、9期以外,今年以来还有几只私募产品因净值下跌触发了特别交易权条款而提前终止了信托计划。除了针对净值的清盘线,还有的条款是对资金管理规模有下限限制。这样一来,不但净值下跌可能导致资产规模缩水,赎回也可能触发该项限制。

  除了有强制清盘的清盘线,有些私募产品还设有严格的止损线。触及清盘线立刻宣判“死刑”固然危险,止损线强制“割肉”的滋味也并不好受。常士杉在清盘世通产品时就表示,对行情的判断使他在2、3月份快速加仓,在随后的下跌中触及清盘线,其实他的判断趋势上并没有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下跌“浪”打翻了他的“产品船”。就好比是一条条铁链,绑住了私募的手脚。

  当然,也有私募未雨绸缪,在今年这种市场行情不明朗的情况下始终维持低仓位,坚决对风险说不。这其中最有名的私募当属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的星石投资管理公司。星石目前旗下产品有31只,星石的风险控制目标为任意连续六个月及六个月以上的下行风险控制在10%之内。自2007年成立至今,星石实际任意连续六个月最大下行风险还要远远低于这个指标。良好的风控为星石赢得了业界认可的同时,也对其投资产生了限制。毕竟,股市的波动是无法准确预测的,大起大落是常有的事情。作为仍旧以A股股票为投资标的的星石,想要达到如此严格的下行风险要求,必不可免的要降低仓位。

  更有那些没有设置这些限制的私募在今年的震荡市中显得更为从容,上演了绝地反击战。比如外贸德源安1期今年上涨49.18%,使净值浮出了“水面”。基金经理许良胜(微博)对其之前甄选出的个股颇有信心。当去年下半年其产品净值随着市场的整体恶化而下滑时,他没有进行过多的止损而是坚持持有,其信心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社会稳定,经济增速下行可控;资本市场制度变革;稀土行业整合符合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力进步方向。而其重仓的个股以行业龙头、大市值、流动性好的蓝筹股为主,今年以来上涨幅度超过50%。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李歆表示,清盘线亦是把双刃剑。尽管清盘线有助于私募基金公司注重风险控制,防止投资者利益大幅受损,但与此同时,清盘线也束缚了那些擅长精选个股、长期价值投资的私募公司的发挥。类似的,止损线在控制下行风险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将浮亏变成了损失,舍弃了未来反弹的机会。因此,私募公司在主动添加这些限制以吸引投资者之前还是应当深思熟虑,针对自身的投资风格确定合适的风控限制,避免不必要的为自己绑住手脚、妨碍投资理念的充分发挥。

  黄晓霞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