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费率浮动VS种子基金胎动 利益捆绑助力行业突围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6日 08:19  华夏时报微博

  本报记者 路晓丹 北京报道

  这是一个已经停滞了5年的行业。

  据Wind统计,2007年至2011年间,基金行业不仅没有实现资产管理规模正增长,反而缩水了8324亿元。与此同时,基金公司累计提取管理费1517.08亿元,却仅仅实现了270.67亿元的经营业绩。(注:数据样本为全部基金,A、B份额单独计算)

  巨额亏损、老鼠仓、人事地震、内幕交易……在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和持续降低的赚钱效应下,公募行业正在面临着14年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近期,监管层就“种子基金”和基金公司管理费率“对称浮动”两项改革措施向行业征求意见。业内人士分析,两项举措共同的深层意义都在于将基金公司自身的损益和持有人的盈亏挂钩,促使基金公司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提升业绩,平息基民的不满情绪,重新对基金行业树立信心。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上述两项举措,基金公司和研究机构都有“一头热”的倾向,看好“种子基金”,而看淡“管理费率浮动收取”。

  种子基金:

  引导行业“重业绩”

  所谓种子基金,又称“发起式基金”,核心是一种以共同持有的方式来完善基金公司长期激励的约束机制。根据初步方案,基金公司在募集基金时,满足下述三个条件即可办理验资和基金备案:(1)使用公司股东资金、公司固有资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基金经理等人员的资金,认购基金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且持有期限超过三年;(2)基金募集份额总额不少于5000万份,基金募集金额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3)基金份额持有人的人数不少于两百人。

  上海某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对此评论说:“我觉得这个举措对发行市场来说,会是一个重大利好。这一措施的执行,将使得首募‘吹泡泡’的现象得到极大的遏制,让基金公司的重心回到投资业绩上去;用业绩证明自己,慢慢将规模做大。同时,这项举措也将对银行渠道产生间接影响,引导渠道在推荐基金时,将产品过往业绩作为第一参照标准,而不再是行政任务、提成比例等因素作为首要标准。”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募人士则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种子基金”,他指出,虽然种子基金的“发起资金”可以来自股东方和公司管理层以及员工,但是在实际操作上,这笔钱一定主要是依靠股东的。这样就将真正把股东的利益和持有人的利益统一起来,真正让行业的重心放在业绩上,而不是规模上。

  他还提到:“前几年,国内公募行业在股东眼里就是个暴利行业,基金规模动辄募集几十亿,而且还不用自己投“种子钱”;但是,两三年的熊市下来,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据了解,未来,监管层有意对“种子基金”采用单独通道进行上报。而《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修订完成之后,“种子基金”在制度上的障碍也将彻底扫清。

  费率浮动:

  投资者牛市要多出钱

  管理费率“对称浮动”,指的是确定适当的业绩浮动标准,在保证基金公司能够收取一定基础管理费用的同时,当其投资业绩好于预定目标上限时上浮管理费,而在投资业绩低于预定目标下限时必须按同等水平降低管理费。

  采用“对称浮动”的方法收取管理费,基金公司将告别“旱涝保收”的盈利模式,在牛市多赚钱,熊市少赚或不赚钱。而记者采访了解到,对于这项举措,公募内部不认同的声音居多。

  “我能理解基民的情绪,但是,我觉得管理费率的浮动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如果持续弱市,基金公司管理费的缩减只能给公司运营带来更大的困难,更难做好业绩;如果牛市到来,浮动费率反而会让持有人付出更多的管理费。”北京某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

  前述上海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对此说出了他的观点:“现在很多公司上报的创新产品就包括管理费的改革,这一举措的推广只是时间问题。否则别人做了你不做,投资者就会不认可你。不过对于新公司和小公司来说,浮动费率的改革会进一步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为了获得客户,必须在管理费上放弃一部分利益。”

  而某在京基金公司总经理对记者评论说:“真正应该改革的是银行渠道费率的设定,监管层可以考虑采取最高限价的措施。”他认为,对渠道费率采取最高限价,一方面可以引导渠道伙伴在选择代销产品时,更加看重产品质量而不是盲目追求代销数量;另一方面也让基金公司能够将更多的财力物力,用在做好投资、人才的挽留和培养以及客户服务质量的提升等方面。

  思考:

  行业何处谋突围?

  种子基金、浮动管理费率,虽然方式不同,但是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将持有人的利益和基金公司的利益进行捆绑,从而更好地维护投资人的利益。

  但是这样的改革究竟能否帮助行业突破当前的困境呢?

  上述上海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浮动费率也好,种子基金也好,我认为都是对投资人不满情绪的一种回应,现阶段对营销肯定是有利的。但是事实上,这些举措并没有改变行业的顶层设计,只是技术层面的改革,可以帮助行业做得更专业。但是,单纯依靠这些技术的改变,就希望行业能有根本改变,是不可能的。”他认为,目前真正能让行业实现突围的因素,根本上来说,还是牛市的到来。

  而上述在京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基金公司做大最根本的方法是做好业绩。但是,公募难以摆脱“靠天吃饭”的特性,因此,只有市场环境持续变好,才能保证公募业绩持续向上。这就需要将社会保障体系和资本市场的改革结合起来,给市场提供长效资金流。不过,这个改革工程将十分庞大且漫长。此外,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也是公募目前很难做好业绩的重要原因,只有通过真实透明的信息,让大家识别出什么是好公司,什么是不好的公司,资本市场才可以让人看到希望。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