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公司将推费率浮动基金 打破管理费旱涝保收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2日 00:58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黄淑慧

  中国证券报(微博)记者了解到,监管层考虑按照“对称浮动”的方式将管理费与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挂钩,公募基金管理费“旱涝保收”的格局有望被打破。就在业界热议这一突破性的改革措施时,已有基金公司着手在收费模式上进行基金产品创新,设计出管理费与比较基准挂钩的公募基金产品。

  酝酿创新产品

  据权威人士透露,所谓“对称浮动”即确定适当的业绩浮动标准,在保证基金公司能够收取一定管理费用的同时,当其投资业绩好于预定目标上限时上浮管理费,而在投资业绩低于预定目标下限时必须按同等水平降低管理费。

  据了解,这种做法在海外已不鲜见。美国基金业巨头Fedelity(富达)和Vanguard(先锋)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采用管理费与投资业绩挂钩的收费办法。根据Lipper(理柏)统计数据,美国在2007年底只有不到3%的共同基金采用这种收费办法,而到2010年10月,美国5728只共同基金中有3.7%也就是212只基金采用业绩挂钩管理费。根据Fund Analyze创始人Max Rottersman统计,在美国此类基金的资产规模近1万亿美元。率先采用这一收费方式的Fedelity有70只,而Vanguard有27只。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已有国内基金公司酝酿在收费模式及营销方式上的基金产品创新,其亮点正在于管理费率与基金业绩挂钩,在保证平均水平与市场费率一致的情况下,该基金管理费率随基金收益的好坏上下对称浮动。

  业内人士分析,挂钩业绩的创新设计对于老基金涉及到修改合同的问题,因此比较适用于新基金。根据监管部门思路,拟建立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约束机制并非监管强制性手段,倾向于以鼓励方式将决定权交给基金公司和投资者。多家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也表示,考虑到做出浮动费率承诺的基金产品,相较固定管理费率产品更能引起投资人的信赖,对于这一政策趋势保持着密切的关注。

  迈向“同甘共苦”

  长期以来,传统公募基金产品普遍采用固定管理费率制,这仍然是全球共同基金业的主流方式。不过,对于基金业在熊市亏损时依旧能收取大笔管理费的“旱涝保收”模式,公众的质疑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监管层提出了管理费率与业绩基准挂钩的创新思路。

  基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将更加合理科学地激励基金管理人,使得基金管理人与投资人的利益更加一致。在给投资人传达“同甘共苦”信号的同时,基金管理人的积极性也能得到更大激发。一些业内人士也指出,这种与投资者共进退的收费方法能更好地吸引投资者,以应对低成本的指数基金、ETF和同业的竞争与挑战。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内采用这一方式,同时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银河证券基金研究(微博)中心总经理胡立峰(微博)指出,由于历史原因,不少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存在改进和改善的空间,业绩比较基准挂钩指数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需要重新评估。

  有业内人士还指出,在考虑基金管理费与基金业绩挂钩的同时,为了防止基金公司“赌”业绩,强调对管理费浮动幅度要“适当”,避免为了提取短期报酬而不兼顾风险、不恰当地提高短期业绩的行为。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