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从明星化回归工业化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4日 00:29  中国证券报

  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的转身离去,为华夏大盘乃至整个基金业的“一哥”神话画上了句号。站在资本市场和基金业变革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在市场有效性日益提高、多层次资产管理业走向成熟、公募基金回归理财工具本质的环境下,王亚伟的离职或许预示着中国基金业正逐渐由突出个人英雄主义的“明星时代”,向以标准化产品、流水线式管理为标志的“工业化时代”转变。

  无论如何看待围绕在王亚伟身上的争议,不可否认的是,他代表了一种依靠挖掘“独门股”获取超额收益、个人英雄主义浓厚的投资模式。这种明星基金经理群星闪耀的时代曾在2007年达到顶峰,并随着吕俊、江晖等人离开日渐走向暗淡。我们不排除将来还会有新的明星基金经理出现,但强调团队精神、打造标准化产品正逐渐成为基金业的共识。

  市场有效性的逐步提高,使明星基金经理发挥优势的舞台越来越有限。海外共同基金业的发展规律已经证明,随着市场有效性的不断提高,通过选股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将逐步增加,以先锋、贝莱德为代表的海外共同基金巨头均以指数化投资见长。近5年来,市场有效性随着机构投资者壮大和市场基础完善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国内指数基金规模迎来爆发式增长,近五年规模占比提高了近5倍,被动投资已成为很多公司博取规模增长的重要选择。同时,国内基金公司在行业“去明星化”的过程中,也通过探索多基金经理制、团队决策制等方式,降低对明星基金经理的依赖。

  另一方面,近期基金业制度变革的趋势也显露出促进基金向标准化、风格化方向转变的信号,相应地限制了基金经理自由发挥的空间。如果未来基金将业绩相对比较基准的波动水平与其管理费的提取挂钩,势必遏制目前大量基金风格漂移,名为大盘基金却主投中小盘股的怪状。给明星基金经理戴上“紧箍咒”,虽然制约其选股能力发挥,却为投资者更好辨别基金风格,进行组合投资创造了条件。而且,监管层打造基金管理人、托管人、销售机构互相制约的产业链,鼓励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提供投顾服务,都包含了基金风格稳定化、产品标准化的前提。

  当然,资本市场并不拒绝明星。随着多层次资产管理业的发展,除了公募基金,私募、券商、保险甚至QFII,都为明星基金经理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从海外资管行业的经验来看,优秀的基金管理人也往往会选择“自谋生路”,通过成立自己的对冲基金施展才华,相关的中介服务和制度环境也颇为成熟。从这个角度看,国内资产管理业的发展也演绎了同样的轨迹。实际上,国内公募基金虽然一度成为吸引各级别投资者的全能型理财工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最终将回归到大众理财工具的角色上来,以其低廉的成本和标准化的产品服务普通老百姓。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