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夏基金去神化后 业绩持续性待考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2日 03:11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李新江

  从1998年进入公募行业至今,王亚伟给大家的或许是公募基金一段无法忘怀的记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2005年12月王亚伟接手华夏大盘精选基金,2006年上证综指涨幅达到了130.44%,华夏大盘以154.50%的业绩在118只基金中排名第12位,在此后多次蝉联年度业绩第一名,从此王亚伟开启传奇之路。“公募一哥”,“王亚伟概念股”也从此成为业内最为瞩目的关键词。

  显然王亚伟带给公募行业的回忆不应该止于此,尤其近年以明星基金经理一举成名并瞬间陨落之后,王亚伟关于投研的理解以及对于行业的反思,更值得我们回味。

  换防后业绩待观望

  王亚伟似乎并没有给继任者留下太大的操作基础,根据一季报披露的数据,今年一季度业绩收官后,华夏大盘精选一季度仅上涨0.66%,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近4个百分点,在173只同类型基金中排名87位;华夏策略混合基金上涨1.99%,落后于基准1个百分点,排名42位。

  实际上在王亚伟离职之前,华夏基金(微博)已经进行更大面积的换防。今年3月初,华夏基金一纸公告调整换掉了6只基金旗下的基金经理,华夏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刘文动卸掉了华夏优势、华夏蓝筹和华夏盛世3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张勇、杨泽辉、陈兵、王怡欢、李广云、唐棕等基金经理的任职也作了调整。

  实际上截至上周四,华夏基金旗下业绩最好的两只基金分别为华夏上证50ETF和华夏沪深300指数,收益率分别为12.93%和12.87%;同期主动型基金表现则稍逊一筹,只有华夏盛世股票收益率11.88%,超过10%,在5只同类基金中排名首位。

  尽管短期业绩并不能反映人事换防对于华夏基金的长期影响,不过相关持有人在人事变动高峰期的确应该关注华夏基金旗下基金业绩表现的变化。

  不少业内人士对于华夏基金的业绩仍有信心,目前华夏基金投研人员已经达到170人,无论是投研总量还是单只基金平均拥有的人才配置,在国内公募基金行业都处于领先水平。

  跟随业绩变化将是公募规模的变动,iF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华夏基金以1975.3亿元的规模位居第一,易方达、嘉实紧随其后,与华夏基金规模分别相差447.7亿元、645.5亿元。嘉实基金(微博)募集近200亿的沪深300ETF后,虽然缩短了与华夏基金的差距,但短期内仍不会撼动华夏基金的龙头地位。

  追求绝对收益

  5月7日下午两点,王亚伟在基金经理工作交接之日,召开媒体见面会,这或将成为王亚伟以公募行业人士身份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王亚伟表示,作为一个合格的基金经理,要有信心全力以赴,独立思考。“日常工作中,投资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这一点十分重要;很多基金经理考虑的是自己职业的稳定性,很多人认为作为一个顶尖基金经理难,做一个中不溜的容易,于是放弃了做最优秀基金经理的追求。”

  对于基金经理的目标,王亚伟认为绝对收益才是关键,这与多年来已经深入人心的相对收益概念显然大相径庭。“基金经理要考虑自己意义所在,为投资者创造收益,绝对收益是第一位的;第二要战胜指数,才能取得投资者满意,基金才有意义;第三才是大家比比排名,这个可以算是游戏,证实自己对公司的价值。如果把最次要的放在首位,实际上很可能完成前两个目标,第三个也做不到。”

  关于在华夏基金任职期间的变化,王亚伟的表述很有借鉴价值,“在我担任华夏基金经理期间,我是兼任投资总监的,同时管人和钱。管钱可以客观独立,管人却相对复杂,都是高智商的人才,不是给一个待遇就能处理好的,如何考核评价激励,会占用大量时间,我不太擅长琢磨别人心思,那种情况下,对投资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做一个抉择,我选择不做投资总监,专门做投资。”

  坚定市场化的理念

  王亚伟神话的形成,被广泛的聚焦于一段去美国学习的经历。之前王亚伟还是默默无闻,学习归来之后就在华夏大盘任期内一鸣惊人。

  这一段经历在日前王亚伟与媒体见面时得到解密。王亚伟指出,去美国学习,看美国市场的一个发展,在美国可以接触到各种类型的投资者,类型非常多元化,可以跳出公募基金角度去看待,有助于全面考察投资机会,同时也破除了对国外市场的迷信。

  这或许是王亚伟坚守独立思考的根由,他在谈到自己的投资风格时表示,“我是一个比较市场化的人,而非过于理想化,不去空谈理念等。”

  这与动辄炒作价值理念的公募行业风格截然不同,“市场在发展,人的做法也要不断调整,尊重市场与时俱进,不要市场一发生变化就被淘汰。”

  “才14年时间,中国投资者需求也是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各方面的探索和讨论也是有意义的,对于目前加强监管放松管制也是非常支持的。”王亚伟从市场化的角度解读行业的发展。

  对于目前基金发行热,王亚伟认为“都是选择的情况,跟单方面的产品没有太大关系,产品报备的一个市场表现,最终能否形成销售,还是市场说得算,都是市场化程度的表现。”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