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私募基金经理:全流通后 上市公司调研变味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04日 10:53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游芸芸

  大多数上市公司高管留给投资者调研的时间并不多,尤其是在公司上市后,如果没有经过事先安排,调研群体见到上市公司董事长和财务总监等高管的概率并不高。

  回头看调研方,从专业投资机构投研人员、民间投资人到中小散户甚至私人银行客户等,调研群体规模越来越大,但调研效果越来越弱。券商反馈的信息是,股民与上市公司近距离接触多为大众性活动,趋向于公司普及性参观,调研深度有限;而机构统一组织的上市公司调研从以往投资总监、基金经理的刨根问底渐渐变成了年轻买方分析师的“熟悉行业之旅”。

  深圳一知名私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近两年在一些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调研途中,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等高管无不对在建项目或重组事宜等信心爆棚,“个个胸脯拍得山响。对于项目或相关事宜实现的诸多利好可能性浮想联翩。如果没有听前半部分,你有时可能以为他们在谈一个新行业的诞生”。

  在记者印象中,几年前可不完全是这样子。凭借机构品牌和人脉,一些分析师和投资经理从调研对象处还能听到不少实话。“有时他们在介绍完项目后,会加一句‘不确定因素存在’或‘还是有些风险的’。”一位离开公募基金的投资经理也时常回想起以前有些上市公司高管在面对机构对项目作无限美好的解读后,不时泼些冷水的情形。

  什么时候调研开始变味呢?全流通是个信号拐点,而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大规模上市之后,这种现象渐渐突出。当股票涨跌和高管股东利益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后,高管在机构调研时通常会有意无意地畅想项目成功的诸多可能,而对利空因素尽量避而不谈。

  而国有背景上市公司这种现象并不明显。记者常常听到已上市券商高管对所属公司的客观评价。曾经一位上市超过3年的券商副总裁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公司市盈率比行业龙头高很多,但我们不可能比龙头还好吧。”

  证券分析师选择了顺势而为。具体到实践中,就目前市场环境和考核体系而言,一些证券分析师在调研时更钟情打听利好消息,甚至帮助上市公司对利好消息作进一步包装性解读;主观上他们并不愿打听利空因素,有些则刻意选择性失明。

  由此衍生出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部分刚踏入证券分析师行业的年轻人在最初几次上市公司调研后都兴奋异常,往往拉住研究所小组总监和基金经理眉飞色舞地聊上半天。他们为一家“绝好企业”或者“百年难遇”的业绩爆发点欢呼雀跃,恨不能告诉全世界这一发现。但研究所所长为避免打击年轻人积极性,通常都只是听听;有经验的基金经理则对结果基本“左耳进,右耳出”。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