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公司忙接待第三方销售机构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03日 07:12  中国证券报

  田露 黄淑慧

  □本报记者 田露 黄淑慧

  小查是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市场经理。最近她繁忙的日常工作又添了一项任务——接待上门拜访的基金第三方销售机构。对于许多基金公司来说,这个春天是接待第三方销售机构的“接待季”。

  “第一批、第二批基金第三方销售机构的牌照都批下来了,这些机构上门拜访的很多,我们有点应接不暇。”小查说,他们登门的目的就是希望合作,带队老总大多在基金圈内有一些资源,往往能得到小查所在基金公司副总级别人士的接见,宾主相谈甚欢。

  不过,在小查的部门领导初步看来,这些机构提出的条件有点难以接受。“都跟统一说好了似的,提出的尾随佣金都达到40%,接近银行的要价。”小查摇头感叹说,她所在基金公司的家底并不是特别厚,对这样的条件有点为难,对登门的第三方销售机构也就仅仅停留在了解的层面上。

  尾随佣金指的是,在新基金发行过程中,基金公司向银行承诺的后续支付费用占基金管理费的比例。去年初,部分基金公司向银行支付的尾随佣金比例高达50%,今年部分基金甚至给到60%。在新基金发行过程中,投资者支付的1.5%的申购费也由基金公司拱手让给银行。监管层大力推动基金第三方销售机构发展,正是考虑到基金业与银行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不过,令许多基金公司没想到的是,第三方销售机构的尾随佣金居然也这么高。

  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说:“可能这些机构的前期投入比较大。一些创业者以前都是基金公司的中高层,选择一条新路是需要勇气的,要求的回报相应也就高一些。再说,他们苦熬了好几年,现在总算迎来破冰。”

  另一家基金公司的市场部经理表示:“一家第三方销售机构来拜访时,说自己有二三十人的基金研究团队,吓了我一跳。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家机构的研究力量不输于券商专业的基金研究中心。现在大家的确比较关注这些机构是否能以研究力量和专业性取胜。如果单纯比拼客户资源,它们肯定比不过银行。”

  不过,一些基金业内人士对第三方销售机构的专业性仍存在质疑。某基金销售人士表示,现在走访银行时看到,许多客户经理的名片上都印着CFA、CFP,不禁让人感叹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水涨船高。相形之下,尚处于创业阶段的第三方销售机构能否配备这样的专业团队真要打个问号。

  基金业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微博)记者,目前第三方销售机构的群访并非无的放矢,它们更看重中等资产规模的基金公司,一是中型公司开辟新销售渠道的愿望比大公司强烈,二是中型公司的产品线比小型公司完善,对于第三方销售机构前期探索基金产品的销售战略更有意义。

  不过,某中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公司对于与第三方销售机构合作的态度确实很积极,也与一些机构签署了意向性协议,但对于第三方销售机构提出的40%的尾随佣金要求,公司高层更倾向于:在探路阶段要控制对第三方销售机构投入的资源。

  上海另一家基金公司的人士表示,公司近年来一直提倡“销售格局多元化”,但这种“多元化”似乎更像是在各银行之间的资源分配。目前公司老总正在各地出差,忙着联络各地的银行。

  而已拿到牌照的第三方销售机构的产品部人士同样仍忙于出差拜访基金公司,基金第三方销售机构的“接待季”仍在上演。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