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叶静
基金业2012年首份成绩单已水落石出。由于大盘造好,一季度基金普遍获得正收益,其中偏股型和混合型基金净值增长率环比增幅最大,成为首季的“盈利王”。不过遗憾的是,与沪深300指数同期4.65%的涨幅相比,股票型基金业绩仍大幅落后。
而受到去年教训的影响,今年基民无心恋战,见好就收,七成基金遭遇净赎回。据Wind资讯统计,一季度基金份额合计缩水570.61亿份至24387.92亿份。其中,偏股型和混合型基金成为份额缩水重灾区,分别被净赎回294.58亿份和185.68亿份,缩水比例为3.19%和2.74%。更让人感到吃惊的是,当中有6只基金的赎回率超过九成,几遭灭顶之灾。
基金一季度盈利380亿元
Wind资讯统计显示,66家基金公司旗下1031只基金已悉数披露一季报,基金整体扭亏为盈,合计实现利润380.95亿元,而去年四季度亏损金额高达1234.39亿元。其中,偏股型基金成了“盈利王”,盈利200.33亿元,占据了全部盈利的50%以上;混合型基金紧随其后,盈利57.91亿元;货币型基金在规模高涨的背景下,盈利也水涨船高,达35.87亿元;债券型基金也出现了一波小牛市,盈利29.67亿元;保本型基金则贡献利润6.0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QDII基金,一季度一马当先,改变了之前给人“赔钱货”的印象。该类基金以相对较小的规模,赢得了相对较大的盈利——50.71亿元。在一季度基金利润排行榜的前十强中,有4席被QDII基金占据。
但是,一季度有219只基金出现亏损。其中,博时价值增长巨亏3.1亿元,金额最多;景顺长城内需增长2号、易方达医疗保健、大成财富管理2020、华安策略优选、泰信先行策略、长城安心回报等21只基金亏损金额亦超过1亿元。
从具体的基金公司来看,依然是“规模为王”,规模越大盈利越多。66家基金公司中,有51家公司旗下基金一季度整体实现盈利,华夏基金(微博)旗下29只基金录得利润共59.71亿元,位居首位;易方达旗下36只基金共计获利35.39亿元,紧随其后;嘉实基金(微博)共实现盈利34.2亿元,排行第三。
超七成公司遭遇赎回尴尬
让基金公司感到郁闷的是,虽然业绩出现好转,但随着净值“水涨船高”,投资者“落袋为安”的心态有所体现,首季基金净赎回达到了570亿份。好买基金分析师表示,由于这两年市场行情不好,特别是去年那种单边下跌的行情,让投资人胆战心惊,因此在基金业绩回暖时,出手兑现。
天相统计数据显示,除货币型基金在一季度实现小幅净申购外,其余各类型基金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净赎回,其中股票方向基金为赎回“重灾区”。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基金总份额由24953.55亿份下降到24387.92亿份,净赎回570.61亿份,净赎回比例为2.29%。
从各类基金份额变动来看,偏股型基金净赎回量最大,其份额由一季度初的13017.89亿份下降至12720.04亿份,遭遇净赎回302.68亿份,赎回比例为2.32%。其中,指数型基金份额相对稳定,仅缩水8.09亿份,赎回比例为0.21%;而主动投资的股票型基金净赎回意愿有所抬头,份额缩水294.58亿份,赎回比例为3.19%。
此外,混合型基金份额由年初的6785.85亿份下降至6600.17亿份,遭遇净赎回185.68亿份,赎回比例为2.74%。QDII基金延续此前小幅净赎回势头,净赎回21.97亿份,占比2.4%。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股票的吸引力逐步提升,在“跷跷板”效应之下,一季度债券型基金份额大幅缩水,遭遇净赎回82.38亿份,占比达到了6.4%。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一季度货币基金成为基金公司规模扩张的利器。此前每年年底基金公司利用货币基金“冲规模”,而在随后的一季度货基往往都会遭遇大比例赎回,而今年一季度货币型基金份额则实现了增长,由2948.95亿份提升至2971.04亿份,实现净申购22.09亿份,净申购比例为0.75%。
从66家基金公司的具体情况来看,除17家基金公司的份额有所增长之外,其余出现缩水,占比达到74.24%。
6只基金赎回率超过九成
具体到基金个体的赎回额上,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中银、工银瑞信(微博)和博时旗下的3只货币型基金成为遭遇赎回最严重的基金,赎回额都超过400亿元。
不过按照赎回率来看,这3只基金又不算“名列前茅”,一季度有6只基金的赎回率超过90%。长城久兆中小板300成了市场的“弃儿”,Wind资讯统计显示,其共被赎回9.1亿份,赎回率高达96.4%,季末份额已跌穿2亿份。因为重庆啤酒的重磅打击,马失前蹄的大成基金(微博)也遭遇业绩和规模“双杀”,旗下大成中证内地消费主题,被赎回7.98亿元,赎回率为92.4%。紧跟着的是华安科技动力,遭赎回9.1亿份,赎回率为91.3%,目前规模不足1亿份,成为名副其实的“迷你”基金。
引人注目的是,两只债券基金一季度的赎回比例也超过90%,分别是长盛同禧信用增利A和长盛同禧信用增利C,各被赎回90.5%和90.2%。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生不逢时的次新基金。方正富邦创新动力一季度被赎回12亿元,缩水比例超过90%。据记者了解,方正富邦基金(微博)去年6月才成立,方正富邦创新动力是其第一只产品。为了打响头炮,在多方运作之下,该基金首募规模高达13.14亿份,在当时市道低迷的背景下,可谓风光一时无两。不过好景不长,封闭期一过,大量帮忙资金的撤离,让其成了“裸泳者”,目前规模仅为1.25亿份。
与方正富邦“同时代”诞生的财通基金(微博)和平安大华基金(微博)的日子也不好过。Wind资讯统计显示,财通基金旗下的财通价值动量一季度共遭6.74亿份净赎回,最终规模缩减至3.85亿份。而资料显示,其去年成立时为10.59亿份。按此计算,其规模一季度缩水比例达到63.6%。平安大华深证300同样遭遇大额赎回,一季报显示,成立之时规模为4.18亿份,而一季度总申购份额为9421.58万份可谓理想,但赎回份额却达3.92亿份,季末规模已缩水至1.2亿份,缩水比例为71.29%。
专家观点
基金遭赎回情有可原
对于基金一季度遭遇大面积的净赎回,好买基金的分析师曾令华就表示,“情理之内,预料之中”。
他指出,首先是由于这两年行情不佳,基民得到的教训是,如果死守市场,不但最后颗粒无收,甚至可能本金不保,因此一旦基金净值出现反弹,便会立即见好就收。其次是新基金募集困难,为了让首募规模好看或者仅仅是为了“成立”,基金公司需要找大量的帮忙资金。一旦基金打开封闭,帮忙资金撤离,基金的实际规模便会水落石出。“特别是刚刚成立的中小基金公司,本来规模就不大,在遭遇大比例赎回时,基本上可以说是颗粒无存。如果股东不肯帮忙,市场再不见好转,公司的生存可能都有问题。”孔令华表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