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首季押注政策放松 增持地产金融强周期行业

  记者 周宏 ○编辑 张亦文

  2012年基金一季报今日全部披露,相关统计显示,房地产、金融保险、采掘、食品饮料和金属非金属成为当季基金增持重点。不难看出,强周期行业成为了基金的买入对象。在经济下行的当口,基金买入强周期股,无疑将引起投资者高度关注。

  房地产股“麻雀变凤凰”

  根据天相统计,当季基金最看好的个股主要集中在强周期个股上: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采掘业、金属非金属和食品饮料的5个板块名列基金增持榜前列。基金在上述5个行业上投入重金4265亿元,持股市值约占到基金持股总值的42%。

  当季中,房地产业的“麻雀变凤凰”最为引人关注。上一季还遭遇部分减持的房地产股,在2012年1季度成为基金最看好的版块。当季度末,基金持有各类房地产股超过830亿元,环比增加近200亿,剔除同期房地产股涨幅,基金实际增持超过100亿。是各行业中,唯一增持金额过百亿的行业。

  基金看好房地产股的原因有很多,但总体来说,是在预计经济二季度探底中,对相关政策放松的期望。而对二季度看淡是当前基金行业的主流思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基金对于房地产股的配置并不是历史较高水平,最多只能算是中位数偏上。可以认为,基金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看法还是有保留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基金增持的5大行业中,除了食品饮料之外,其余4大行业几乎串联在以房地产业为龙头的产业链条上。第二大增持行业金融保险业与房地产的命运息息相关。采掘、金属非金属中,也有许多行业属于房地产业拉动的行业。某种程度上,基金此轮增持,实为对政策放松的憧憬。

  信息产业、医药生物遭到抛售

  当季度,基金看淡的行业则显得原因各异。根据天相统计,基金当季度抛售的5大行业是信息技术业、医药生物制品、机械设备仪表、石油化学塑胶塑料、社会服务业。上述5个行业的市值也总计为4200多亿元,占比也是42%。

  基金减持幅度最大的行业为信息技术业。统计显示,基金当季末持有信息技术业572亿元,相比上一季度巨减170亿元,剔除当季行业跌幅,基金实际减持也有150亿元。

  引发基金减持信息技术业的主要个股是中国联通(微博)。根据天相统计,基金在2011年四季度末持有59亿元联通,至2012年1季度末,只有14亿元,下降75%,持有联通的机构数从41家下降为10家。联通的减持,显示基金对于其所在领域的重新审视。

  另一个减持重点在医药领域,基金在一季度中大手笔减持了一部分医药股,比如中恒集团,5家重仓基金基本全部退出,涉及市值12亿元。誉衡药业上海凯宝也遭遇减持,海正药业恒瑞医药云南白药等也被大手笔减持。

  在另一个减持行业机械行业领域,厦工、山推、柳工晋亿实业等机械股引领了基金在这个领域的减持风潮。

  投资“双核”:饮料+金融

  个股层面,一季度堪称是基金对于核心仓位的又一次巩固,经历了过去几年的洗礼后,以食品饮料股和金融股为“双核”,基金再一次形成了自己的持股核心。

  根据天相对一季度季报的统计,当季末,基金前50大核心持股大部分为消费品和金融保险股所垄断,尤其是前十五名个股。除了保利地产(微博)国电南瑞、万科等股票外,基本上全部是金融保险和食品饮料类个股。

  基金重仓股前三名为贵州茅台招商银行(微博)五粮液,上述铁三角已经基本站稳了基金组合的主要位置。

  其中,在基金频频减持招商银行的背景下,贵州茅台已经坐稳了目前行业老大的地位。统计显示,基金持有贵州茅台当季超过256亿元,超过第二名招商银行近60%。显然,在经济转型的时代,稳定的消费品龙头比之金融股的龙头,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万科A和保利地产的崛起,象征了当季地产股的复兴。除了这两类股票外,上汽集团海通证券包钢稀土格力电器等也纷纷进入当季基金增持榜前列。总体看,汽车、家电、证券、有色,这些周期股无一不是早周期、无一不是强周期个股。

  基金的新增重仓股则走得更远,包括航运业的中国远洋、有色股的厦门钨业、家电业的TCL(微博)集团,以及国元证券、徐工机械、光大证券云南城投华工科技中南传媒凌钢股份等俱在其列。有些个股的景气远未复苏,只能说是“左侧交易”。

  比如易方达科翔和南方隆元增持的中国远洋,大成稳健和博时平衡增持的厦门钨业,都只能算是基于预期的投资,银华旗下三只基金银华领先、银华优选等共同出手的TCL,则大概和黑电个股强势表现有关。

  类似操作的得失,需要未来给出答案。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