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公司发展小而美放弃小而全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16日 10:51  证券时报

  抛开市场下跌的客观因素,小基金公司陷入当前的困境当中不能自拔,是否也有自身对基金业认识不足和发展策略失误等主观因素呢?基金业的格局已经相对稳固,小基金公司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味追求“小而全”的发展道路,应该通过差异化竞争找好自己的位置,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先做“小而美”的特色资产管理公司,然后才有可能继续发展壮大。

  一直以来,基金公司无论大小都志存高远,都立志要做中国的富达。有志向本无可厚非,但对众多小公司和新公司而言,盲目追求规模,在机构设置上搞小而全,必然会加大成本开支,照此下去,很可能还没成为富达,就先倒下。“我们公司肯定不再搞小而全,预计成立时整个公司只有50人左右。”上海一家筹备中的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新公司不改变经营思路不行了,必须找到自己的特色参与市场竞争,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我们不会一味拼规模。”

  据上海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代宏坤(微博)博士介绍,在美国,基金公司非常注重通过业绩来实现资产规模的增长。例如像精品式经营的Artisan合伙人公司,这类公司成功的经验是发挥自己在某一领域的投资能力,专注在某些投资领域,通过业绩来促进规模的增长。

  “国内的基金公司,按照目前的设立方式和经营模式,必然导致较高的运作成本,要达到盈亏平衡的规模也较高,小公司经营亏损的现象很正常。”代宏坤说,小基金公司小而全的架构造成了其运作成本非常高。

  除了在架构上的小而全之外,在产品发展上的盲目也是重要原因。在过去,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一旦市场上推出某种所谓的创新产品,小公司马上就会跟风,最明显的就是去年以来的分级基金潮,不少小公司将分级基金视作提升规模的利器,纷纷上马,但到头来众多小公司发行的分级基金规模很小,收入提升有限,为了开发分级基金还花费不少。一些小公司盲目追求所谓的产品线,只要是大公司有的,小公司也都要有,偏股型、指数型、债券型、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基金,而QDII这样高成本运作低收入的品种,将一些中小公司拖入尴尬境地。

  因此,小基金公司在发展战略上应该做出改变。应该先吃饱饭再寻求突破,不能一味贪多。此外,小公司可以尝试将部分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以降低运作成本。据代宏坤介绍,国外基金公司业务外包的情况很普遍,也有自己内部管理的。业务外包是能降低基金公司运作成本的,但是业务外包需要一些条件,例如法规方面的放开、市场专业机构的成熟度。未来一部分业务的外包是可以期待的,如产品设计、销售等。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