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破茧 运营前景依然未卜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 10:12  法制周末

  经过8年酝酿,基金第三方销售终于放开,这意味着基金销售将进入拥有独立第三方销售机构的时代。然而,第三方销售机构的牌照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第三方销售机构仍需突破很多市场障碍

  法治周末记者 李 飞

  “蛹化”8年,基金第三方销售终于开闸。

  2月22日,证监会正式颁发了首批独立基金销售牌照,众禄投顾、好买财富、诺亚正行、东财顾问四家机构拔得头筹。自2004年6月证监会颁布《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起,到如今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破茧,基金业经历了近8年的等待。这一举措也宣告基金销售将进入拥有“独立”第三方销售机构的时代,由代销模式向专业化模式转变。业界评论认为,这将使基金销售不再受制于银行独大的局面。

  “基金第三方销售的开闸不仅扩展了基金销售的通道,更是我国金融服务业向民间资本开放的重要进步,标志着未来基金销售将呈现多元化发展。”好投网CEO户才和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

  除了上述4家拿牌的机构之外,新浪、同花顺大智慧等数十家机构也正在加紧步伐申请牌照。不过,如何渡过前期数十亿销售存量的投入期,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难题。

  销售模式僵局

  所谓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是指以基金代销为主要业务的独立的金融销售机构。它将各种不同类型基金公司管理的不同风格的基金产品,纳入到统一的销售平台。

  此次证监会开闸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之前,国内只有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简称“天相投顾”)于2004年拿到了第三方销售牌照。在得知第三方基金销售即将开闸时,天相投顾董事长林义相(微博)表示:“近十年的孤独快要结束了。”

  然而,以天相投顾的亲身经历来看,孤独的销售牌照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收益。作为此前国内唯一一家获得基金销售牌照的第三方机构,天相投顾的基金销售业务一年要赔一千多万元。是什么原因让天相赔本赚吆喝?

  据银河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当前基金销售渠道大致的比例为:商业银行占比大约为80%,基金公司机构直销约10%,基金公司零售直销与证券公司销售各占5%。而这其中第三方销售的份额微乎其微。在国外,基金第三方销售机构是基金的第一大销售渠道,如美国基金第三方销售的比重占到70%,英国在55%以上。

  “以商业银行为主,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为辅就是此前国内的基金销售基本格局。在银行主导销售市场的情况下,基金销售费用不断增加,以至于新成立的基金公司不得不将大量的精力花费在营销方面。”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彭晓武告诉记者。

  天相投顾正是如此。此前,天相投顾每年的基金销售金额仅在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之间,而2011年,我国公募基金市场存量则高达2.19万亿元,天相投顾所占的比例只是很小一部份。另外,与天相投顾销售额相对的,是其每年高达1000多万元的实际支出。

  据一位基金业人士透露,此前业内的运营模式是,投资者认购500万元以上基金,认购费每笔1000元,而监管银行提取的监管费比例却是1%。也就是说,如果天相投顾卖出1000万元基金,就要交给银行1万元监管费,而其实际收入却只有1000元认购费,其余9000元只能自己倒贴。

  林义相认为,这种商业模式不能成立,亟待独立销售后的转型。

  难撼银行独大

  尽管基金独立销售看似前景无限,但众多业内人士还是对第三方销售基金的前景表示担忧。除了前期需要大量投入之外,银行在基金销售领域一家独大的局面,也是第三方独立机构即将面临的挑战。业内人士表示,银行销售基金的效果有目共睹,基金公司是否会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第三方销售机构还很难说。

  特别是在结算渠道上,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独立后,结算渠道可能受到银行严卡一直是基金业界腹诽颇深的问题。对此,户才和表示,不能完全说银行会卡第三方的结算渠道,而是第三方基金销售现在缺少一个好的结算模式。在交易模式、商业模式、清算模式等都没有设计好之前,不能简单把责任都推给银行。也因此,银行在很长时间内都会独大,这可能是几十年之内都改变不了的局面。

  杨文斌(微博)也认为,即使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牌照发下来,短期之内,仍难与银行相抗衡。如果5年以后,整个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能占到市场份额的10%至20%,就已经是相当快速的发展了。同时,随着竞争的加剧,独立的基金销售机构,也将以其专业性倒逼银行改善服务。我们将看到费率的下降和专业服务的提升,这种逆向的改变,最终获益的将是投资者。

  事实上,基金销售机构离不开银行,尤其在支付和监管方面。“看一看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的做法,将对银行改变基金销售治理结构和未来专业性有很大帮助,银行也会因此而受益。两者实际是互相协作的关系。”彭晓武对记者表示。

  夹缝中求生

  即使市场空间如此巨大,基金第三方销售的绩效仍将很难立竿见影。相比独立基金销售机构,投资者往往更加信赖银行这个销售渠道。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是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在其发展初期最苦恼的。

  “其实牌照并不是稀缺资源,拿牌照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展恒理财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闫振杰(微博)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我们申请第三方销售牌照,不是要解决销售平台问题,而是为了在基金销售初期,解决会员购买公募产品的渠道问题。”

  在首批独立基金销售牌照的名单中,展恒并未出现在其中,也因此,让他们对牌照的渴望也愈发强烈。“有了第三方牌照,公司将不用再通过券商渠道购买基金,可以拿到百分之百的手续费收入。也只有通过自己的通道,客户资金相对安全,客户才不会被银行和券商抢走。”闫振杰表示。

  对此,杨文斌认为,与银行的传统销售模式相比,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必须在资产配置、基金优选等产品创造上形成独特的专业优势,提供专业化咨询与服务,才有望在基金销售市场中通过差异化竞争获得一席之地。

  而专业“基金投资顾问”的稀缺,也是基金销售机构生存在夹缝中的重要原因。

  尽管现在银行有一部分专职的“理财顾问”,但从专业素质上都与股票领域的投资顾问有一定距离,更难言专业的“基金投资顾问”了。随着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参与到这个市场中来,势必推升这个行业的发展,诞生专业化基金投资顾问服务。

  “为适应普通投资者对专业化服务的需求,专业‘基金投资顾问’可能迎来新生。这与简单的渠道‘佣金’业务不同,可能成为值得独立基金销售机构探索的商业模式。”彭晓武说。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