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券商研究员该为基金亏损负责么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4日 10:06  大众证券报微博

  本周,基金业有个很欢乐的事情。泰达宏利基金经理王咏辉(微博)在自己微博上贴出了一份“研究报告的含义与使命”对照表,把研究报告和研究员狠狠地调侃了一遍。这份对照表对各种券商常用语进行了黑色幽默式的解读,被网友们疯狂转载并踊跃评论。可以说,研究员们被涮得不轻。可问题是,板子就只该打在研究员的身上么?

  ◆基金经理调侃研究报告

  2月19日晚间,泰达宏利基金经理王咏辉在自己微博上贴出了一份《研究报告的含义与使命》对照表,对各种券商常用语进行了黑色幽默式的解读。

  这份对照表,对18条投研术语进行了解读,每一条的解释都看得让人喷饭。

  按照对照表的解释,研报中的“静待/有待/尚待”,其实是“我觉得没戏,但不好意思说”。

  研报中的“略超预期”,意味着“误差30-100%之内”。

  研报中说“股价回归理性”,是“跌得只剩一条裤衩”。

  “估值优势凸显”,就是连“裤衩”也跌“没了”……

  这份幽默的对照表,最终获得了“研报的精髓在于体现华丽的汉语——”这样一个评价。

  王咏辉的这份对照表在之后还获得了基金业内的跟风者。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也贴了一张对照表,对研究报告的标题进行了讽刺。这份对照表一共有十四条术语对照,他声称这是业内人士总结的。其中有一条是,“深挖行业,精选个股”的意思,就是“这个行业其实没戏,希望我能蒙对。”这份对照表同样引发了很多转载。

  在这场基金经理与网民共同的欢乐盛宴里,研究员们颜面扫地。但是,研究员们该背负所有的责任吗?

  ◆研究报告用语受制于基金经理

  确实,研究报告的用语不够坦率,但其实研究员们也有苦衷。因为,他们大量的使用曲笔,其实正是基金经理造成的。原因是上市公司的坏话基金经理不爱听,他们只好“基金经理想听什么,就讲什么”。

  年度最佳分析师是研究员最渴望获得的荣誉,因为他们的收入和名气与评选结果直接挂钩,而投票者恰恰是基金公司。每年9-10月份,由基金经理们在每个行业中选出3名最信赖的券商分析师。只要登上榜单,意味着薪水能实现数倍上涨。据了解,不少分析师因上榜年薪突破百万元,甚至因此获得过数百万元年终奖。由于牵涉到利益关系,分析师和基金经理的关系变得比较微妙。“我们能否成为金牌分析师,很大一部分打分权掌握在基金经理手中,那可关系到‘钱’途,作为分析师,能不看人家脸色吗?”一位研究员坦言,他在给上市公司评级时,如果是某家基金的重仓股,就不得不考虑该机构的态度。

  交易分仓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分析师的话语权。基金公司不具备沪深交易所的会员资格,必须通过租用券商的交易席位才能进行交易。而目前开放式基金规模很大,动辄都在百亿元以上,需要通过多家券商的交易席位同时进行交易,也就是常说的“分仓”。有数据显示,通常一年基金公司支付券商佣金额有数十亿元,即使在2008年的熊市也能达到42亿元,因此在部分券商的内部激励机制上,甚至是以分仓派点来评定分析师的工作成绩。

  有了这两道枷锁,如果券商研究员看空某一只股票,而基金恰恰是重仓的话,那么在评选最佳分析师的时候,基金公司是不会投票给该分析师的,券商经纪业务的基金分仓收益也会明显下滑,研究员的收入就会受到较大影响。

  上海一家排名靠前的券商研究所负责人十分无奈地说过:“我们也没办法,研究员不看好的报告无法为买方创造利润,根本得不到机构认同。这就造成了卖方的评价体系也只能围绕这个目标设置,研究员会把主要精力用在看好的上市公司上。再说了,被出具看空报告的上市公司也不高兴。得不到认同还得罪人的事,谁还干呢?”

  ◆成为出气筒的研究员们

  话得捡爱听的说,可一旦基金赔了钱,研究员们却往往要挨板子。

  “牛市时,基金经理求着卖方研究员,以期在卖方报告公布前提前知晓内容。熊市里,卖方研究员的日子却很不好过,每每在基金表现不好之时,被基金经理劈头盖脸训一番。”一位卖方研究员说。“一到熊市,我们压力陡增。”

  “你在市场上看到的都是唱多,研究员基本不会写不看好的公司。所以置身市场总会有一个错觉———永远有机会,哪怕在系统性风险面前。”某基金人士这样批评研究员。可说起这个话题,卖方研究员大呼冤枉。“在牛市,基金经理总会问你,哪些票能涨;这个问题在熊市依然不会变,但很少有人问你什么票会跌。”

  除了券商研究员,基金自己的研究员也是常常受气的对象。

  “我们研究员考核模拟盘操作占比一部分,其次要投资总监打分、基金经理打分、研究部的同事也要打分,只是权重有大有小而已,但关系一定要搞好。”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研究员透露。打分的权重虽然从上到下依次不等,但是每一分都非常重要,如果想在基金公司有所作为,在有合格水准的前提下,与同事和基金经理保持良好的沟通、工作关系甚至私人友谊都是必须的。所以,他们也常常忍气吞声。

  “研究员即便写出再好的研究报告,如果没有基金经理的实际认同也没有任何价值。”这是基金公司中买方研究员所面临的尴尬,研究员如果推荐的牛股并没有出现在基金经理的投资组合上,基金公司也不能认定研究员考核合格或优秀,因此研究员的考核指标将体现在基金经理买入荐股标的后有多大的涨幅。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员的位置尴尬。据说在某些基金公司里,无论招募说明书上如何天花乱坠,实际投资的程序都是:基金经理决定买卖,然后研究员们挖空心思写出为什么买卖这只股票的报告。

  ◆路在何方?

  有这样一个事情:某分析师向经济学家许小年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熊市中分析师应该如何作为?许小年的回答是,“卖方研究员实际上并不需要推荐目标价和估值区间,而是只需向买方提供精准的数据和合理的逻辑,至于对估值的判断应该由买方通过分析自行得出。”责任,并不是只在研究员身上。

  当然,并不是说研究员们就没有责任。曾任《新财富》能源行业金牌分析师第二名的杨军说过这样一段话:“作为一个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有点时候是媚俗的,为了让客户满意,有的时候是需要附和的。但是,某一只股票是某重仓基金经理推荐的、领导推荐的、自身相关利益人推荐的还是自己挖掘的都不重要,只要我们坚持了专业、客观、公正的原则,就不会成为华尔街的肉,就不会裸泳,仍可以保持精神的独立与灵魂的自由。因此,研究员的光荣就是获得了客户的认同、拿到佣金、获得新财富投票,梦想就是坚持专业、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精神的独立与灵魂的自由。“

  互相推诿责任,并不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出路。

  记者 陶炜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