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券商基金三方角逐 现金管理市场格局生变

  对于各类金融机构而言,庞大的现金管理市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尽管与动辄超过30%的权益投资收益率相比,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收益率并不起眼,但从“绝对收益”的角度而言,大资金往往愿意将相当一部分资金配置在具有“保本”色彩的现金管理市场中。

  银行是现金管理市场毫无争议的“老大”,信托、保险、公募基金、券商依次排列其后。不过,从去年四季度开始,银行在现金管理市场的地位似乎有些“松动”。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公募基金、券商等机构的纷纷发力,未来现金管理市场整体格局或将发生巨变。

  ⊙记者 钱晓涵

  银行“一家独大”格局生变

  “7天短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7%—8%,最低认购门槛5万元,欲购从速。”每逢月末、季末、年末,或是长期前夕,类似的短信总是铺天盖地般发往每一位银行客户手中,懂行的人都知道,银行之间的“揽储大战”又爆发了。

  银行需要资金。在监管部门严厉的“存贷比”考核压力下,银行只有吸引到更多的存款,才能放出更多的贷款,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考核的“关键时点”发行高息短期理财产品,成为各大银行迅速回笼社会闲散资金的“独门武器”。

  时间短、收益高、保本保息。凭借这个“独门武器”,银行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独霸现金管理市场,购买银行短期理财产品,俨然成了一种时尚。

  不过,事情似乎正在开始发生变化。2011年四季度伊始,中国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强调,商业银行不得通过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银监会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上要求,原则上不允许发行1个月及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并重申,要严格执行存贷款指标日均考核要求,严禁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规避监管要求进行套利。

  值得关注的是,文件下发之后,各大商业银行逐渐停发30天以内的高息理财产品。“不是说现在买不到现金管理类产品,而是买不到高息的短期理财产品。”招商银行(微博)上海金桥支行的一位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客户想要买到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的理财产品,资金至少锁定31天;7天、14天、21天的现金管理类产品依然在销售,只不过平均年化收益率刚过4个百分点。

  现金管理市场机遇乍现

  对于现金管理类产品而言,4个百分点的收益并不难实现。银监会叫停高息短期理财产品发行的动作,事实上给了券商和公募基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公司年底在总部刚刚开了一次会,要求所有营业部在年底阶段尽量引导核心客户将闲散资金认购成货币基金。”华东某大型券商的一位上海营业部经理表示,与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相比,货币基金原本占不到任何优势。“每到季末揽存高峰,银行可以发售年化收益率高达6%、7%的超短期理财产品,而货币基金根本不可能给出那么高的收益。于是每逢季末,券商、基金总是很受伤,因为绝大多数投资者都会选择赎回货币基金、转而认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

  然而,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据统计,2011年末的两周时间,年化收益率超过5%的货币性基金数量多达15只,其中,易方达货基的年化收益率更是超过了7%。由于货基赎回只须T+2个工作日,更是远远少于银行理财产品的31个工作日,流动性优势极为明显。

  “超短期高息银行理财产品禁发的消息,对整个现金管理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货币基金重新成为宠儿。”一位资深基金销售对记者表示,在股票型基金基本发不动的情况下,公募基金只能依靠货币基金冲刺规模。“业内传说一家资产管理规模只有20多亿的小型公募基金,短短3个月规模激增至50亿,多出来的30个亿就是靠卖货基实现的。”

  投资者的多项选择题

  毫无疑问,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也已经杀入现金管理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券商代销货币基金的热情也非常高涨。业内人士表示,券商没有代销银行理财产品的牌照,但可以通过代销公募基金获得佣金。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券商自然更愿奉劝客户认购货币基金;此外,部分券商资产管理部门发行过货币性集合理财产品,也试图借机从中分一杯羹。

  “公司货币性产品君得利二号原本的持有人只有1万多户,但通过最近三个月的持续营销,新开户的持有人数一下子猛增了5万户。”上海国泰君安资产管理公司一位销售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

  除了代销公募货币基金、自己发行货币性资产管理产品,券商还有第三种选择。

  2011年四季度,备受业内关注的“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现金管理计划”迈开实质性一步。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信达证券“关于设立现金宝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申请,同意信达证券试点开展规模不超过70亿元的客户保证金现金管理业务。这也是自2004年券商综合治理以来,监管部门首度允许证券公司将客户保证金纳入资产管理范畴。

  什么是“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现金管理计划”呢?这是指在不影响投资者正常证券交易的前提下,券商每天收盘后,将签约客户的闲置保证金投向各类银行存款,以取得高于活期存款的收益。据了解,目前已有多家大中型券商向监管部门提交了客户保证金现金管理试点方案,而“信达模式”则有幸为业内第一个获批的样本。

  监管部门规定,信达证券“现金宝”产品,在试点初期的6个月内,规模上限为15亿元,推广机构仅限于6家证券营业部;试点运行6个月后若效果良好,可将规模上限提高至70亿元,计划推广机构逐步扩大至公司的所有营业部。

  信达证券“现金宝”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说明书显示,集合计划将资金通过存款组合的方式,全部投资于各类银行存款,以取得相对较高的收益。其中,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比例为10%-100%,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比例为0-90%。首次参与集合计划的最低金额为人民币5万元,追加参与的最低金额为人民币1万元的整数倍,单一账户最高参与上限金额为1000 万元。

  作为管理人,信达证券每年收取0.7%的管理费,集合计划分红时和集合计划终止时,管理人对委托人计提年化收益率超过0.7%的部分,可提取其中的30%作为业绩报酬。

  根据此前规定,证券公司必须将客户保证金存放在商业银行进行第三方存管,券商和存管银行都不能挪用。但是,绝大部分投资者都不会满仓操作,每天股市交易收盘之后,都会有大量没有买股票的钱闲置在账户里。尤其在市场走势低迷的时候,闲置在账上的客户保证金数量更为庞大。

  据业内人士估算,券商客户保证金现金部分的日均规模接近万亿,券商将这部分闲置现金存放于银行的客户保证金托管专户中,银行以同业存款利率(约1.6%)向券商支付存款利息,券商以活期利率(约0.5%)向客户支付利息,两者之间的差额形成券商的经纪业务息差收入。券商全行业每年被动实现的息差收入约120亿元,一旦券商开始主动管理,最终获得收益无疑会大幅增加,将这一业务设计成集合理财计划,券商与投资者更能实现“双赢”。

  “很多银行都盯上了客户证券交易保证金这块肥肉,希望将其纳入自己的现金管理计划。”业内资深人士表示,“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现金管理计划”一旦成功推行,那么券商将成为现金管理市场一支非常强大的生力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券商、基金、银行的现金管理市场争夺战无疑将会日趋激烈。银行一家独大的局面,迟早会演变成为三足鼎立的均衡局面。”银行券商基金三方角逐现金管理市场格局生变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