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监管层召开基金高管会议 探讨适时推出发起式基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6日 03:11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张哲

  监管层欲完善基金公司长期激励约束机制,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基金业高度关注。一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上周监管层召集部分基金公司高管在北京开会,其中一项内容是探讨基金业适时推出发起式基金,这或看成是公司型基金的雏形。

  迈出探索第一步

  “据我所知,有可能推出这样一种类型基金,即股东、高管层和基金经理合计持股至少20%,基金规模只要在5000万元以上就可以成立。”一基金公司人士透露,“这叫发起式基金,目前只是处于讨论阶段。”

  证券时报记者随即联系了几位基金公司高管,其中两位高管称未参会不知情,上海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确实在北京参加了一个监管层召集的会议,但“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对记者问及的发起式基金相关事宜则不置可否,拒绝透露任何信息。

  另一位上海基金公司人士接受采访时说,公司内部确实有同事在讨论发起式基金,可能是和监管层研究的基金公司员工持基属于同一个性质。“我只听说监管层让高管去开会,其中有个议题是讨论发起式基金,应该还属于探讨阶段。”

  另一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产品设计总监接受采访时透露,“上周二确有听闻此事,不过具体情况并不清楚。这件事情此前曾提过,仅限于高管持基激励,并未涉及基金经理。”他表示,2011年下半年有关监管部门也曾就基金管理公司高管人员持基发过通知函,要求每家公司提交高管持基激励方案,就股东注册资本金为公司高管购买旗下基金品种、比例做出具体计划。“投资旗下基金盈利部分归属高管,亏损的话则算作注册资本亏损。我们公司的高管持基方案已经得到董事会批准,提交有关管理部门。”

  事实上,类似的做法在国内并不陌生。此前,每逢证券市场低谷时,一些证券公司受托资产管理计划产品、基金公司募集新基金都会采取内部高管、员工以及股东认购的做法,实现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利益绑定,给投资者做出购买信心。

  对投资者来说这种形式的基金更能够强化持基信心,但跟目前探讨的发起式基金相比,具有两点不同。第一,这些内部认购的范围较广,除了股东单位,全体员工都可摊派购买任务,而发起式基金则仅限股东、高管以及基金经理;第二,从历史上基金公司内部员工、股东认购占新基金规模比例来看,绝大多数所占比例非常小,市场惨淡时仅占万分之零点几的比例,即便是牛市中内部认购的比例距20%也相差甚远。

  业内有人士预言,发起式基金或成为国内发展公司型基金的雏形。

  两大障碍待解

  把基金管理人利益与投资者利益绑定,不啻为业内保护投资者利益、有利于基业常青的意义深远之举措。不过,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要推出该种形式的基金,仍存一些障碍。

  首先,根据目前的《基金法》,公募基金成立的最低规模门槛是2亿元人民币,而发起式基金5000万的门槛肯定不符合《基金法》的规定。“据我了解国外没有这种形式的基金产品,国内要发展基金法相关条款存在制约。”上述上海知情人士认为。

  其次,“发行一只这样的产品,按照最低5000万的门槛来算,20%也就意味着高管、股东、基金经理需要买到1000万元。如果继续不停发行,那么高管层、基金经理需要不停认购,对这些人来说是否意味着经济负担?此外,20%的持基比例是否始终锁定,持有期限多久、是否存在旗下基金利益输送、防火墙等问题也一样需要解答”。

  “基金公司激励机制需要慎重对待,一旦激励机制对员工成为一种负担,可能加速基金业人才外逃,业内一些基金管理公司也曾出现过这种不成功的持基计划。”如果能解决以上疑问,发起式基金或许会为国内基金发展公司型基金、合伙制资产管理机构等提供经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