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公司被批对新股报价过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3日 02:41  新京报微博

  本报讯 (记者吴敏)昨日,在深圳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上,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均对基金参与新股询价提出异议,称询价机构对新股报价过高,目前的市场机制需要反思。

  新股发行改革启动以来,IPO发行市盈率过高、超募、破发等问题屡见不鲜,成为A股市场最受关注的难题。张育军在昨日的演讲中说,股票IPO市盈率过高,需要反思。上市公司、券商、基金公司以及投资人自身参与的市场是怎样估值的,各个参与主体是否尽责、投资人是否自律都需要反思。

  张育军举了三个股票的例子,分别是华锐风电海普瑞国民技术。三只个股均属于高价发行、市值腰斩的例子。他认为这说明新股发行估值过程中市场的运转是有偏差的。

  以国民技术为例,其发行市盈率98倍,上市后市值170亿元,目前只剩下69亿元。

  张育军尤其提到基金作为买方在IPO中出价过高。“发行人想卖高价无可厚非,很奇怪的是基金公司80倍的市盈率可以接受,90倍的市盈率可以接受,150倍市盈率可接受,到那么高你怎么可以接受?”张育军说。

  与张育军的直接质疑相比,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用数据来说明这一情况。宋丽萍援引一份深交所内部研究报告称,基金公司询价对象报价只有26%的比例。而在报价最高的前10个询价对象中,基金在中小板公司中占了25%,在创业板公司中占了32%。按频次统计,创业板报价最高的10家机构,其中3家是基金公司。

  宋丽萍认为,基金在一级市场中要强化估值分析和询价报价的内部决策程序,维护持有人利益。张育军则认为,基金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要“看看内部自身的约束是否有效”。

  ■ 相关

  市场约束不够导致“熊长牛短”

  IPO的“三高”问题最终仍然损害了资本市场,也损害了基金行业。三季度的数据显示,62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前三季度累计亏损2510.7亿元。而惨淡的业绩也使得投资者参与基金的热情跌至冰点,新发基金规模逐月缩小。

  张育军认为,目前的牛熊格局也是市场约束不够导致的。“资本市场参与各方天平过于向控股股东和原始股东倾斜,这是资本市场长期熊长牛短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不只是新股发行制度可以约束。张育军认为,基金、证券这一行业缺乏逆向惩处机制。“正向激励十分重要,但没有逆向的惩处机制,我们这个市场也难以运行。”他说。

  此前基金参与询价出现胡乱报价等情况,在新股发行改革之前曾有部分公司被证监会处罚。但即使在新股发行改革之后,询价需认购之后,部分基金仍然屡屡报高价。

  证监会前主席刘鸿儒在论及基金行业发展时认为,基金公司自身治理结构亦存在缺陷。他认为契约型基金的形式导致持有人利益保护的缺失,份额持有人难以通过持有人大会的形式主张和保护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基金公司的董事管理人员代表股东利益追求基金公司利润的最大化和短期化,这与以投资者利益为重的理念存在冲突。

  (吴敏)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