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引入长期资金 优化投资者结构中国版401K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2日 14:39  证券时报网

  需破多重体制障碍

  证券时报记者 闻涛

  在资本市场制度进一步优化、基金业市场化竞争机制不断完善之后,引入包括企业年金、养老金、社保基金在内的长期资金,既可改善资本市场投资人结构,又可为庞大的养老金寻找安全、高效的投资场所,对资本市场长远健康发展有着深远意义。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需要吸引长期资金,养老金保值增值也需要成熟的资本市场作为投资场所,二者相辅相成。

  美国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推行的401K计划为我们树立了标杆。据了解,为吸引养老金等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中国版401K的相关课题。业内专家认为,要在中国复制401K计划还面临多重障碍,其中包括税收制度、民众投资理念的成熟度、完善的信托责任和信用环境等。

  中国已有自己的401K

  美国401K计划是根据美国1978年《国内税收收入法案》中第401条K项条款规定,政府为私人企业和雇员缴纳的养老金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目前社会上认为中国没有类似美国401K的企业补充养老金计划,这其实是误解。

  他认为,企业年金的前身是建立于1991年的企业补充养老制度,至今已有整整20年的历史,只不过,2004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了20号令和23号令,将其投资运营模式做了较为彻底的改造,采取了DC型信托制的模式,其基本要义、制度框架、投资模式等,均与美国的401K相差无几。可以说,2004年是“中国版401K”的元年。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多年从事企业年金管理业务的资深人士也表示,中国的企业年金制度就是美国版的401K计划,未来中国推出401K,只需要在现行的企业年金制度上完善即可。

  不管如何定义中国的401K计划,中国尽快建立养老金体系并且提高投资收益的迫切性不容忽视。

  面临税收政策障碍

  虽然中国已经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但7年来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郑秉文认为,中国版401K之所以举步维艰,其症结除了制度设计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之外,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即税收政策。

  美国是先确立税收优惠政策,而在中国是先有企业年金的总体政策,然后才有各地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最后才由主管部门确立统一的优惠政策,而且优惠的幅度有限。比如,企业可以享受到一定额度的免税优惠,但个人缴费的却无法享受税收优惠。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此前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也指出,从美国401K计划可以看到,税收优惠政策是企业年金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我国已出台的企业年金政策条例只对企业缴纳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进行税前列支,即享受税收优惠,但是相关的配套政策没有出台,比如尚未对个人缴费及其收益进行延迟纳税。

  上述基金公司企业年金管理主管人士认为,未来中国企业年金要发展壮大,必须有税收优惠政策,可借鉴美国制度,个人缴纳企业年金时不纳税,退休后领取企业年金时再纳税。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称,未来我国养老金体系的覆盖范围会越来越大。要想吸引长期资金入市,首先需要提高资本市场的吸引力,资本市场的监管者对此有清醒认识并积极采取行动,比如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分红。值得注意的是,养老金等长期资金与资本市场之间并不总是良性互动,在特定时期,养老金也可能面临较大风险,美国的一些养老金在金融危机期间就曾出现巨额损失。在推动中国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的过程中,需要吸取这方面的教训,毕竟保证安全还是养老资金的第一要求。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