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存准率如期下调 政策微调提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1日 16:16  新浪财经微博

  众禄基金研究中心 韦恩源/文

  事件:中国人民银行昨晚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08年12月以来,央行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点评:这是三年来,央行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此前央行密集地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在2008年9月,当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曾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果没有差别化的操作,此次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将降至21%,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将降至17.5%。截至10月末,我国金融人民币存款余额为79.21万亿元,以此初步计算,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所释放的资金为3960亿元。

  此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在众多条件趋于成熟的背景下作出的,符合我们的预期,下调的时间点也在我们的准确预判之内。详情请看http://finance.qq.com/zt2011/waihuifuzeng/

  众禄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央行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出于防止经济增速下滑加速而做出的。自去年底以来,出于控制通货膨胀的需要,央行持续收缩银根,紧缩性货币政策推出频率提高,致使存款准备金率创出21.5%的历史新高,银行可贷资金减少,企业发展面临资金困难,进而影响到整个实体经济。进入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以来,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累积效应逐步显现,其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汇丰PMI初值大幅回落至48%,显示经济增速下滑加快。昨晚,我们就央行选择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时点作出过分析,认为央行在官方PMI发布前一个晚上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正是对PMI数据的悲观预期而做出的,早上公布 PMI数据创出近三年来新低验证了我们的判断。因此,管理层十分有必要出台刺激经济的措施,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则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这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软着陆。

  通胀拐点出现并快速回落是本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基础。在10月份CPI回落至5.5%之后,猪肉、鸡蛋、蔬菜等农产品价格继续稳步回落,进一步夯实了11月份CPI继续回落的基础。前期发改委官员曾表示未来两月(11月和12月)内地通胀可在5%以下,目前众多机构也普遍预测11月份CPI将回落到5%下方,这说明通胀快速回落。通胀的快速回落,将会让管理层对宏观调控政策有更大的调整空间。正是在政策微调稳步推进和通胀快速回落的背景下,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就水到渠成了。

  外汇占款近四年来首现负增长也是央行本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一个诱发因素。外汇占款出现负增长,说明了中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出现下降。目前全球经济面临很大不确定性,欧美经济增长疲软,欧债危机暗流涌动,致使外部需求萎缩,国内经济增速和CPI双双下行,货币政策继续紧缩的必要性几乎不存在,反而急需进一步微调,以为经济增长提供流动性支持。由于外汇占款层面提供基础货币供应的能力降低,因此存款准备金率存在下调的压力。

  时隔三年之后,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可能预示着政策转向的开始。一年多以来,宏观调控政策一直处于偏紧的状态,直到前期温家宝总理提出宏观调控政策要适时微调,多个部委也接连作出了将进行政策微调的表态,多项相关举措也相继出台,但都未有真正重磅的措施推出,直到昨晚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才算是在政策微调的进程中迈出最有力的一步,这一步开启了政策转向的大门,预示政策转向的开始。但是,我们认为,目前的政策转向仍将在“微调”的范围之内,通胀回落之后仍有反弹的可能,当前并不具备货币政策全面宽松的条件,货币政策仍将坚持以稳健为主。因此,此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只是政策方向上出现转向,但不代表全面宽松时代的到来。

  对于本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我们定性为利好,影响周期为中长期,影响级别为重大,其会给股票市场带来系统性的利好。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释放3960亿元的流动性,这虽然在短时间内缓解了市场流动性紧张局面,但是在长时间来看,其对庞大市场亦是杯水车薪。所以,此举为政策放松拉开序幕,信号指示的意义巨大,如果经济下滑趋势未能得到扭转,欧美经济疲软导致外部需求继续萎缩,那么未来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还有很大空间,不排除在2012年初继续下调的可能。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