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元比联基金业绩乏力规模持续缩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9日 09:54  中国经济时报微博

  本报记者 王继高

  11月28日是金元比联基金公司成立五周年的日子,而公司已经经历了三任董事长和两位总经理,如今又有副总经理兼市场总监离职。

  加上旗下所有产品均跑输业绩基准,业绩排名靠后甚至垫底,规模持续缩水,面对股东方给出的三年内管理规模达到100亿元,即现有11亿元的近10倍的目标,半年前上任的总经理张嘉宾无法轻松起来,金元比联的重建之路或许依旧步步维艰。

  高管频繁变动

  11月24日,金元比联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副总经理兼市场总监陈凯已于11月21日因 “个人原因”离任。

  中国经济时报(微博)记者联系金元比联基金公司时,总机称要过滤采访的问题,并称相关负责人不在,此后记者多次电话联系该人士,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作为国内第57家基金公司,金元比联自2006年11月成立以来已经经历了三任董事长和两位总经理。公开资料显示,公司第一任董事长彭振明来自金元比联的大股东金元证券;2009年6月24日,金元比联发布公告称冯辞为新任董事长,时任金元证券副总裁;现任董事长任开宇于去年上任,亦来自金元证券。

  成立刚满五年,金元比联已经在今年5月迎来了第二任总经理。而且,这次股东方给金元比联制定的目标是:3年内管理规模达到100亿元。

  业绩垫底

  截至11月25日,成立于2009年3月的股票型基金金元比联丰利最近一年以-9.60%的收益率在同类69只产品中排在倒数第六,最近两年的收益率也在同类55只产品中居于倒数第四,而且在上述两个统计期内,该产品均跑输业绩基准约12%。

  成立于2008年9月的混合型基金金元比联成长动力最近两年以-29.98%的收益率居同类产品的倒数第四;最近三年的业绩更是在同类95只产品中居于倒数第二。

  本报记者注意到,金元比联旗下成立满三年的两只产品——金元比联宝石动力和金元比联成长动力最近三年的业绩均在同类产品中垫底,而在成立满两年的4只产品中,有两只最近两年的业绩垫底,另有一只的业绩居于后三分之一。

  不仅如此,截至11月25日,无论从最近一年、最近两年还是最近三年来看,金元比联旗下产品全部跑输业绩基准。而且,在成立满一年的六只产品中,有三只即一半的产品最近一年跑输业绩基准的幅度超过10%。

  规模持续缩水

  三季报显示,金元比联旗下7只产品的规模约为11.13亿元,在64家基金公司中居于第61名。而早在2009年3月底时,仅有3只产品的金元比联规模就达到52.24亿元,2009年底降至32.9亿元,三个季度减少近20亿元,缩水近四成。

  最近三年来,在剔除新基金成立因素后,在所有季度内金元比联的规模均在缩水,其中2010年三季度和四季度缩水幅度均超过35%。

  值得注意的是,成立于2010年9月15日的金元比联消费主题到2010年12月31日时,规模已经由4.07亿元降至1.98亿元,短短两个半月缩水过半。“这种情况应该是特殊资金在赎回,不排除是少数机构的帮忙资金。”某第三方基金研究机构资深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称。金元比联宝石动力的规模也已经从2009年3月底的36.32亿元降至2011年9月底的4.3亿元,两年半的时间里规模缩水超过八成。

  伴随着管理资产规模的缩水,金元比联的管理费收入已经由2009年的4432.89万元降至2010年的2950.48万元;2011年上半年,金元比联的管理费只有754.08万元。

  在业绩和规模持续不给力的同时,有传闻称外资方股东比利时联合资产管理公司可能撤资,虽然金元比联表示还没有接到相关消息,“我也听说他们的外资股东可能打算退出,我觉得这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上述第三方人士对本报记者称。

  基金业界公认的盈利门槛是管理资产达到100亿元,而金元比联目前管理的资产仅为11.13亿元,“有难度,但还有可能达到。”这是张嘉宾对3年内管理规模达到100亿元的看法,虽然其到任后已经开始招揽投研人才,但就目前公司的业绩和规模等情况来看,金元比联的重建以及上述目标对张嘉宾来说或许依旧步步维艰。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