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阳光私募临近岁末猛挖角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1日 02:20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胡晓

  私募公司挖角大战一直没有停歇,时近岁末,挽留现有核心人才、招徕外部优秀人才又成为私募的年终压轴表演。证券时报记者近日从多家私募获悉,他们正在加紧与猎头联系,争取招募到优秀的投资人才。

  上海一家大型阳光私募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近期该公司引进了两位投资经理,一位曾经是南方某小型券商的资管部门负责人,另一位是北方一位长期从事投资的地下私募操盘手。这两位投资经理由于家庭原因,不愿意迁到上海,而该公司的投研部门全部在上海,为此,该公司特许他们可以在各自地区的分公司工作。“算上董事长,我们公司已经有四位投资经理了,而业内同等规模的阳光私募一般只有一位最多两位投资经理。这种配置在阳光私募圈内可谓顶级。”上述人士表示。

  深圳一家新成立的阳光私募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人员基本配备齐全,但还是希望能招到一位经验丰富的研究总监,最好是登上新财富排名榜的优秀分析师。“现在公司负责招聘的人员已经和深圳多家猎头公司取得了联系,开出的薪资也略高于业内水平,如果是特别优秀的人才,不排除会出让部分公司股权。”

  除了高级投资和研究人才之外,行业研究员也是年底挖角的重头戏。深圳的民森投资、北京的远策投资、新价值等公司均在网站首页挂出了招聘研究员的广告,行业涉及到军工、TMT、通信等。

  上海一家阳光私募电力设备行业研究员表示,相对于投资经理,研究员的流动更为频繁,有的公司研究员基本上是一年换一轮。“阳光研究员频繁流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目前不少阳光私募由于成本问题采取自主培养研究员的模式,招聘的研究员主要以毕业生或者研究资历较浅的研究员为主;另一方面,阳光私募研究员的基本工资相比券商和基金来说,并不具备优势,如果业绩表现持续不好,年终奖无望,资历较深的研究员往往会提前走人。”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