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公司冲规模再祭货基利器 银行理财冲击减弱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1日 01:28  中国证券报

  ■ 透视基金三季报系列之一

  银行理财产品冲击减弱

  □本报记者 黄淑慧 上海报道

  由于货币市场基金成为今年疲弱市场“万绿丛中一点红”,诸多基金公司将货基作为冲规模的切入点,近期纷纷加大了货基的营销力度。随着监管层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规范,货基所受冲击减小,因而在三季度收复了部分失地,实现了净申购。十月以来,多家基金公司希望借力这一良好态势,进一步扩大货基规模。

  货币基金一枝独秀

  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货币市场基金在今年三季度整体实现了7.1%的净申购,其中不乏申购率超过200%甚至300%的个案。

  华富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经理胡伟分析说,二季度,由于银行时点考核以及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幅飙升等因素影响,货币市场基金整体赎回压力较大。而到三季度,随着银行理财产品资产池的清理和规范,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所回落,其对货基份额的冲击相对减小。

  继今年7月银监会就个别类型的银行理财产品多次发文后,10月上旬,《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正式发布,银监会从销售、设计、收益披露等多个方面对银行理财产品提出了具体要求,特别是超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受到了重点监管,这让每到时间节点就遭遇赎回的货基压力大为减轻。

  借着银行理财产品监管加强的大环境,加之其他类型基金的销售也颇有难度,不少基金公司近期纷纷加大了货基的营销力度。事实上,一些公司从三季度后半段开始,就在货基营销上多下了功夫,甚至将营销重点放到了货基上。

  弱市中的无奈选择

  在货基营销方式上,各家基金公司各显神通。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近期随着货基年化收益率呈走高态势,多家基金公司借此机会大力宣传旗下产品的业绩。另一些基金则发布公告,恢复大额申购业务,欢迎大资金入场。

  上海某基金公司还联手中信银行推出了一项新业务,如果投资者购买了该公司的货币市场基金,这笔钱既能享受货基的收益率,还能在信用卡还款日自动还款。不少业内人士也都关注到了这一营销方式,认为这将极大促进货基规模的扩张。

  不过,在当下市场中热推货基,对于基金公司而言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坦言,今年以来市场遭遇股债“双杀”,大力推销货基也是因为实在没有更好的产品可卖了。而货基是今年以来唯一实现正收益的基金品种,目前业绩也比较好,在未来一段时间还算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投资工具。

  另一方面,大力营销货基和基金公司年底面临的规模压力也不无关联。一些较为重视规模名次和形象的基金公司担心年底资金紧张,因此选择提前冲量,在第四季度初期就开始大力营销货基。

  编者按:基金三季报已经披露完毕,对于投资者来说,季度报告披露了基金投资动向、盈利情况和行业变化趋势,是投资基金的重要参考。“透视基金三季报系列”立足于季报数据,旨在跟踪十月以来基金投资和行业格局变化,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