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募产品发行数量降至冰点 投资管理人被离职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2日 08:16  华夏时报微博

  本报记者 杨卓卿 深圳报道

  2011年的低迷市场给急速发展的阳光私募带来很大的困扰,一向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的阳光私募在推新产品入市受阻,产品发行数量也降至冰点,行情的低迷更使一些投资管理人被迫离职。

  首募规模9月降至冰点

  与公募基金步调一致,行情的低迷让公募基金发行陷入数量多、规模小的尴尬局面,而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的阳光私募,推出新产品则是难上加难。

  今年以来,私募的发行量呈现明显的按季度递减趋势。今年一季度,新私募基金成立数量为74只,二季度为55只,三季度为47只。而去年同期,私募发行数量分别为56只、76只、56只。从今年的情况看,在一季度里成立的阳光私募产品占到近半,三季度尤为低迷。据了解,今年1月成立的产品数量为107只,此后在2月份因为长假的原因发行数量一度锐减到36只,此后的几个月基本都保持在50只左右。

  对此,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今年4月之后,私募产品成立数量走下坡路,尤其是三季度已明显感受到寒意。今年以来通胀一直居高不下,政府政策逐渐从紧,从加息到提准,从住房限购令到央票回购,频频现身的“黑天鹅”又搅乱股市难得的反弹,私募新产品发行愈发艰难。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9月份私募基金的平均首募规模创出了2006年4月以来的新低。今年以来,大部分私募公司成立新产品的数量普遍是两到三只。不过,优质的老牌私募在此时依然保持了吸引力。上海重阳投资今年以来已发行8只,北京淡水泉则成功发行了7只新产品。

  海通证券(微博)认为,经过七年的发展,投资者对于阳光私募行业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认识。一些成立时间长,规模大,经受住市场考验的私募开始展示出较强的品牌效应,在市场低迷时吸引资金的能力相对较强,私募行业已经进入一个优胜劣汰的阶段。

  11只产品清盘

  清盘似乎是市场低迷时期挥之不去的话题。

  根据私募排排网统计,9月份清盘的阳光私募数量达11只,其中结构化产品占据8席。值得注意的是,“中原理财·宏利6期”和“西安信托·长安投资6号分层式”两只结构化产品由于净值触及止损线而被强制清盘。

  据了解,“中原理财·宏利6期”成立于2010年9月25日,期限22个月,清盘前净值为0.8627元。中原信托9月28日公告称,“中原理财·宏利6期”于9月26日支付完优先受益人第一年度信托计划收益后,净值低于0.8元的合同止损线,管理人不追加保证金,信托计划提前终止。

  “西安信托·长安投资6号分层式”信托合同约定,产品止损线为0.83元,9月8日,该产品单位净值为0.8260元,低于止损线,产品于当天变现财产,并于9月23日正式清盘,清盘前净值为0.8091元。

  融智评级研究员彭晓武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清盘的阳光私募以结构化产品为主,占比超过七成。如今私募机构管理结构化产品的压力非常大,有不少投资管理人甚至愿意主动清盘以抵御市场的未知风险。”

  另据悉,3只清盘的非结构化产品中,华宝信托旗下两产品“华宝·基业长青进取型”和“华宝·基业长青二期”被提前清算,清盘前产品净值分别为0.7515元和1元。分析人士认为,清盘原因可能是赎回导致规模过小。

  投资管理人被迫离职

  行情的低迷或许也是投资管理人离职的原因。

  10月14日,广州阳光私募基金广东斯达克投资总经理黎仕禹离职。10月20日,记者致电黎仕禹,其向记者表示:“由于股权程序尚未走完,现阶段不便过多表态。”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黎仕禹表达其离职的原因是——“行情太差,亏钱了,大股东不信任了”。与此同时,黎仕禹的QQ个性签名也更改为:在离职前,每天去自己的办公室,想着就要离开奋斗和创业了5年的公司(公司像自己的孩子),我心里很难过。

  作为80后阳光私募代表人物之一,黎仕禹早年从事代客理财,虽然其间尝到过巨大的成功喜悦,但也承受过巨亏。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让黎仕禹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风险意识渐长的他幸运地躲过了2008年的大跌。2010年11月,黎仕禹开始管理操作阳光私募产品,壹私募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截至10月14日,净值为0.807元,在纳入统计的818只阳光私募产品中,斯达克1期今年以来的收益排名为373,位列中等。

  如今的黎仕禹自比乔布斯——“我和当年乔布斯差不多。因为这方面(股权设计和董事会的布局)的疏忽,和自己亲手创立的苹果公司几大董事闹翻,这场斗争持续了五个月,最终在1985年,乔布斯向苹果公司董事会递交了辞呈,创始人被驱逐出局。这是所有公司创始人在现代化公司制度下必然要警惕的例子。”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