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品私募生不逢时 最差亏损七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1日 09:53  上海青年报

  本报讯记者 孙琪 熊途漫漫,无论公募、私募产品多数收益不佳。据私募排排网最新报告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1156只非结构私募中621只累计负收益,而亏损的产品八成是2010年和2011年成立的,这样的情形不得不让人长叹这些产品“生不逢时”。

  五成私募产品收益为负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2011年9月,正在运行的非结构化证券私募产品为1156只,其中累计收益为负的有621只,占比为53.72%。超过50%的非结构化阳光私募累计亏损,其惨烈可见一斑。

  而在亏损的621只基金中,绝大部分为2010年和2011年成立的基金,数量分别高达251只和243只,占亏损基金总量的40%和39%。而目前还在运行的2010年和2011年成立的非结构化基金也不过300多只,目前亏损的数量已经都超过了当年基金成立时总数的70%。

  相比之下,2008年和2009年成立的基金亏损比重相对较低,不到30%。不过,2007年成立的老基金仍然还有超过40%的基金处于面值以下。

  “最瘦”产品亏损达七成

  据统计,亏损超过40%的非机构私募产品多达14只,真可谓“骨瘦如柴”。其中亏损最多的是深国投·鑫鹏1期,亏损幅度高达71.38%。另有3只基金亏损超过50%,分别是深国投·时策1期、深国投·龙马和湖南信托·中国优质1号。这些亏损超过40%的基金绝大多数成立于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仅有两只基金成立于2010年,分别为山东信托·首信英选1号和中融·天星2号。这些基金大多生不逢时,成立初期就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从此一蹶不振。

  另外,有111只产品亏损超过幅度在20%—40%,也算严重“营养不良”;亏损程度在5%—20%的有334只,低于5%的有162只,这些分别占亏损基金的2.25%、17.87%、53.78%和26.09%;亏损程度在5%—20%的,比重超过了一半。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私募行业方兴未艾,每一次市场恶劣环境的洗礼都会淘汰一批不成熟的私募。但作为投资者,不能永远地被动选择,“大浪淘沙始见金”不仅仅是市场本身的事,作为市场参与主体也要主动淘沙,要么用手投票,要么就用脚投票。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