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近一个月以来5家基金公司走马换帅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1日 06:40  南方都市报微博

  基金业高管变更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最近约一个月之内,多达5家基金公司宣布了总经理岗位的易主。

  由于行情不好,基金行业今年的换帅事件达到了近年来的顶峰。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不到一年内,已经有20家基金公司换老总,这意味着几乎每三家基金公司就有一家换了帅。

  换帅明的原因在于基金公司的业绩压力,但包括考核周期过短、股东和管理层过于急功近利等行业性的制度问题才是根本的问题。公募基金的老总们已经将枪口对准了制度,声言制度将决定行业的生死存亡。

  1/3总经理年内变更

  基金公司的高流动性早已不觉得稀奇,但是今年以来总经理接二连三地改变不得不让人关注。

  近来的变更速度还在加快,最近一个月以来,就有5家基金公司宣布总经理履新。

  在自上一任总经理张嘉宾离职已经整整9个月之后,民生加银基金宣布总经理职位由俞岱曦继任。诺德基金公司9月17日发布公告称,其新任总经理自9月13日变更为潘福祥(微博),而原总经理杨忆风(微博)转任该公司董事长一职。

  国海富兰克林9月30日发布公告称,其新任总经理李雄厚任职资格已于9月23日通过证监会核准。10月11日,易方达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原总经理兼副董事长叶俊英出任公司董事长,原副总经理刘晓艳出任公司总经理,原董事长梁棠转任为名誉董事长。同日,中海基金(微博)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总经理由黄鹏担任,其高管任职资格在9月30日已通过证监会核准。

  据南都记者粗略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多达20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发生了变动,而且其中不乏易方达和博时这样的巨头。8月份,博时基金总经理肖风离职,可谓年内基金业人事变动的最大事件。

  难以承受的“快餐文化”

  在什么都讲求速度,“快餐文化”式的氛围下,董事会对基金公司的考核标准,常常跟基金行业本身的特性相违。

  总经理离职的一个常见原因,是没有完成董事会的任务。据统计,总经理离职的基金公司,近一半在任期间资产规模下滑或停滞不前,董事会常常会对总经理施加压力。

  “现在全社会都在追求快,最好总经理今年到任,明年就可以取得不错的业绩。而基金业的业绩、信誉和品牌都是需要长期积累的,是一个长线业务,如果股东过于追求短期利益,给管理层过多的短期压力,就会出现急功近利的行为,出现矛盾。”富国基金(微博)总经理窦玉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他认为,从国外的经验看,一些家族企业,私人企业往往更追求长期利益,所以,应允许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基金行业,或者让员工持股,也许可以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找出真正关心公司十年后发展的人,承担最终责任,并且他还要有相应的能力,公司能长期发展才真正有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业内总经理的专业背景还是以政府机构和投研为主,67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包括未审批的拟任总经理及代理总经理)之中,具有政府部门从业经历的有21人,有投研管理经验的20人,曾负责过市场或财务等其他方面管理工作的有26人。其中,市场营销等领域出身的总经理有10人,仅相当于出身投研的总经理数量的一半。以基金管理规模为准绳考核这些非营销领域出身的老总,也是基金行业“拧巴”的一个现象。

  拷问治理制度

  “一把手”频频变更的根源还是公募基金的治理制度问题,这也是行业至今打不开的死结。

  尽管不少基金公司的老总在呐喊,可效果甚微。总经理们看不到继续留在公募基金发展的希望。业内人士表示,总经理批量离职,暴露出这个行业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冲突已经非常严重。许多基金公司高管层在股东冲突之间煎熬,“炸药桶”爆炸是迟早的事情。

  今年6月份离任的招商基金(微博)总经理成保良曾对媒体坦承,“招商最初曾面临(中外方股东)融合的问题,比如在投资理念上的争论,甚至还有人因理念不同而离开”。今年3月底,金元比联基金总经理易强在离任一个月后公开声称“新基金公司已无路可走,行业存在的问题不解决将会面临更严重的问题”。

  而公司治理制度较完善的基金公司老总更换频率会很低。一家中小型基金公司老总向记者坦承,他能在这家公司呆那么久,并且这几年公司能够稳健发展,得益于股东们意见一致。

  “时至今日,到了一个对更深层次的公司治理制度进行反思的关键时刻。”华夏基金(微博)总经理范勇宏表示,中国基金业此后十多年的发展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通过不断的制度建设、放松管制来获得发展契机、壮大实力。但不断的创新,始终停留在一个产品、投资、业务等这些表层问题。

  他认为,基金业制度上的瓶颈是如何实现持有人、基金经理利益一致性问题。在理财多元化时代,公募基金要有危机意识,要解放思想,改革现行的基金管理制度,特别是要解决基金持有人和基金经理利益一致性的问题,即建立基金持有人与基金经理两者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基金管理制度。

  采写:南都记者 谢晓婷 实习生 林岚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