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募再现清盘危机 9月份达11只

  ⊙记者 屈红燕 ○编辑 于勇 梁伟

  9月市场大跌,阳光私募再现清盘危机。据私募排排网统计,9月份清盘的阳光私募数量达11只,其中8只为结构化产品,由于结构化产品为了保护优先受益人利益,多设有止损线,一旦触碰止损线就会被强制清盘。

  融智评级研究员彭晓武表示,今年以来清盘的阳光私募中,以结构化产品为主,占比超过70%。据统计,11只清盘的阳光私募产品中,结构化产品为8只,非结构化产品为3只。

  在低迷的行情里,私募机构管理结构化产品的压力非常大,面临极高的风险。值得关注的是,8只清盘的结构化产品中,6只产品到期清盘,“中原理财·宏利6期”和“西安信托。长安投资6号分层式”由于净值触及止损线而被强制清盘。

  据了解,“中原理财·宏利6期” 成立于2010年9月25日,期限22个月,清盘前净值为0.8627。中原信托9月28日公告称,“中原理财·宏利6期”于9月26日支付完优先受益人第一年度信托计划收益后,净值低于0.8元的合同止损线,管理人不追加保证金,信托计划提前终止。“西安信托。长安投资6号分层式”信托合同约定,产品止损线为0.83元,9月8日,该产品单位净值为 0.8260元,低于止损线,产品于当天变现财产,于2011年9月23日正式清盘,清盘前净值为0.8091。

  在3只清盘的非结构化产品中,1只是到期清算,另外2只是提前清算。华宝信托旗下两产品“华宝·基业长青进取型”和“ 华宝·基业长青二期”被提前清算,清盘前产品净值分别为0.7515和1。彭晓武表示,这两只产品被提前清盘应与业绩无关,因为2009年之前成立的非结构化阳光私募产品一般没有止损设置,而两只产品分别成立于2007年和2008年,清盘原因可能是赎回导致规模过小。

  2010年和2011年是私募的“滑铁卢”之年,由于行情一波三折,私募频频抄底而复被迫斩仓造成亏损严重。私募排排网记录的在运行的非结构化证券私募产品1156只,根据最新公布净值累计收益为负的有621只,占比为53.72%。在亏损的621只基金中,绝大部分为2010年和2011年成立的基金,数量分别高达251只和243只,占亏损基金总量的40%和39%。而目前还在运行的2010年和2011年成立的非结构化基金也不过300多只,目前亏损的数量已经都超过了当年成立的总数的70%。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