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前三季度收益率负6.9% 私募面临冬季大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2日 06:15  南方都市报微博

  A股市场飘摇,不仅普通投资者损失惨重,也让机构唏嘘不已。在今年以来持续低迷的行情下,曾经创造过骄人业绩,笼罩着成功光环的阳光私募基金亦难独善其身。从统计的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来看,私募近9个月的平均收益率为-6.9%,尽管这高于沪深300指数- 14.03%的收益率,然而对于追求绝对收益率的私募们而言,这份成绩单对他们后市的操作提出严峻挑战。就目前来看,因为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复杂情况,短期分歧依然较大。据第三方机构统计9月份的私募重仓行业发现,私募们依然偏好抗通胀的板块。

  平均首募规模创下5年新低

  在历经了前两年牛熊市场的检验之后,如雨后春笋的私募基金发展迅猛,特别是年度最佳业绩者,不仅将大盘和公募及基金远远拉开,甚至有业绩翻倍者更让人咂舌,在此背景下,优秀私募基金逐渐迈向神坛。

  然而流年不利,在今年跌跌不休的市场中,外围市场连遭重挫,国内市场亦有众多不确定因素干扰,以致市场无人能够精确读懂,没有行情的市场亦让私募难堪。

  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9月28日,沪深300指数的近9个月的收益率为-14.03%,而私募平均的近9月收益率则为-6.9%。从沪深300指数在第一、二、三季度的表现来看,平均收益分别为1.05%、-7%和-14.4%,与之相对应的私募基金的平均当季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27%、-4.84%和-4.75%。

  而从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调研情况来看,私募基金之所以跑赢大盘,基本是由于普遍较低的仓位。9月份私募基金的平均持仓比例为49.83%,较8月份的61.86%大幅下降。

  不过,尽管私募体现出较好的抗跌性,但是对于追求绝对收益的他们而言,负收益率还是掀开了私募正在过冬的现实。

  而另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阳光私募基金亏损面超过8成;在盈利的阳光私募基金中,业绩增幅在10%以上的基金仅25只。

  三季度的累计净值增长冠军菁英成长2号取得了11 .78%的增长率,二季度的增长冠军呈瑞1期业绩增长率为11 .49%。而一季度由于市场依旧延续了去年年末的暖流,总体呈现出上涨趋势,这一季度的累计净值增长率普遍高于二季度和三季度,当季冠军景良能量的单季度累计净值增长率高达32.05%。

  但伴随惨淡行情日渐加重,也让私募的新产品发行愈发困难。9月份发行产品的数量和规模同比七八月份都缩水近一半,至于平均首募规模更创出自2006年4月以来的募集规模新低。具体数据显示,9月份新成立的阳光私募产品平均发行规模只有4500万元,较8月份7169.69万元的平均募集规模下降37.24%,与7月份13673.21万元的首募规模相比,更萎缩了67.09%

  谨慎观点短期内仍是主流

  而昨日虽有汇金出手,两市却再创调整新低,市场弱势也让私募基金对后市的分歧加大。在经历了惨痛的9月份之后,多数私募对于未来经济各方面的判断都趋于谨慎。

  总结持乐观看法私募的观点,主要理由在于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可能会放松。目前国内通胀形势得到初步缓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受欧债危机的影响而下降也将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严厉调控之后的房价开始出现松动,货币紧缩政策导致的民间借贷利率疯涨、中小企业倒闭潮,这些都是国家货币政策将会放松的契机。

  虽然今年以来市场持续萎靡,全年还没有一次比较像样的阶段上涨,4季度也被市场寄望可能形成一波“吃饭行情”。但是,对短期内市场是否立即出现反弹私募仍持谨慎看法,一方面尚未有明确的政策配合,另一方面市场的悲观情绪仍没有得到缓解。

  广东银石投资总经理丘海云认为,从基本面来看,目前正处于近一年多来宏观调控的收官阶段;技术层面来看,本轮向下修正的调整行情尚未结束。短期如果市场出现反弹,建议可少量参与严重超跌但基本面和业绩皆比较确定的个股。从中长期战略性建仓而言,可密切跟踪投资主线、成长路径和业绩增长等脉络清晰的公司,特别是资源、消费、制造业类股票。

  对于市场呼喊了许久的底部区域,目前大盘在低位面临“跌无可跌”的现实,广东达融投资董事长吴国平直言,现在是不是底部不敢说,但这个区域买入,放到一年、两年的周期来看,目前应该是遍地是黄金的区域,只不过有没有勇气买的问题。

  分析筑底过程,鼎诺投资执行总裁黄弢认为影响市场的最大两个因素,一是房价,二是通胀,只要这两个问题明朗了,A股离底部就不太远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房价的上涨态势已经得到一定控制。通胀问题从4季度来看,回落亦是大趋势。

  在对9月份市场的总结中,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调研京沪深等地私募后统计了私募基金的前5个重仓行业,基本集中在“抗通胀”板块。食品饮料、电子元器件、纺织服装、信息设备、医药生物,占比分别为9.28%、7.62%、7.20%、6.28%、5.72%。另外,对于前期跌幅较大的行业,私募基金也保持了密切关注。

  采写:南都记者刘杨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