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偏股型基金全军覆没 机构加仓苦待四季度反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07日 22:08  华夏时报微博

  本报记者 付刚 北京报道

   他是一位崇尚价值投资的私募基金经理。

   伴随三季度股指连续下挫、不断的左侧交易使他仓位渐渐高企。终于,在9月30日上证综指创出2348点年内新低的同时,他的仓位也达到执掌私募以来的最高。

   “九成仓位静待转机。”9月30日下午,林宁如此与《华夏时报》记者交流他的状况。不安,甚至痛苦伴随着他,此类焦虑情绪溢于言表。

   但林宁仅是今年遭遇“惨烈”挫折的机构投资者中的一员代表。不管是私募、保险、券商,还是公募基金,几乎都“灰头土脸”。记者查询Wind资讯数据了解到,偏股型基金今年以来至9月30日,已全军覆没,无一净值增长率为正。

  惨烈的9月

   记者统计发现,整个9月下跌8.11%,截至9月30日,今年以来上证指数已跌15.98%。惨烈的9月行情将偏股型基金集体“淹没”。

   记者统计Wind资讯数据发现,今年以来至9月30日,813只基金(不包括货币型和QDII)中,只有5只债基为正收益,表现最差的一只基金为偏股型基金,亏损已高达32.1%。

   这种惨状会否继续延续?

   记者采访的券商、私募、公募似乎仍不乐观。海富通基金表示,在通胀未有明显回落前,只要经济不出现硬着陆,货币政策将难以放松。

   海富通强调,目前证券市场对于国内中长期宏观经济最大的担心,仍是长期增长率下滑。“我们认为,此轮经济不会出现雪崩式下跌,但却无法排除缓慢的渐进式走低。”

   令人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基金已开始在下行市场中增仓,为反攻行情备战。

   好买基金研究数据表明,截至9月底,393只偏股型基金仓位仍集中于70%至80%的中性区间内,但仓位达80%以上的占比有大幅上升。加仓的同时,各基金间的分歧也在继续上升,在机构重仓股以及前期强势股出现普遍调整的同时,部分资金开始集中流入券商与煤炭板块。

   在林宁看来,国庆节后基本面如无大的恶化,场外资金将会大面积回流,10月可能再现去年“煤飞色舞”的局面。

  估值低点的困惑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机构人士认为,现阶段已不必过度悲观,一个重要因素是:从估值角度看,A股已处于与998点、1664点相当的历史估值底部区域,估值底清晰,而一旦政策底确认,市场底将呼之而出。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师杨德龙向记者分析称,虽然股市精确底部难以测算,但据A股在2005年11月(资金供求极端恶化)和2008年10月(经济极端恶化)形成的两个大底标准来看,目前已逐步进入底部区域。

   杨德龙认为,当前整体PB依然高于2008年,极端情况下,如果PB全部回归到2008年时的情况,上证指数还有20%以内的降幅。

   在华泰柏瑞投资总监汪晖看来,A股所面临的困境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尽管估值与2005年、2008年基本相同,但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却复杂得多。

   汪晖指出,短期A股会继续受到外围市场悲观情绪的影响,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市场自身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股票市场供求关系上,无限的供给和相对有限的需求困境等。

  10月或探明底部

   林宁认同汪晖的观点。他亦认为,未来市场能否走出一波反弹行情,主要取决于外围市场的变化。他判断,长期下跌后,四季度将出现反弹契机,反弹低点约在上证2200点-2300点,时点应在10月中下旬,反弹空间应该有15%。

   鹏华基金研究部总经理冀洪涛向记者透露,他当前的策略是结构上考虑适当配置防御的板块,用时间换空间,等待市场拐点的到来。冀洪涛直言,四季度是今年投资的重要时点,如果出现了市场预期中的拐点,就可能存在反弹机会。

   在行业和板块的选择上,冀洪涛透露,会考虑消费和可选消费,对煤炭等一些周期性板块保持适度谨慎,可能会将其作为备选品种。

   杨德龙表示,市场探底成功后将呈现震荡反弹格局,个股机会已逐渐增多。在重点配置行业上,杨德龙认为,三季度经济回落,通胀和成本压力都会随之回落。此阶段最受益的行业是成本压力缓解、毛利率提升的中下游制造业,如工程机械、汽车、电力设备等。

   景顺长城能源基建基金经理余广的策略略显不同。

   他向记者判断,短期内A股市场会维持震荡格局,可能存在技术性的反弹,但反转仍需政策支持。他透露,弱市环境下把握低估值板块,等待估值修复是下阶段的主要投资策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