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募遭遇发行冰点 三季度来仅29只成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27日 11:35  新浪财经微博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许付漪

  在私募这个靠天吃饭的行业,波云诡谲的市场是私募追求绝对收益的一大拦路虎。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的阳光私募,在今年这个并不好做的市场上,也难免遭遇了新产品推出的烦恼。

  根据好买的数据统计,截止至9月14日,今年以来共有158只非结构化私募基金成立(仅包括通过信托平台发售,管理人为投资管理公司、投资顾问公司、信托公司的产品),平均每月成立19.75只,而去年同期成立的新基金一共188只,比今年多30只,平均每月成立23.5只基金。今年私募的成立数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5.96%。

  若分时段观察,好买将市场重大转折点来临的4月,以及出现小波反弹的6月,作为两个时点将时间分为三段。今年1~3月,市场上新私募基金发行数量为74只,4~6月为55只,7~9月(截止至9月14日)为29只;而去年同期,私募发行数量分别为56、76、56只。今年的发行量呈现明显的按季度递减趋势,一季度新成立的基金数量为今年以来发行量的46.84%,占了将近一半的份额。这一方面是由于今年年初的时候延承了去年年底新基成立的一波热潮,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年初的市场相对平静,政策也没有现在这般趋紧。而四月之后,私募成立数量开始呈下滑走势,尤其是三季度至今为止的数量为29只,仅为二季度的一半左右。再加上今年以来通胀一直居高不下,政府政策逐渐从紧,从加息到提准,从住房限购令到央票回购,频频现身的黑天鹅将股市的一滩深水也搅得波动连连,市场也被步步紧逼。

  除了发行量的减少,今年私募在发行平台上也显现出一定的变化。今年以来最繁忙的平台非兴业国际信托莫属,近30的新品发行量让其稳坐今年以来的“新品王”宝座。紧随其后的是中融信托和华宝信托,分别发行新品25只和23只。而去年同期新品发行的前三甲中信信托、平安信托和华润深国投信托今年以来的发行量与去年相比则略逊,分别发行21只、17只、9只产品,发行量位于第4~6位之间。

今年以来成立私募发行平台与2010年同期比较图今年以来成立私募发行平台与2010年同期比较图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截止2011年9月14日。所指私募范围如下:1.投资于中国证券市场,可以部分地投资开放式和封闭式基金,但并非FOF。2.管理人为投资管理公司、投资顾问公司、信托公司。3.均通过信托平台发售。4.不含结构性产品。

  究其原因,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信托公司证券账户缺乏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自从2009年7月信托公司被停开证券账户以后,信托公司的证券账户便一直处于一种供给不足的状态之中。今年以来二级市场的动荡,投资者对私募基金的热情逐渐消退,大大加剧了私募基金募集的难度。在以往市场中,普通私募的首发规模一般以几千万居多,但在今年的市场中,此等首募规模,已远远无法满足信托公司对宝贵的证券账户能够带来的利润需求,也难以覆盖私募公司为获得信托证券账户而付出的成本。因此,无论是信托公司,还是私募公司,在发行新基金的时候都多了一分利益的权衡。

  通过观察今年和去年同期新品发行的私募公司,我们不难发现,发行新品较多的都是诸如重阳、淡水泉、朱雀这类私募中的“蓝筹”公司。这些私募公司实力雄厚,投研体系完善,拥有较为优秀的过往业绩,公司影响力较大,且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投资风格。自去年以来,银行纷纷抢滩高端理财市场,阳光私募基金成为他们完善产品线的重要产品,而这些“蓝筹”私募自然成为银行争相合作的对象。今年的弱市之中,这些有实力的大型私募,在银行的帮助下,能满足几个亿以上的首发规模,可以拿到信托宝贵的账户,顺利发行新产品。今年的市场众家私募发行水平普遍为2~3只新基,而重阳今年以来已发行8只新基,淡水泉紧随其后,发行7只新基。

  今年是私募基金艰难的一年。不过穷则变,变则通,当市场遭遇发行低潮之时,或许正是私募寻求变通之时。以平安信托为代表的信托公司借道TOT来绕开证券开户的壁垒,通过母信托套子信托的方式来进行投资。以外贸信托为代表的信托公司,则通过信托套有限合伙的方式,发行私募基金。当然,目前不少私募基金也处于观望期,期待市场能早日放开信托公司的证券账户,使得目前如此宝贵的资源不再天价难觅。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