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关注私募1期领涨现象 需根据自身风格选私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8日 10:19  新闻晨报微博
  数据来源 朝阳永续   数据来源 朝阳永续

  好买基金

  4月以来股市最大下跌已超过10%,部分私募基金投资者也难逃损失。弱市也是投资者冷静审视自己投资的良好时机。趁目前市场尚处低谷,不妨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投资思路和风险偏好,以求在未来市场的回暖中拥有健康配置。

  “私募1期”普遍领涨

  目前我国私募基金已超过800只,业绩差距很大。随着阳光私募不断发展,部分私募基金公司产品数量、基金经理队伍不断扩大,旗下不同产品难免出现业绩差异,而“1期”往往被认为是私募公司倾力打造的旗舰产品,那么是不是“私募1期”普遍领涨呢?

  为了研究私募公司旗下不同产品业绩的差异情况,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了拥有5只以上满一年产品的22家私募基金公司。在这些私募基金公司中,15家公司首只产品近一年收益超过公司平均收益,6家公司首只产品近一年收益低于公司平均水平,唯有星石一家公司这两项数据基本持平。也就是说,近三分之二公司的确存在“私募1期”领涨现象。“私募1期”产品近一年收益与公司平均收益差距最大的公司为新价值,两者差距达到16.94个百分点。尚雅、金中和、泽熙、凯石也差距也在10%以上。而首只产品与公司平均收益差距较小的如瀚信、源乐晟、智德、星石、同威等,其差距均在2个百分点以内。

  业绩差距成因不同

  同一家公司管理的不同产品为何有较大的业绩落差呢?经观察,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产品风格差异。以从容为例,从容旗下基金可以分为优势系列、稳健系列、成长系列和医疗系列,均以明确的风格命名。近一年从容稳健系列稳步上升取得正收益,医疗系列随着医药股走出独立行情,而成长系列由于风格比较激进出现损失,优势系列介于稳健和成长风格之间,略有损失。这样的风格差异最终导致了属于优势系列的从容优势1期近一年落后于从容平均水平。

  二是基金经理差异。以新价值为例。新价值目前有5位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在服从公司大的决策方向和仓位要求之余,拥有一定的自由配置空间,日积月累后,导致业绩的落差逐步拉大。新价值1期在2009年度夺得私募亚军,仅次于罗伟广的新价值2期,2010年4月起由现任基金经理陈延泰接管。近一年,新价值1期在陈延泰的精心管理下,采取较轻仓位、灵活切换的操作风格,业绩大幅领先新价值平均收益。拥有3位基金经理的凯石、云南信托和7位基金经理的朱雀也同样由于基金经理差异业绩分化。

  三是基金净值公布日期差异。多数私募旗下产品每月净值公布日为同一天,但也有一些私募净值公布日相差几周甚至几天,便有可能造成账面上的收益差异。例如睿信和武当旗下的首只产品睿信1号、武当1期,8月净值公布日均为10日,正逢美债风波引发市场大跌,自然就比其它在8月1日之前公布净值的来得低。

  根据自身风格选私募

  如买不到“私募1期”,建议投资者考察基金公司各产品以往业绩,对差异较小、明确采取复制策略的私募,也可购买其新产品。

  其次,对于有不同策略基金的私募公司,投资者要根据自身风格选择基金。对设有多基金经理的私募公司来说,可以关注其他可能成为后起之秀基金经理的产品,由于其管理规模小、操作灵活,有时业绩甚至反超以往老产品,例如凯石旗下许友胜管理的国投凯益、睿信旗下王丹枫和李振宁管理的睿信成长1期以及新价值旗下的多只产品。

  此外,还可以关注一些正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小私募。而对不同产品业绩差异过大、却没有明确原因的私募公司,投资者选择其新产品需谨慎。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