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创新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5日 11:17  新金融观察报
创 新守 旧制图 张翀 创 新守 旧制图 张翀

  时下,诺安基金的全体员工异常忙碌,其旗下的两只基金诺安油气能源和诺安全球收益不动产正处发行档期,而两只基金贴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创新”。

  无可否认的是,今年较为成功的基金创新的例子是诺安的黄金基金,其借助于黄金此前轮番上涨的价格东风而收益冠绝全市场基金,之后易方达的黄金基金也成功问世,但在这两者之后的嘉实黄金却只募了不到6亿份;受到黄金基金成功的鼓舞,多家基金公司也在投资的标的上大做文章。值得注意的是,最新一批通过证监会审核发行的基金中又有一只创新味道颇浓的基金——兴全轻资产基金,尽管人们对轻资产的概念十分模糊,但借助创新的名头却能引来更多的关注。

  而这只是一个缩影,据悉,在今年迄今大盘指数整体低迷的情况下,走基金创新化的道路是基金公司必然而又无奈的选择。一方面是缘于基金发行的需求,没有创新点意味着基金没有卖点,难以招徕客户;另一方面是如果创新过于“前卫”可能也得不到各方面的认可,也难以取得较好的首募效果。

  与此同时,老的创新基金在度过“蜜月期”后问题开始逐渐暴露,例如较早的创新基金长盛同庆明年就将面临到期打开封闭的考验,届时约146亿的规模会出现多大幅度的缩水尚未可知,但业内预期有可能会导致大规模的赎回。

  值得玩味的是,老的创新基金在褪去神秘光环的同时,新品也正撩起神秘面纱。

  创新潮涌:解困发行危局?

  业内人士表示,同样来自深圳,某种意义上看,此前高举创新先锋大旗的国投瑞银基金,其衣钵已经被诺安所继承。

  上海某基金公司市场部老总表示,实际内地没有真正意义的创新基金,所谓的创新基金都是舶来品,将海外市场运作多年的品种改头换面贴上中国标签,或者直接将基金的投资标的贴上海外市场的“稀有”投资标签。

  而根据新金融记者的了解,由于今年市场表现得并不尽如人意,多家基金公司充分利用此前证监会所开辟的创新通道去申报创新类产品,以求包装新的卖点来吸引基民,而在经历了前两年创新类产品分级型潮涌后,今年新的产品更多是出现在QDII和ETF等类型上。

  统计显示,三季度迄今,不涵盖正在发行的两只诺安创新基金外,已经成立的创新基金还包括了国内首只“类对冲”策略的国泰事件驱动、以专投奢侈品吸引眼球的富国全球顶级消费品股票等等,基金的名称越来越五花八门,但实际起到的发行效果却不相同。

  根据某媒体稍早前的统计,今年的前七个月,新发的各类型基金的平均募集规模是15.77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了约5个亿,而八月份由于市场仍然未见大的起色,这一募集规模仍然可能会继续下滑,那么被寄予厚望的“创新基金”真能力挽狂澜吗?

  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实际的效果来看,今年创新基金的首募效果相当有限,除去诺安黄金发行32个亿、易方达黄金主题首募27亿外,其他打着创新旗号的基金基本都乏善可陈,甚至有上海某打着创新旗号的QDII产品勉强在帮忙资金的推动下达到成立规模。

  进一步,北京某基金分析师分析,QDII产品中创新多实际也是无奈的选择,众所周知,目前国际的政治经济局势不稳,欧美此起彼伏的债务危机使原本就心伤未愈的QDII投资者对新品会观望踌躇,所以设计创新类产品就显得十分必要,但也有后遗症,就像此前所谓投资于“金砖四国”的产品后来被多家公司所仿效。

  更为有趣的是,时下,鹏华和诺安都在发投资于海外REITs的产品,而两家还在为究竟谁是内地首只此类产品而争论不休。

  创新现状:蜜月期后的烦恼

  当新的创新层出不穷此起彼伏时,老的创新基金却碰到了各自的问题。

  按照原安信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付强的观点,中国内地的首只创新基金应该是早年发行的兴业可转债,而这只基金今年的遭遇可谓是流年不利,首先是无可避免地赶上了三季度可转债市场的两次大跌,仅8月29日一天,该基金一天跌去2.51%,而这还不是下跌最多的,当天华宝兴业可转债甚至一天跌去了3.1%。

  此外,兴全可转债在股票市场不幸涉雷,踩中了紫鑫药业。根据紫鑫药业的半年报显示,兴全可转债持有600万股,而根据了解,该基金联合兴全旗下基金参与公司的定向增发,后又通过10送10,目前持有紫鑫药业600万股,紫鑫药业近日由于涉及借助人参产业规划注册空壳公司等一系列传闻而陷入长期停牌中,未来复牌跌停必然会对该基金净值形成冲击。

  比可转债基金遭遇到更大麻烦的是股票类分级基金,其中尤其以长盛同庆的例子最具代表性。当年首发创造了146亿首募神话的长盛同庆,由于设定了三年封闭期,其将在明年5月份结束封闭,转为LOF基金,而曾经不设募集上限的规模以及掀起疯狂的套利热情,在中国内地的基金发展史上应该是空前绝后了。

  而同庆B从上市后就长期处于折价状态,历史上一度折价达到20%一线,虽然预期明年随着到期日的临近而折价率会迅速烫平,但该基金当初设计上的缺陷已经显露无遗,相关人士表示,在同庆之前的瑞福分级设计了每年一个的开放申赎日,而在同庆之后的分级基金也都开通了配对转换机制,可以自主地选择时点进行套利的操作,同庆分级的两类份额自上市后体现出鲜明的特点:A类份额体现出更多的债性,而B类份额则长期折价,折出的套利空间只能期待大概率事件,到期日市场价格将回归于净值。

  而如果147亿的规模在打开后缩水过多的话,对长盛这家“老十家”的基金公司打击将是巨大的。因为按照147亿计算,每年收取的管理费就上亿,而该公司旗下其他基金业绩基本平平,吸引大笔申购实现规模暴增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规模可能在同庆打开后急速萎靡。

  同样因为折价问题而屡次吸引眼球的还包括了建信优势动力、大成优选等设立了“救生艇”条款的基金,以建信优势动力为例,按照条款规定如果触发了以下情况将提前实施封转开,即为连续60个交易日超过15%,该基金在近几年也多次险些触发这一条款而让人心惊肉跳,但最后都拜“蜜月期效应”成功将折价拉回到15%以内。

  当然还有一度被炒作得风风火火的ETF连接基金,被业内认为只不过是销售渠道上的创新,现如今也已悄无声息。

  创新症结:趋利效应灭激情?

  虽然基金的创新点能起到拉动销售的作用,但当复制品接连不断地出现时,投资者的激情也因新味不新而消减,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从诺安黄金到易方达黄金再到嘉实黄金,三者的首发募集份额节节走低。

  而实际上这样的例子已经出现了多次。例如此前的瑞福分级基金后续又出现了很多股票型的分级“兄弟”,有趣的是,国泰在后来推出的分级基金甚至在名字上都雷同于“前辈”,两级份额分别叫国泰优先和国泰进取。同样,分级债基在由富国推出首只产品富国汇利后,随即半年左右的时间,阵营急速扩容,仅去年的12月和今年的4月两个时间段,就各有四只产品上报,规模效应逐步显现,而新金融记者注意到,分级类产品有从股票型被债券型所取代的趋势。 

  但是,一位深圳基金公司老总私下向记者表示,监管层对于创新类产品的审核实际是很严格的,比如做空对冲策略的应用,目前主要是导向专户类产品而鲜见于公募领域,这样来看意义就有限了,因此在公募产品中只能是在有限的范围内针对投资品种进行创新。

  然而根据新金融记者的了解,创新基金产品的发行需要白手起家,从基金的发行、销售的渠道到交易系统的配合、流程的制定,甚至原有的制度框架都需要重新的突破和完善。以国投瑞银基金公司为例,其在当初创新产品推介时遭遇到诸如“产品太复杂”听不懂的抱怨,甚至带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为此公司方面需要付出的工作量是一般非创新型基金的数倍,相比交易方式的创新,结构设计上的创新需要铺陈的人力物力消耗更大。

  而早期的创新多和基金公司领军人物的倡导密不可分,例如前几年一直高举创新大旗的国投瑞银,其总经理尚健在接手基金公司前从证监会到上交所,从事的都是产品设计方面有关的工作,其个人本身就将创新看做一种爱好。

  不过当接二连三的“同质化”创新问世之时,不仅是基民们会逐渐审美疲劳,而且差异化不大的产品会形成创新资源上的一种浪费,因此近期业内呼吁“创新专利”的说法有开始甚嚣尘上之势。

  创新出路:被动型取代主动型?

  做第一个吃螃蟹者必然要冒一定风险,在市场整体疲软的背景下,如何将风险的概率降到最低就是要考虑的创新成本了。

  新金融记者注意到,目前的创新有全面向ETF过渡的趋势,不仅是设计被动型的产品,而且即使是主动型的产品,投资标的也向ETF上倾斜。这里鲜明的例子就是QDII。从最早四只出海的主动型产品到后来FOF型产品,而在这两年的QDII基金发行潮中更是涌现出了债券型产品和指数型(LOF)产品,即使是主动型产品,也有意识地将投资的标的转向了ETF上。有业内人士私下表示这与两大交易所的推动密不可分。

  同样,在今年所剩月份不多的情况下,还有一项创新最为被业内所期待——即为跨境ETF的推出。根据记者的多方了解,QDII式港股ETF有望率先登场,追踪的是恒生指数或者是国企指数,也可能会保持与港股一致的“t+2”结算模式,而同时也会在境内交易所上市。从去年的嘉实和华泰柏瑞力争这类产品的头啖汤喧嚣多时,如今这类创新产品的推出终于有了落地的曙光。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融券做空机制也有望引入到ETF产品中,即在现行的融资融券业务中,把ETF产品纳入融券标的范围。当投资者判断市场将下跌时,可以融入ETF并抛售,待市场有一定幅度的下跌后再买入相应的ETF份额并归还,实现做空盈利。

  展望未来,长城证券基金分析师阎红指出,或许我们对于基金创新还应该抱有更多的期待,比如利用未来的国际板,利用最新的基金公司参与融券业务的规定(其借券比例不超过仓位的10%~15%),未来都可以设计有特色的创新产品出来。

  创新的广阔空间中,目前被掀起的只是冰山一角,更多还有待去拓展。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